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晴晕(晴暈)
阳光照在水面上反射出的一片淡晕。 宋 杨万里 《明发陈公径过摩舍那滩石峰下》诗之一:“澄潭涌晴晕,不风自成花。”
《漢語大詞典》:伎荷
出水面的荷花。伎,通“ 企 ”。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十:“今人谓卷荷为伎荷。伎,立也。卷荷出水面亭亭植立,故谓之伎荷。或作芰,非是。”
《漢語大詞典》:鱼打花(魚打花)
鱼浮游觅食时在水面激起波纹或浪花。比喻浮光掠影、不深入。《收穫》1981年第1期:“光是看看走走,那是蜻蜓点水、鱼打花,没有用。”
《漢語大詞典》:鱼汛(魚汛)
某些鱼类成群地、大量地出现于水面的时期。可趁此集中捕鱼。 碧野 《青山常在水长流》:“在鱼汛旺季,鱼儿千万结群,只见水里不断涌现黑压压的一大片,波光粼粼,水花翻滚。” 张时鲁 《围鱼》:“他们沿路侦察了水情和鱼汛,回来特意又到小南支渠看了一番。”
《漢語大詞典》:障吝
亦作“ 障恡 ”。 围堤占夺水面并加守护。魏书·食货志:“自后豪贵之家復乘势占夺,近池之民,又輒障吝。”北史·酷吏传·崔暹:“遣子析户,分隶三县,广占田宅,藏慝官奴,障吝陂苇,侵盗公私,为御史中尉 王显 所弹,免官。” 明 李东阳 《重建解州盐池神祠记》:“若所谓豪家之占夺,近地之障恡,则神虽有知,亦安得而与其力哉?”
分類:水面守护
《漢語大詞典》:长兴岛
长江口第二大沙岛。原为出露水面的若干小沙洲。20世纪50年代和70年代人工筑坝围垦,逐渐连成整体。面积74平方千米。以产柑橘闻名。
《國語辭典》:蛙泳  拼音:wā yǒng
一种模仿青蛙在水中动作的游泳方式。两腿先缩后踢,手由左右向胸作抱水动作。
《國語辭典》:卫星通信(衛星通信)  拼音:wèi xīng tōng xìn
是一种透过转发器来传递和放大无线电通信信号的卫星,建立地面发射站与接收站间的讯息通道。通信卫星可用于电视、电话、广播、网络和军事领域。利用人造卫星作中继站,可完成极遥远距离的无线电通信。
《漢語大詞典》:仰蛙儿浮(仰蛙兒浮)
指仰卧在水面上游泳的姿势。 元 无名氏 《来生债》第一折:“好大雨!浮水,浮水。分水浮,狗跑儿浮、观音浮、躧水浮、仰蛙儿浮。”
《國語辭典》:仰泳  拼音:yǎng yǒng
一种游泳姿势。身体仰卧水面,以手臂划水前进。
《国语辞典》:平面描迹(平面描迹)  拼音:píng miàn miáo jī
将敌、我双方水面单位的相对运动与位置予以图示,称为平面描迹。可用作舰队运动图,以供给战术资料,并指示发射的安全限角,以免危及友舰。
《国语辞典》:曝鳃龙门(曝鳃龙门)  拼音:pù sāi lóng mén
鱼头露出水面,仰望黄河上的龙门而不得上。《太平御览。卷四○。地部。龙门山》:「河津一名:『龙门』,巨灵迹犹在,去长安九百里,江海大鱼洎集门下数千,不得上,上则为龙,故云:『曝鳃龙门』。」后比喻处境困顿或应试落第。也作「暴腮龙门」、「曝腮龙门」。
《国语辞典》:流鱼出听(流鱼出听)  拼音:liú yú chū tīng
形容音乐美妙动听,连鱼儿也浮出水面倾听。《荀子。劝学》:「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
《国语辞典》:粼粼波光  拼音:lín lín bō guāng
形容水面平静,闪闪发亮的景色。如:「粼粼波光的湖面,闪烁著夕阳馀晖。」
《国语辞典》:水上芭蕾  拼音:shuǐ shàng bā lěi
一种水上运动。舞者在水面或水底随著音乐表演各种舞法,以展示人体美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