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求生  拼音:qiú shēng
求取生路。《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史记。卷六六。伍子胥传》:「然恨父召我以求生而不往,后不能雪耻,终为天下笑耳。」
《國語辭典》:死中求生  拼音:sǐ zhōng qiú shēng
在极危险的处境中挣扎以求取生路。《后汉书。卷一三。公孙述传》:「男儿当死中求生,可坐穷乎!」也作「死里求生」、「死中求活」。
《國語辭典》:死里求生(死裡求生)  拼音:sǐ lǐ qiú shēng
在极危险的处境中,努力求取生存。《儿女英雄传》第二五回:「成全得我何玉凤祸转为福,死里求生,合葬双亲,重归故土。」也作「死中求活」、「死中求生」。
《国语辞典》:死地求生  拼音:sǐ dì qiú shēng
在绝境中求生存。《新唐书。卷一八九。赵犨传》:「士贵建功立名节,今虽众寡不敌,男子当死地求生,徒惧无益也。」
《国语辞典》:求生害义(求生害义)  拼音:qiú shēng hài yì
为保全性命而损害道义。《晋书。卷五。孝悯帝纪》:「故其民有见危以授命,而不求生以害义,又况可奋臂大呼,聚之以干纪作乱乎?」
《国语辞典》: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拼音:qiú shēng bù dé,qiú sǐ bù néng
想活活不成,想死也死不了。形容人被困在进退两难的境地。《文明小史》第三七回:「此时慕政弄得没法,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国语辞典》:夹缝中求生存(夹缝中求生存)  拼音:jiá fèng zhōng qiú shēng cún
比喻在压力紧绷或对立环境下,找寻空隙谋求生存。如:「两个处室向来不合,我这个联络员只得想办法在夹缝中求生存。」
《国语辞典》:野外求生  拼音:yě wài qiú shēng
应用自然常识及野外随手可得的材料求得生存。是进行野外活动所应具备的本领。
《漢語大詞典》:求生害仁
谓因谋求活命而有伤仁德。语本《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新唐书·房式传:“博士 李虞仲 曰:‘始 闢 反,为其用者皆救死其颈,可尽被恶名乎?如 式 ,不能去,又不能死,可谓求生害仁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