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84,分26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沈鳞
捞漉
青苹
水弩
踏藕
不龟药
碛砾
捞摸
水涡
水羞
涧沚
白石粲
众止
两栖
积淤
《漢語大詞典》:沈鳞(沈鱗)
亦作“沉鳞”。 指水中的鱼。 晋 葛洪 抱朴子·勖学:“沉鳞可动之以声音,机石可感之以精诚。”北齐书·杜弼传:“臣闻乘风理弋,追逸羽於高云;临波命钩,引沉鳞於大壑。” 清 葆光子 《物妖志·石砧杵》:“晓雾将歇,猿鸟和鸣;夕日欲頽,沉鳞竞跃。”
分類:水中
《漢語大詞典》:捞漉(撈漉)
亦作“ 捞摝 ”。
(1).水中探物。云笈七籤卷一一八:“有光从水面出……众人瞻之,以为有寳器之物,捞摝求访,又无所见。” 宋 梅尧臣 《宣州杂诗》之十:“小鳞随水至,三月满江边。少妇自捞摝,远人无弃捐。”
(2).泛指营求,寻取。 唐 吕岩 《七言》之四:“幸蒙上士甘捞摝,处世输君一箇閒。” 元 耶律楚材 《题平阳刘子宁玄珠堂》诗:“谁识这些关捩子,再三捞漉始应知。” 清 钱谦益 《陆孟凫墓志铭》:“因在多生,果非一刦。斯则资人天以证明,仗佛力为捞漉者与?”
《漢語大詞典》:青苹(青蘋)
一种生于浅水中的草本植物。文选·宋玉〈风赋〉:“夫风生於地,起於青苹之末。” 李善 注:“尔雅曰:‘萍,其大者曰苹。’ 郭璞 曰:‘水萍也。’” 宋 苏轼 《十二琴铭·松风》:“忽乎青苹之末而生有,极於万窍号怒而实无。” 元 吴昌龄《张天师》第三折:“青苹一点微微发,万树千枝和根拔。” 清 厉鹗 《闰九日客广陵集吴氏城东水槛》诗:“为谢红桥儿女道,不将歌舫污青苹。”
《漢語大詞典》:水弩
蜮的俗称。传说中的一种水中毒虫。以其在水中含沙射人,故名。《诗·小雅·何人斯》“为鬼为蜮” 唐 陆德明 释文:“﹝蜮﹞状如鳖,三足,一名射工,俗呼之水弩。在水中含沙射人,一云射人影。” 唐 张祜 《寄迁客》诗:“溪行防水弩,野店避山魈。”
《漢語大詞典》:踏藕
收获藕时,人入水中用脚掌踩去藕周围烂泥并把它挑出,谓之“踏藕”。 唐 杜甫 《陪郑公秋晚北池临眺》诗:“采菱寒刺上,踏藕野泥中。” 宋 陆游 《题斋壁》诗:“病除觉身轻,赤脚自踏藕。”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草河录上》:“山地种蔬,水乡捕鱼,採莲踏藕,生计不穷。”
《国语辞典》:不龟药(不龟药)  拼音:bù jūn yào
不使手冻伤的药。利于漂洗绵絮、水中作战等。宋。黄庭坚〈戏答史应之〉诗三首之二:「收得千金不龟药,短裙漂絖暮江寒。」也称为「不龟手药」、「洴澼药」。
《國語辭典》:碛砾(磧礫)  拼音:qì lì
水浅而露出砂石。《抱朴子。喻蔽》:「夫琼瑶以寡为奇,碛砾以多为贱。」《文选。左思。吴都赋》:「玩其碛砾而不窥玉渊者,未知骊龙之所蟠也。」
《國語辭典》:捞摸(撈摸)  拼音:lāo mō
在水中捞寻物品。引申为寻取。宋。朱熹《朱子文集。卷一。答万正淳》:「须有个把柄,方有执捉,不至走失,若只如此空荡荡地,恐无捞摸也。」《西游记》第二回:「弟子愿多里捞摸,学一个地煞变化罢。」
分類:水中寻取
《漢語大詞典》:水涡(水渦)
水中漩涡。 元 郑光祖 《蟾宫曲·梦中作》曲:“曲岸西边,近水涡,鱼网纶竿钓艖。”
分類:水中漩涡
《漢語大詞典》:水羞
水中出产的美味食物。 南朝 齐 王融 《谢司徒赐紫鲊启》:“东 越 水羞,实罄乘时之美;南 荆 任土,方揖鮓鱼之最。” 南朝 梁 刘孝威 《谢东宫赉藕启》:“凡厥水羞,莫敢相辈。”
《漢語大詞典》:涧沚(澗沚)
山沟流水中的小块高地。 隋 姚察 《游明庆寺》诗:“山庭出藿蘼,涧沚濯潺湲。” 元 范梈 《贻孛述鲁翀编修》诗:“碧草蒙涧沚,青霞冠云鬟。”
《漢語大詞典》:白石粲
(1).古诗《饭牛歌》之二歌辞中语。谓水中之石洁白鲜明。《古诗源·饭牛歌之二》:“ 沧浪 之水白石粲,中有鲤鱼长尺半。敝布单衣裁至骭,清朝饭牛至夜半。黄犊上坂且休息,吾将捨汝相 齐国 。”
(2).用以代称《饭牛歌》。 明 吴本泰 《帝京篇》:“梦想 黄金臺 ,来歌白石粲。”参见“ 白石烂 ”。
《漢語大詞典》:白石烂(白石爛)
古诗《饭牛歌》之一歌辞中语。谓山石洁白耀眼。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宁戚 饭牛车下,而 桓公 任之以国” 裴駰 集解引 汉 应劭 曰:“ 齐桓公 夜出迎客,而 宁戚 疾击其牛角而 商 歌曰:‘……白石烂,生不遭 尧 与 舜 禪。短布单衣适至骭,从昏饭牛薄夜半,长夜漫漫何时旦?’公召与语,説之,以为大夫。”后亦用以代称《饭牛歌》。 唐 李白 《秋浦歌》之七:“醉上 山公 马,寒歌 宁戚 牛。空吟白石烂,泪满黑貂裘。” 唐 李白 《南奔书怀》诗:“遥夜何漫漫!空歌白石烂。 宁戚 未匡 齐 , 陈平 终佐 汉 。”
《漢語大詞典》:众止(衆止,眾止)
一切求静止者。即所有向水中照影的人。庄子·德充符:“人莫鑑於流水,而鑑於止水,唯止能止众止。” 成玄英 疏:“唯止是水本凝湛,能止是留停鑑人,众止是物来临照。”《淮南子·说山训》:“待其止,而能有穿,唯止能止众止。”
《國語辭典》:两栖(兩棲)  拼音:liǎng qī
1.能够生活或活动于水中和陆上。如青蛙为两栖动物。
2.比喻兼属于两个团体或跨越两种不同性质行业的人。如:「他既是政府官员,又是著名的学者,可算是学官两栖,表现不凡。」
《漢語大詞典》:积淤(積淤)
沉积在水中的泥沙。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水学·水害》:“或又谓 太湖 洩水第一要处,全在 吴江 之 长桥 ,自 宋 时筑隄驾桥, 元 时又易以石,虽留堰洞以洩水势,而咽喉已塞,积淤渐高,使上流阻遏,下流散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