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江歌
江上人唱的民歌,如菱歌、棹歌之类。 南朝 宋 鲍照 《芙蓉赋》:“结游童之 湘 吹,起榜妾之 江 歌。”
《国语辞典》:阿瓦  拼音:ā wǎ
Ava
地名。缅甸的旧都,在伊洛瓦底江上游。昔时颇为繁盛,西元一八三九年毁于地震,今仅存遗迹。
《国语辞典》:慧皎  拼音:huì jiǎo
南朝梁一位高僧的法号。(西元497~554)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县西)人,博通内外学,是著名的佛教史家。其最大贡献是综合前人有关高僧的传记,加以分类编辑,成为高僧传。由于取材精审、体例明确、文采斐然,是佛教史中的名著。
《漢語大詞典》:江盗
出没于长江上的强盗船只。例如:有江盗百艘。——·邵长蘅《青门剩稿》
《国语辞典》:浦城县(浦城县)  拼音:pǔ chéng xiàn
县名。位于福建省北部。东临南浦江上源,东西两面夹山,地势高峻,北面稍平,为福建、浙江两省的交通要地。汉时本属汉兴县,三国时吴国改为吴兴县。唐改为浦城县,后一直沿用至今。此地盛产稻米,为闽北的粮仓,其他物产有莲子、油及竹纸等。
《国语辞典》:八莫  拼音:bā mò
Bhamo
城市名。位于缅甸伊洛瓦底江上游的支流大盈江的河口。是伊洛瓦底江航运的终点,汽轮可通曼德勒和仰光。有公路北达密支那,东通大陆地区的云南省,为中缅间的重要交通据点。主要输出品为宝石、棉花等,工业则以炼糖、机械业为主。旧称为「新街」。
《国语辞典》:衡阳市(衡阳市)  拼音:héng yáng shì
城市名。位于湖南省东南部,湘江上游,是湘江航运的起点。粤汉、湘桂黔两铁路在此交会,交通便利,为湘南的商业中心。
《国语辞典》:钟山县(钟山县)  拼音:zhōng shān xiàn
县名。位于广西东隅贺江上游富川江流域。境内地势平坦,农产有米、麦、花生等。矿产以锡、铀著名。
《漢語大詞典》:金近
(1915-1989)儿童文学家。浙江上虞人。早年当过学徒。抗战期间曾在重庆流浪儿童教养院任教员。建国后曾任中国作协浙江分会副主席。著有诗集《小毛的生活》、童话集《冬天的玫瑰》等。
《漢語大詞典》:江禁
谓江上封锁,禁止通行。 宋 赵与虤 娱书堂诗话卷上:“﹝ 毛国英 ﹞尝经 岳侯 驻兵之地, 江 禁方严, 国英 投诗云:‘铁锁沉沉截碧江,风旗猎猎驻危檣。 禹门 纵使高千尺,放过蛟龙也不妨。’侯曰:‘诗人也。’委舟以渡之。”
《國語辭典》:长江三峡(長江三峽)  拼音:cháng jiāng sān xiá
长江上游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合称。西起四川省奉节县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县南津关,长二百零四公里。自白帝城至巫山县大宁河口,称为「瞿塘峡」,大宁河口至巴东官渡口称为「巫峡」,为三峡中最长的一峡,秭归的香溪至南津关称为「西陵峡」。峭崖壁立,水道曲折多险滩,水力资源丰富,有修筑高坝的地质地貌条件。
《国语辞典》:四川盆地  拼音:sì chuān pén dì
地名。位于长江上游、中部高原盆地区的中部,长江经盆地南部横贯东流。首都成都位于其中。也称为「红盆地」。
《国语辞典》:伯舒拉岭(伯舒拉岭)  拼音:bó shū lā lǐng
山脉名。怒江西岸,南接高黎贡山。为怒江与伊洛瓦底江上游恩梅开江的分水岭。
《国语辞典》:倪元璐  拼音:ní yuán lù
人名。(西元1593~1644)字玉汝,号鸿宝,浙江上虞人,是明代的忠臣。能诗文,工行草,善画山水竹石。为人正直廉介,不畏强权,官至户部尚书。李自成攻陷京城时,自缢而亡,谥文正,清代时追谥文贞。有《倪文贞集》传世。
《国语辞典》:夏丏尊  拼音:xià miǎn zūn
人名。(西元1886~1946)原名铸,以字行,浙江上虞人,现代散文家。留学日本,返国后任教于浙江第一师范及上虞春晖中学,后任暨南大学文学院院长,且为开明书店创办人之一。夏氏毕生从事文艺创作及翻译,致力国文教材之编著。其散文清新流利、温润隽永。著有《文章作法》、《平屋杂文》,译有《爱的教育》、《续爱的教育》、《近代日本小说集》,编有《开明国文讲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