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水陆(水陸)  拼音:shuǐ lù
1.水路与陆路。《文选。左思。蜀都赋》:「水陆所凑,兼六合而交会焉。」《三国演义》第一五回:「策分兵水陆并进,围住吴城。」
2.水陆所产的食物。唐。白居易〈秦中吟。轻肥〉:「尊罍溢九酝,水陆罗八珍。」《三国演义》第八回:「允拜谢归家,水陆毕陈,于前厅正中设座。」
3.水陆道场的简称。参见「水陆道场」条。《水浒传》第四五回:「小僧已和众僧,都在水陆堂上,从五更起来诵经,到如今未曾住歇。」《金瓶梅》第七回:「到二十六日,请十二位高僧念经,做水陆烧灵。」
《國語辭典》:水陆道场(水陸道場)  拼音:shuǐ lù dào cháng
一种佛教法会。时间少则七天,多则四十九天,法会期间以诵经、设斋、礼佛、拜忏为主。以使六道众生脱离苦海。水陆是概括六道众生的生存环境,故称为「水陆道场」。《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在墓前建起水陆道场三昼夜,以报大恩。」《红楼梦》第一○一回:「做四十九天的水陆道场,保佑家口安宁,亡者升天,生者获福。」也称为「水陆法会」、「水陆斋」。
《漢語大詞典》:水陆堂(水陸堂)
举行水陆道场的斋堂。《水浒传》第四五回:“敝寺新造水陆堂……小僧已和众僧都在水陆堂上,从五更起来诵经,到如今未曾住歇。”参见“ 水陆道场 ”。
《國語辭典》:水陆道场(水陸道場)  拼音:shuǐ lù dào cháng
一种佛教法会。时间少则七天,多则四十九天,法会期间以诵经、设斋、礼佛、拜忏为主。以使六道众生脱离苦海。水陆是概括六道众生的生存环境,故称为「水陆道场」。《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在墓前建起水陆道场三昼夜,以报大恩。」《红楼梦》第一○一回:「做四十九天的水陆道场,保佑家口安宁,亡者升天,生者获福。」也称为「水陆法会」、「水陆斋」。
《漢語大詞典》:水陆斋(水陸齋)
即水陆道场。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岁时风俗·水陆:“今释氏教中有水陆斋仪。按其事始出於 梁武帝 萧衍 。初,帝居 法云寺 。一夕,梦僧教设水陆斋,觉而求其仪。”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下:“ 孙延寿 嚮仲 云,渠知 餘杭县 日,有 临安 铁塔院 僧 志添 ,来为县人作水陆斋。”参见“ 水陆道场 ”。
分類:水陆道场
《國語辭典》:水陆道场(水陸道場)  拼音:shuǐ lù dào cháng
一种佛教法会。时间少则七天,多则四十九天,法会期间以诵经、设斋、礼佛、拜忏为主。以使六道众生脱离苦海。水陆是概括六道众生的生存环境,故称为「水陆道场」。《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在墓前建起水陆道场三昼夜,以报大恩。」《红楼梦》第一○一回:「做四十九天的水陆道场,保佑家口安宁,亡者升天,生者获福。」也称为「水陆法会」、「水陆斋」。
《国语辞典》:水陆之馔(水陆之馔)  拼音:shuǐ lù zhī zhuàn
山珍海味、美食佳肴。唐。白行简《李娃传》:「为汤粥,通其畅;次以酥乳润其脏;旬馀,方荐水陆之馔。」
《国语辞典》:水陆并进(水陆并进)  拼音:shuǐ lù bìng jìn
水路与陆路同时进攻。《三国志。卷三二。蜀书。先主备传》:「先主与吴军水陆并进,追到南郡。」《三国演义》第一五回:「策分兵水陆并进,围住吴城。」
《国语辞典》:水陆画(水陆画)  拼音:shuǐ lù huà
一种佛教坛场的绘画。通常供佛教举行水陆道场、宗教仪式时悬挂。内容为菩萨、明王尊者、天后圣母、四海龙王等。
《国语辞典》:水陆毕陈(水陆毕陈)  拼音:shuǐ lù bì chén
将山珍海味一应陈列出来。形容佳肴丰盛。《清平山堂话本。西湖三塔记》:「两个青衣女童,安排酒来,少顷,水陆毕陈。」《水浒后传》第四○回:「光禄寺排设筵宴,水陆毕陈,笙簧迭奏。」
《漢語大詞典》:水陆大会(水陸大會)
即水陆道场。《西游记》第十回:“我领了十王钧语,送他还魂,教他到阳间做一个水陆大会。”参见“ 水陆道场 ”。
分類:水陆道场
《國語辭典》:水陆道场(水陸道場)  拼音:shuǐ lù dào cháng
一种佛教法会。时间少则七天,多则四十九天,法会期间以诵经、设斋、礼佛、拜忏为主。以使六道众生脱离苦海。水陆是概括六道众生的生存环境,故称为「水陆道场」。《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在墓前建起水陆道场三昼夜,以报大恩。」《红楼梦》第一○一回:「做四十九天的水陆道场,保佑家口安宁,亡者升天,生者获福。」也称为「水陆法会」、「水陆斋」。
《國語辭典》:水陆道场(水陸道場)  拼音:shuǐ lù dào cháng
一种佛教法会。时间少则七天,多则四十九天,法会期间以诵经、设斋、礼佛、拜忏为主。以使六道众生脱离苦海。水陆是概括六道众生的生存环境,故称为「水陆道场」。《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在墓前建起水陆道场三昼夜,以报大恩。」《红楼梦》第一○一回:「做四十九天的水陆道场,保佑家口安宁,亡者升天,生者获福。」也称为「水陆法会」、「水陆斋」。
《分类字锦》:水陆兼作(水陆兼作)
魏书宋弁传弁从驾南讨诏弁于豫州都督所部及东荆颍叶皆减戍士营农水陆兼作
分类:屯田
《分类字锦》:水陆壤沃(水陆壤沃)
魏书薛虎子传除开府徐州刺史时州镇兵戍资绢自随不入公库任其私用常苦饥寒虎子上表曰徐州左右水陆壤沃清汴通流足盈激灌其中良田十万馀顷若以兵绢市牛分减戍卒兴力公田必当大获粟稻一岁之中且给官食半兵𦔐植馀兵尚众且耕且守不妨捍边五稔之后榖帛俱溢非直戍士有丰饱之资于国有吞敌之势
分类:屯田
《国语辞典》:水陆杂陈(水陆杂陈)  拼音:shuǐ lù zá chén
水陆所产的各种美味无不具备。形容佳肴丰盛。如:「满桌水陆杂陈,看了不禁令人食指大动。」
《國語辭典》:川陆(川陸)  拼音:chuān lù
水路和陆路。《文选。潘岳。西征赋》:「凭高望之阳隈,体川陆之污隆。」晋。陆机 豫章行:「汛舟清川渚,遥望高山阴,川陆殊涂轨,懿亲将远寻。」
《漢語大詞典》:运使(運使)
古代官名。水陆运使、转运使、盐运使等的简称。 唐 韩愈 《殿中侍御史李君墓志铭》:“自初为 伊闕 尉,佐 河南 水陆运使,换两使,经七年不去。” 宋 王辟之 渑水燕谈录·事志:“ 庆歷 中, 蔡君謨 为 福建 运使,始造小团以充岁贡。”二刻拍案惊奇卷七:“ 乾道 初年, 祝次騫 任 嘉州 太守,就除 利州路 运使。”《清会典事例·户部·盐法》:“﹝ 乾隆 五十八年﹞奉旨: 杭州 织造改为盐政,兼管织造事务;其盐道本无分巡地方之责,著改为运使。”
《國語辭典》:复道(復道)  拼音:fù dào
楼阁间相连通行的道路。《汉书。卷八一。孔光传》:「北宫有紫房复道通未央宫。」也作「复道」。
《國語辭典》:复道(複道)  拼音:fù dào
楼阁中上下重叠的通行道路。《史记。卷九九。叔孙通传》:「孝惠帝为东朝长乐官,及閒往,数跸烦人,乃作复道,方筑武库南。」也作「复道」、「复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