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汇刻(彙刻)
汇集刊行。 清 顾修 撰有《汇刻书目》。亦指汇集某类文章而刊行的书。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二一篇:“《通言》则四十卷,有 天启 甲子(一六二四) 豫章 无碍居士 序,内收《京本通俗小説》七篇……因知此等汇刻,盖亦兼采故书,不尽为拟作。”
《漢語大詞典》:汇涌(匯涌)
汇集涌流。 袁鹰 《民心》:“ 天安门广场 上,人民英雄纪念碑下,每天从清晨到深夜,汇涌着来自四面八方的人群。”
分類:汇集涌流
《國語辭典》:汇总(匯總)  拼音:huì zǒng
把资料意见、单据或款项等蒐集在一起。如:「这次市场调查的资料由业务部门汇总。」
《漢語大詞典》:百川朝海
众水奔流趋向大海。多比喻无数分散的事物都汇集到一处。 汉 焦赣 《易林·谦之无妄》:“百川朝海,流行不止,道虽辽远,无不到者。”亦作“ 百川归海 ”。 清 毛奇龄 《禹庙》:“一自百川归海后,长留风雨在 江 东。”
《漢語大詞典》:程序库
汇集在一起的经常应用的程序。主要有:(1)标准子程序。如三角函数、反三角函数、对数和指数函数、开平方和开立方函数等子程序。(2)标准程序。实现一些常用的计算方法,如解常微分方程、偏微分方程、数值积分、解代数方程式等程序。(3)服务性程序。如复制卡片、磁带、磁盘及调试用的各种程序等。
《國語辭典》:吃口令  拼音:jí kǒu lìng
一种语言游戏。将汉语中声母、韵母、声调容易混同的文字交叉、重叠编成句子,由说者迅速读出。因说快了容易发生错误,有如口吃一般,故称为「吃口令」。也称为「绕口令」。
《國語辭典》:绕口令(繞口令)  拼音:rào kǒu lìng
1.一种语言游戏。将汉语中声母、韵母、声调容易混同的文字交叉、重叠编成句子,念起来有些拗口,而说快了容易发生错误。曲艺、戏曲界常用来作为训练咬字、矫正口音、练习各种声调的方法。也称为「吃口令」、「急口令」、「拗口令」。
2.曲折难懂的话。《儿女英雄传》第七回:「我不懂你这绕口令儿啊!你只说,你作甚么来的?谁叫你来的?你怎么就知道有这个门儿?」
《國語辭典》:如是我闻(如是我聞)  拼音:rú shì wǒ wén
如是乃指该经的内容,我是阿难自称。常置于佛经的开头。相传释迦牟尼圆寂后,佛弟子结集经、律时,由阿难背诵经典,故经典以此为开始,意谓我听到的是这样:「……。」此句在西元四世纪末期之前,汉语译经家多使用「闻如是」的句形,四世纪末第一次出现「如是我闻」的译语。以后渐成定式。
《漢語大詞典》:色府
歌妓汇集的地方。 宋 秦观 《眇倡传》:“京师,天下之色府也。美眄巧笑,雪肌而漆髮,曳珠玉,服阿锡,妙弹吹,籍于有司者,以千万计。”
分類:歌妓汇集
《漢語大詞典》:剿合(勦合)
抄取汇集。 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四部正讹上:“今《三坟》之首,所称太始、太极、太易、太初、太素,皆勦合乾坤凿度之文,而稍增饰之。”
分類:汇集
《漢語大詞典》: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毛泽东的读书批注和读书摘录的汇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1988年出版。收入1936年11月至1965年的读书批注和摘录。毛泽东的批注与原书有关段落对照排印,保留了批读时的各种符号,批语中的讹误衍漏保持原样,在改误、去衍、补漏等符号内加以改正。
《漢語大詞典》:楞场(楞場)
木材采伐运输过程中,汇集、堆存和转运的场所。 陶尔夫 《伐木者的旅行》:“ 刘德昆 那双半睁半合的眼睛,几乎和我使用测量仪器一样精密……特别是在工棚、楞场、道路和桥梁的修建设计上,几乎全靠他一个人的经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