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崇福
(1).积善求福。 北魏 杨炫之 洛阳伽蓝记·景明寺:“时世好崇福,四月七日,京师诸像皆来此寺,尚书祠部曹録像凡一千餘躯。” 明 徐渭 《读余生子传》:“其一人善畜之,以好施而崇福;其一不善畜之,以忤时而贾祸。”
(2). 宋 祠官 崇福宫 提举的省称。 宋 司马光 《辞门下侍郎第二札子》:“既而请补外郡,又乞散官,两任留臺,四任崇福。” 宋 马永卿 嬾真子卷一:“ 温公 之任崇福,春夏多在 洛 ,秋冬在 夏县 。”
《國語辭典》:禨祥  拼音:jī xiáng
1.祈禳求福之事。《史记。卷五九。五宗世家》:「彭祖不好治宫室、禨祥,好为吏事。」
2.吉凶。《史记。卷七四。孟子荀卿传》:「因载其禨祥度制,推而远之。」
《漢語大詞典》:保福
祭神求福所供的食物。《西游记》第六回:“他坐中间,点查香火:见 李虎 拜还的三牲, 张龙 许下的保福。”
分類:求福食物
《國語辭典》:祷告(禱告)  拼音:dǎo gào
祝告鬼神或上帝,以求福佑。《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下》:「法师七人,焚香望鸡足山祷告,齐声动哭。」
《國語辭典》:祷求(禱求)  拼音:dǎo qiú
祷告祈求。如:「他的病情严重,家人们日夜祷求上苍的赐福。」
分類:祈祷求福
《漢語大詞典》:上除
即上巳。古代风俗,农历三月上巳日,往水边以斋戒沐浴等法去灾求福,故称。 汉 徐干 《齐都赋》:“青春季月,上除之良,无大无小,祓於水阳。” 南朝 齐 谢朓 《侍宴华光殿曲水奉敕为皇太子作》诗:“秋祓濯流,春禊浮醴。初吉云献,上除方启。” 唐 崔知贤 《三月三日宴王明府山亭》诗:“影媚元巳,和风上除。”
升迁,升官。 南朝 宋 鲍照 《谢上除启》:“冒乞停止上除。伏愿重许,干秽悚息。”
《國語辭典》:祝赞(祝讚)  拼音:zhù zàn
向神明祷告,以祈求福祉。《初刻拍案惊奇》卷六:「慧澄替他宣扬意旨。祝赞已毕,叫一个小尼领了丫鬟别处玩耍。」《红楼梦》第五八回:「所以我请了这白钱,巴巴儿的和林姑娘说烦了他来,替我烧了祝赞。」
《漢語大詞典》:祷禳(禱禳)
祈祷鬼神求福除灾。 唐 柳宗元 《时令论下》:“语怪而威之,所以炽其昏邪淫惑而为祷禳猒胜鬼怪之事,以大乱于人也。” 宋 苏辙 《祭灵惠汪公文》:“自夏及秋,中间祷禳,神不厌瀆,卒保康乂。”
《漢語大詞典》:祷福(禱福)
祷祝求福。新唐书·李德裕传:“帝方惑佛 老 ,祷福祈年。”
分類:祷祝求福
《漢語大詞典》:侥福
企求福祉。 明 刘基 《旅兴》诗之五:“儌福非所希,避祸敢不慎。” 明 刘基 《郁离子·鲁般》:“ 青丘之山 ,九尾之狐居焉,将作妖求髑髏,而戴之以拜北斗,而儌福于上帝。”
《漢語大詞典》:福事
(1).幸福的事。荀子·仲尼:“福事至则和而理,祸事至则静而理。” 傅晓航 《九只小鸭子》:“嗐,那真是在说天堂的福事。”
(2).祭祀斋戒等求福的事。明史·后妃传一·太祖孝慈皇后:“会后侍帝食,不御酒肉,帝问故,对曰:‘妾为 宋先生 作福事也。’”
《漢語大詞典》:祝禧
祝告神灵,以求福祥。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世庙朝诗对》:“ 元始天尊 ,乃上龙潜时所祝禧之神,及御极,建 元祐宫 ,颇极尊崇。”
《漢語大詞典》:祀祷(祀禱)
祭祀求福。 唐 韩愈 《曲江祭龙文》:“天作旱灾,嘉穀将槁,乃于甲乙之日,依准古法,作神之象,斋戒祀祷,神其享佑之。”
分類:祭祀求福
《漢語大詞典》:解祠
谓以祠祭解罪求福。史记·孝武本纪:“古者天子常以春秋解祠,祠 黄帝 用一裊破镜。”
分類:祠祭求福
《漢語大詞典》:祝厘(祝釐)
祈求福佑,祝福。史记·孝文本纪:“今吾闻祠官祝釐,皆归福朕躬,不为百姓,朕甚愧之。”明史·阉党传·阎鸣泰:“ 华奎 、 诚铭 辈,以藩王之尊,戚畹之贵,亦献諂希恩,祝釐恐后。”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五:“ 高宗 七旬万寿,第六世班禪来朝祝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