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火药味(火藥味)
(1).火药爆炸的气味。 陆俊超 《惊涛骇浪万里行》:“炮火的硝烟弥漫着大海,空气中布满了火药味。” 郭小川 《秋歌》:“我知道,总有一天,我会化烟,烟气腾空;但愿它像硝烟,火药味很浓,很浓。”
(2).比喻矛盾冲突前的紧张气氛。如:他的话充满火药味。
《國語辭典》:茶话会(茶話會)  拼音:chá huà huì
备有茶点招待的集会。也称为「茶会」。
《國語辭典》:杯觥交错(杯觥交錯)  拼音:bēi gōng jiāo cuò
酒席间举杯互敬畅饮的情形。借以形容酒席进行的热烈气氛。《歧路灯》第六回:「五位客各跟家人到了,序齿而坐,潜斋、孝移相陪,杯觥交错。」
《國語辭典》:荡气回肠(蕩氣回腸)  拼音:dàng qì huí cháng
形容音乐或文辞感人之深。三国魏。曹丕 大墙上蒿行:「女娥长歌,声协宫商,感心动耳,荡气回肠。」也作「回肠荡气」。
《國語辭典》:荡气回肠(蕩氣迴腸)  拼音:dàng qì huí cháng
形容音乐或文辞感人至深。如:「她的歌声绕梁三日,令人荡气回肠。」
《國語辭典》:凑热闹(湊熱鬧)  拼音:còu rè nào
1.参加热闹的事情。如:「他好爱凑热闹!」
2.形容给人添麻烦。如:「什么时候不好问!偏在这节骨眼上凑热闹。」
《國語辭典》:春风和气(春風和氣)  拼音:chūn fēng hé qì
形容和乐融洽的气氛,或态度和蔼可亲。《续资治通鉴。卷一六五。宋理宗绍定二年》:「都民当抚縻,使常在春风和气中,不可使有愁叹。」《孤本元明杂剧。四马投唐。第二折》:「既唐公不念前雠,你放些个春风和气将他来待,免的咱一度可喜两度丑。」
《漢語大詞典》:闹麻(鬧麻)
方言。犹言闹翻天。形容气氛紧张。
《國語辭典》:日坐愁城  拼音:rì zuò chóu chéng
每天都沉浸在愁苦中。如:「他因生意失败而日坐愁城。」
《漢語大詞典》:热火朝天(熱火朝天)
比喻气氛、情绪热烈高涨。 罗广斌 杨益言 《红岩》第一章:“学校里已经闹得热火朝天了。” 魏巍 《谁是最可爱的人·前进吧祖国》:“从祖国到 朝鲜 ,我看见一面是热火朝天的建设,一面是在炮火连天中奋不顾身的战斗。” 李季 《登昆仑》诗:“登 昆仑 ,朝东看,热火朝天 玉门关 。”
《國語辭典》:热气腾腾(熱氣騰騰)  拼音:rè qì téng téng
热气蒸腾的样子。如:「侍者端来一笼热气腾腾的蒸饺。」
《漢語大詞典》:霁风朗月(霽風朗月)
和风明月。喻宽厚祥和的气氛。 柯灵 《〈阿英散文选〉序言》:“一九六二年春,曾有过一度愉快的促膝长谈。那时政治上正好有一段霁风朗月的日子。”
《國語辭典》:锣鼓喧天(鑼鼓喧天)  拼音:luó gǔ xuān tiān
敲锣打鼓的声音响彻云霄。形容气氛热闹非凡。元。关汉卿《单鞭夺槊》第四折:「早来到北邙前面,猛听的锣鼓喧天。」《文明小史》第一九回:「此时四马路上,正是笙歌匝地,锣鼓喧天,妓女出局的轿子,往来如织。」
《国语辞典》:罗曼蒂克(罗曼蒂克)  拼音:luó màn dì kè
富有诗意,充满感性气氛的。为英语romantic的音译。也作「浪漫」。
《漢語大詞典》:烈火烹油
形容气氛更加热烈。红楼梦第十三回:“眼见不日又有一件非常的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花城》1981年第4期:“这下子可不得了啦!真好像烈火烹油,会场一下子炸了--空前的大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