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球 → 毬球”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气毬(氣毬)  拼音:qì qiú
一种蹴踢的球。用皮片缝合,内充羽毛,玩法类似踢毽子。唐时已有,盛于宋元。明。高明《汲古阁本琵琶记》第三出:「院公!和你踢气毬耍子。」《水浒传》第二回:「这高俅踢得两脚好气毬,孤欲索此人做亲随,如何?」也作「气球」。
分類:游戏用具
《國語辭典》:气球(氣球)  拼音:qì qiú
1.一种玩具。以伸缩性的橡胶薄膜制囊,可灌入氢、氦、空气等气体。当充满比空气轻的气体时,能飘浮上升。
2.在涂有树胶的布囊,灌入氢、氦等气体,使其膨胀如球,可以上升。可用来做为玩具,或作为气象、军事上的探测之用,甚至人可乘坐其上飞行。
3.一种蹴踢的球。用皮片缝合,内充羽毛,玩法类似踢毽子。唐时已有,盛于宋元。《元曲选。百花亭。第一折》:「衣带鹌鹑粪,靴染气球泥。」也作「气毬」。
《漢語大詞典》:轻气球(輕氣球)
即氢气球。 清 黄遵宪 《陆军官学校开校礼成赋呈有栖川炽仁亲王》之三:“亦有轻气球,凌风腾千尺。”《中国近代文论选·论科学之发达可以辟旧小说之荒谬思想》:“轻气球之升於空中,儼然 哪咤太子 之踏风火轮也。”
分類:氢气气球
《漢語大詞典》:踢气球(踢氣球)
亦作“ 踢气毬 ”。古代的足球运动。球以皮革制成,球内实以毛发,内中鼓气。原为练武之用,后亦作为杂技、游戏项目。 明 高明 《琵琶记·牛氏规奴》:“[丑]还是做什么耍好?[浄]踢气球耍?”《金瓶梅词话》第十五回:“ 西门庆 正看着众人在院内打双陆,踢气毬,饮酒。”《西游记》第七二回:“亭子下又有三个女子在那里踢气球哩。”
《漢語大詞典》:踢气毬(踢氣毬)
见“ 踢气球 ”。 古代的足球运动。球以皮革制成,球内实以毛发,内中鼓气。原为练武之用,后亦作为杂技、游戏项目。
《国语辞典》:测风气球(测风气球)  拼音:cè fēng qì qiú
观测高空气层风向的气球。升入空中后,可利用测风经纬仪由陆地追踪。
《国语辞典》:热气球(热气球)  拼音:rè qì qiú
将气球内的气体加热,而造成热空气密度较周遭的冷空气密度为小,产生浮力使气球往上空飘升。
《漢語大詞典》:汽球
气球。 康有为 《大同书》辛部第二章:“大同之世,铁道横织於地面,汽球飞舞於天空。”
分類:气球
《漢語大詞典》:隔舱
飞机机身上任何一个分隔间
气球包囊有时由内部索具张力分隔开的几个舱之一
《国语辞典》:航空器  拼音:háng kōng qì
飞机、飞船、气球及其他任何藉空气的反作用力才得以飞航于大气中的器物。
《国语辞典》:风向球(风向球)  拼音:fēng xiàng qiú
1.测量气象所用的气球,经常置放于高空中。
2.比喻一种潮流的指引。如:「票房是片商拍片趋势的风向球。」
《漢語大詞典》:浮性
物体在流体表面(如船在水面)或在流体中(如气球在空气中)浮于一定平衡位置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