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管 → 筦管”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国语辞典》:气嗓(气嗓)  拼音:qì sǎng
气管。
分类:气管
《漢語大詞典》:一束
(1).数量词。犹言一梱,一扎。《诗·小雅·白驹》:“生芻一束,其人如玉。” 唐 杜甫 《暮秋枉裴道州手札》诗:“久客多枉友朋书,素书一月凡一束。”儿女英雄传第三五回:“那大主考便打开那一束备中的卷子。” 柔石 《摧残》:“没有办法了,米一粒也没有了,柴一束也没有了。”
(2).数量词。古以帛五匹为“一束”。礼记·杂记下:“纳币一束,束五两,两五寻。” 郑玄 注:“十个为束,贵成数,两两者合其卷,是谓五两。八尺曰寻,五两五寻,则每卷二丈也,合之则四十尺,今谓之匹。”《汉书·梅福传》:“言可采取者,秩以升斗之禄,赐以一束之帛。”参见“ 束帛 ”。
(3).数量词。箭十二支。《淮南子·氾论训》:“ 齐 桓公 将欲征伐,甲兵不足,令有重罪者,出犀甲一戟;有轻罪者,赎以金分;讼而不胜者,出一束箭。” 高诱 注:“箭十二为束也。”
(4).指笙管之类的乐器。因用若干根竹管和一根总吹气管制成,故称。 唐 薛能 《赠欢娘》诗:“一束龙吟细竹枝,青娥擎在手中吹。” 唐 王毂 《吹笙引》:“水泉迸泻急相续,一束宫商裂寒玉。”
《國語辭典》:束帛  拼音:shù bó
捆成一束的布帛,古时作为馈赠的礼物。《仪礼。士冠礼》:「主人酬宾,束帛俪皮。」《文选。张衡。东京赋》:「聘丘园之耿絜,旅束帛之戋戋。」
《國語辭典》:咳嗽  拼音:ké sòu
1.喉部或气管的黏膜受痰或气体的刺激,引起反射作用,把气体用力排出。
2.比喻出声、说话。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恐怕边关透漏,央及家人奔骤。似箭穿著雁口,没个人敢咳嗽。」《水浒传》第三八回:「你这贼配军是我手里行货,轻咳嗽便是罪过。」
《漢語大詞典》:鸣管(鳴管)
(1).吹奏律管。 三国 魏 嵇康 《声无哀乐论》:“设使从下,则 子野 之徒,亦当復操律鸣管,以考其音,知南风之盛衰,别《雅》《郑》之淫正也。”
(2).鸟类的发音器官。位于气管与支气管交界处。由若干个扩大的软骨环及其间的薄膜(称鸣膜)组成。通过气管内冲出的空气,使鸣膜鼓动而发声。
《國語辭典》:痰喘  拼音:tán chuǎn
病名。气管积痰,引起呼吸急迫,伴有哮喘的病。
《国语辞典》:气道(气道)  拼音:qì dào
1.空气经过动物的鼻、咽喉、气管以达肺部的通道。
2.水生或湿地植物体内的管状通气组织。
《国语辞典》:支气管(支气管)  拼音:zhī qì guǎn
气管的分支,进入肺部后,分成树枝状,形成很多小支气管。
《漢語大詞典》:粘膜
口腔、气管、肠、胃等器官里的一层薄膜,内有血管和神经,能分泌粘液。 洪深 《电影戏剧表演术》第二章:“譬如吃饭的时候,一不小心一粒米跑入气管里去,它刺激了气管里面的粘膜,引起呼吸的收缩。”
《国语辞典》:上呼吸道  拼音:shàng hū xī dào
呼吸道的上部。包括鼻腔、咽、喉和气管等。
《国语辞典》:触媒转化器(触媒转化器)  拼音:chù méi zhuǎn huà qì
一种净化设备。主要用于汽车排气管中。于排气管中加装含有铂、钯、铑等贵金属触媒的转化器,以较低的温度,将排气时的一氧化碳、烃、二氧化氮等有害物质转换成二氧化碳、水等无害物质排出,达到净化排气作用。
《国语辞典》:呼吸器  拼音:hū xī qì
1.呼吸空气的器官。如高等动物的肺脏、鼻、喉头、气管,鱼类的鳃,蜘蛛类的肺囊,昆虫类的气管,低等动物的皮肤等。
2.帮助病人呼吸的人工机械。如:「植物人往往靠著呼吸器维生。」
《国语辞典》:打冷嗝  拼音:dǎ lěng gé
气管因各种影响,气不由自主的冒出,称为「打冷嗝」。
《国语辞典》:鸣器(鸣器)  拼音:míng qì
鸟类发声的器官,位于气管下部膨大处。
《国语辞典》:倒呛(倒呛)  拼音:dǎo qiàng
气管里进了异物。
分类:气管异物
《国语辞典》:蜘蛛纲(蜘蛛纲)  拼音:zhī zhū gāng
在动物分类上,属节肢动物门。以书肺、气管或二者行呼吸作用,头胸节有成对铗角、须脚及四对步足,无复眼、腹部无外鳃及运动性附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