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霸权主义(霸權主義)
指在国际关系中,凭借本国实力,通过侵略、颠覆、干涉、控制和欺负等手段以求取得统治和支配别国地位的一种反动政策。 胡耀邦 《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是今天世界人民最重要的任务。” 郭小川 《长江边上“五·七”路》诗:“举世之中,无产阶级劳动人民,怀着大恨深仇,正在埋葬霸权主义--这个野兽。”
《國語辭典》:钓名欺世(釣名欺世)  拼音:diào míng qī shì
用虚伪的手段博取声誉,欺骗世人。清。郑燮〈潍县寄舍弟墨第四书〉:「究竟自问胸中担得出几卷书来?不过挪移借贷,改窜添补,便尔钓名欺世,人有负于书耳。」
《漢語大詞典》:骋耆奔欲(騁耆奔欲)
谓随自己的嗜欲而奔走求取。《汉书·扬雄传上》:“若夫壮士忼慨,殊乡别趣,东西南北,骋耆奔欲。” 颜师古 注:“言随其所欲而各驰骋取之也。耆读曰嗜。”亦作“ 骋嗜奔欲 ”。北史·房彦谦传:“逮叔世骄荒,曾无戒惧,肆於人上,骋嗜奔欲,不可具载,请略陈之。”按,《隋书·房彦谦》作“骋嗜奔慾”。
《漢語大詞典》:市爱(市愛)
谓求取别人怜爱。 明 沈德符 野获编·佞倖·佞人涕泣:“古人云:‘妇人以泣市爱,小人以泣售奸。’诚然哉!”《金瓶梅词话》第十八回:“﹝ 潘金莲 ﹞每日抖擞着精神妆饰打扮,希宠市爱。”
《國語辭典》:鉴貌辨色(鑒貌辨色)  拼音:jiàn mào biàn sè
观察人的脸色而随机行事。《野叟曝言》第三三回:「那知乌龟、鸨子,是世上第一等精灵不过的东西,鉴貌辨色,早已猜透了九分。」也作「见貌辨色」、「鉴毛辨色」。
《國語辭典》:井中求火  拼音:jǐng zhōng qiú huǒ
从水井中求火。语本《战国策。韩策三》:「臣窃以为犹之井中,而谓曰:『我将为尔求火也。』」比喻事无可成之理。如:「想要跟他这种铁公鸡借钱,那简直是井中求火,绝无可能!」
《漢語大詞典》:媒炫
谓求取进身。《魏书·逸士传·李谧》:“前 河南 尹黄门侍郎 甄琛 内赞近机,朝野倾目。于时亲识有求官者,答云:‘ 赵郡 李謐 ,耽学守道,不闷于时,常欲致言,但未有次耳。诸君何为轻自媒衒?’” 唐 司空图 《自诫》诗:“媒衒士所耻,慈俭道所尊。”资治通鉴·唐则天后久视元年:“近又闻监门卫长史 侯祥 等,明自媒衒,丑慢不耻,求为奉宸内供奉,无礼无仪,溢于朝听。”
《漢語大詞典》:摹略
谓求取事物的要旨。墨子·小取:“焉摹略万物之然,论求羣言之比。” 张纯一 集解:“摹,汉书·扬雄传音义引《字林》:‘广求也。’然,谓万物之现相与实相……言於是即万物显然之现相,广求其极约要之实相。”一说,“摹略者,总括之词,犹言无虑也。”见 清 王引之 经义述闻·通说上
《國語辭典》:临财不苟(臨財不苟)  拼音:lín cái bù gǒu
面对钱财引诱能不随便求取。意谓廉洁自好。五代十国。王定保《唐摭言。卷四。气义》:「孰以显廉?临财不苟。孰以定交,宏道则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