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67,分2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汗牛马
大汗
澜汗
汗水
础汗
午汗
热汗
震汗
汗号
汗垢
汗泚
羞汗
发汗
鞮汗
通汗
《漢語大詞典》:汗牛马(汗牛馬)
见“ 汗马牛 ”。
《漢語大詞典》:汗马牛(汗馬牛)
马、牛因拉车运书而出汗。形容书极多。 宋 陆游 《纵笔》诗:“气本充天地,书非汗马牛。”亦作“ 汗牛马 ”。 明 张纶 《林泉随笔》:“况今天下,九流百氏之书,止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参见“ 汗牛充栋 ”。
分類:拉车出汗
《国语辞典》:大汗  拼音:dà hán
古代西域和北方各国对君王的称呼。如:「成吉思汗是蒙古一族中有名的大汗。」
《國語辭典》:澜汗(瀾汗)  拼音:làn hàn
水势浩大的样子。晋。木华〈海赋〉:「洪涛澜汗,万里无际。」《明经世文编。卷一八九。唐龙。吕梁洪志序》:「黄河澜汗,合而潴之。石之所激,奋跃鼓荡。」
分類:水势浩大
《國語辭典》:汗水  拼音:hàn shuǐ
通常指流量较多的汗液。如:「虽然汗水湿透了我们的衣服,但大家仍努力工作,毫不懈怠。」
《漢語大詞典》:础汗(礎汗)
下雨前出现在柱石上的水珠。 宋 范成大 《次韵汉卿舅即事》之二:“晚来础汗南风壮,会有溪云载雨过。”
《骈字类编》:午汗
杜甫七月三日亭午已后较热退晚加小凉稳睡有诗因论壮年乐事戏呈元二十一曹长诗见午减下
《骈字类编》:热汗(热汗)
通典突厥谓酒为匐你热汗热汗掌监察非为釐定班次
《漢語大詞典》:震汗
谓惊恐之极而汗出。新唐书·宋之问传:“ 之问 得詔震汗,东西步,不引决。” 宋 岳飞 《奏辞建节第二札子》:“紊瀆天威,臣无任震汗之至。”
分類:惊恐
《漢語大詞典》:汗号(汗號)
谓帝王发布的必行的号令。语出汉书·刘向传:“曰:‘涣汗其大号。’言号令如汗,汗出而不反者也。” 颜师古 注:“言王者涣然大发号令,如汗之出也。”清史稿·刑法志三:“若夫非常庆典,特颁汗号,使之荡涤瑕秽,洒然自新,未始非仁政之一端。”
《漢語大詞典》:汗垢
混和污垢的汗。 汉 王褒 《责髯奴文》:“汗垢流离,污秽泥土。”
分類:混和污垢
《漢語大詞典》:汗泚
出汗。多形容羞惭。 明 袁宏道 《摘发巨奸疏》:“木面石心,犹当汗泚。” 清 杜岕 《客洗耳亭即韵酬萃叟》:“人生重大节,结友无汗泚。”
分類:出汗羞惭
《漢語大詞典》:羞汗
羞愧得流汗。形容十分羞愧的样子。新唐书·刘洎传:“然顷上书有不称旨,或面穷詰,无不羞汗,恐非所以进言者路。”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任秀:“缩颈羞汗而退。”
分類:羞愧流汗
《國語辭典》:发汗(發汗)  拼音:fā hàn
出汗。清。徐珂《清稗类钞。艺术类。俞曲园谈医》:「有病者延医诊治,医言宜用麻黄少许以发汗,持方至药肆,而肆中适缺麻黄,以伪品予之,服之,无效。」
《漢語大詞典》:鞮汗
指古代北方的少数民族。 隋 薛道衡 《出塞》诗之二:“长驱鞮汗北,直指 夫人城 ;絶漠三秋暮,穷阴万里生。”
《漢語大詞典》:通汗
使流汗。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石二·河砂:“六月取河砂,烈日暴令极热,伏坐其中,冷即易之。取热彻通汗,随病用药。”
分類:流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