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发散(發散)  拼音:fā sàn
1.散开。如:「波纹由中心向外发散。」
2.散发。如:「夜来香一到晚上,就发散出浓郁的香味。」
3.中医指将体内的热发露于外。
《漢語大詞典》:嗅香
臭与香。 宋 梅尧臣 《咏怀》之一:“以鼻识酸咸,以舌闻齅香,各各反尔用,安得无悲伤。”亦指辨别香臭,分辨气味。古尊宿语录卷四:“在鼻齅香,在口谈论,在手执捉,在足运奔。”
《漢語大詞典》:变气(變氣)
(1).变化的节气。韩非子·解老:“四时得之以御其变气。”
(2).奇异的云气。汉书·天文志:“迅雷风祅,怪云变气:此皆阴阳之精,其本在地,而上发于天者也。”
(3).异常的气味。 晋 郭璞 《山海经图赞·中山经·蓟柏》:“蓟柏白华,厥子如丹。实肥变气,食之忘寒。”
《國語辭典》:馀味(餘味)  拼音:yú wèi
留下来的,耐人体会的兴味。如:「馀味无穷」。
《國語辭典》:烟火气(煙火氣)  拼音:yān huǒ qì
尘世庸俗之气。《十国春秋。卷三一。南唐。孙鲂传》:「此非有风雅制度,但得人间烟火气多尔。」
《漢語大詞典》:甜香
甘美芳香的气味。红楼梦第五回:“刚至房中,便有一股细细的甜香袭人, 寳玉 便觉眼餳骨软。” 茅盾 《子夜》一:“同时就有一股异常浓郁使人窒息的甜香,扑头压住了 吴老太爷 。”
《國語辭典》:脂粉气(脂粉氣)  拼音:zhī fěn qì
1.胭脂香粉芬芳的气味。唐。宋之问 伤曹娘诗二首之一:「独怜脂粉气,犹著舞衣中。」《警世通言。卷二四。玉堂春落难逢夫》:「原来鼻闻乃是脂粉气,耳听即是筝板声。」
2.女性美艳娇柔的气质,或指男子所拥有的娇柔气质。
3.事物美艳娇柔的风格或风貌。宋。陈善《扪虱新话。卷八。诗类。诗有四雨句优劣》:「予与林邦翰论诗及四雨字句,邦翰云:『梨花一枝春带雨』,句虽佳,不免有脂粉气。」明。李东阳《怀麓堂诗话》:「咏闺阁过于华艳谓之脂粉气。」《浮生六记。卷四。浪游记快》:「其馀湖心亭、六一泉诸景,各有妙处,不能尽述,然皆不脱脂粉气,反不如小静室之幽僻,雅近天然。 」
《國語辭典》:秽气(穢氣)  拼音:huì qì
恶臭。宋。文天祥〈正气歌。序〉:「或圊溷、或毁尸、或腐鼠,恶气杂出,时则为秽气。」
《國語辭典》:腥气(腥氣)  拼音:xīng qì
带有荤腥的气味。如:「生姜可去除鱼虾的腥气。」
分類:腥气气味
《國語辭典》:臭气(臭氣)  拼音:chòu qì
恶臭难闻的气味。如:「臭气冲天」、「臭气薰人」。《醒世姻缘传》第三三回:「如今自己挑了黄匆匆的一担把把,这臭气怎生受得?」
《國語辭典》:辛辣  拼音:xīn là
1.辛且辣。如:「辛辣的东西少吃,对身体比较好。」
2.比喻文辞、言语尖锐,刺激性强。如:「这篇文章措辞辛辣,批评时政,毫不保留。」
《國語辭典》:好气(好氣)  拼音:hǎo qì
1.香气,芬芳的气味。南朝梁。简文帝〈伤美人〉诗:「薰炉含好气,庭树吐华滋。」
2.生气。《文明小史》第五九回:「冲天炮是读过天文教科书的,懂得此中道理,又是好气,又是好笑。」
3.心里高兴,态度好。常用于否定句。《二刻拍案惊奇》卷二○:「陈定也没好气的,也不来管他好歹。」也作「好气儿」。
《漢語大詞典》:好闻
气味闻着很香。例如:这种香波好闻。
分類:气味
《漢語大詞典》:膻臊(羶臊)
(1).指某些动物身上发出的羶腥臊臭的气味。吕氏春秋·本味:“肉玃者臊,草食者羶。” 高诱 注:“肉玃者,玃拏肉而食之,谓鹰雕之属,故其臭臊也;草食者,食草木,谓麞鹿之属,故其臭羶也。”
(2).引申指肉类食物。 元 舒頔 《中秋对月无酒怅然孤吟》:“貰酒赏明月,盘中乏羶臊。”
(3).犹羶腥。 唐 李白 《为宋中丞请都金陵表》:“逆胡窃号,剥乱中原,虽……决洪 河 ,洒 秦 雍 ,不足以荡犬羊之羶臊。”参见“ 羶腥 ”。
《國語辭典》:膻腥(羶腥)  拼音:shān xīng
羊臭及鱼臭。《文选。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手荐鸾刀,漫之膻腥。」
《国语辞典》:香脆  拼音:xiāng cuì
指食物的气味芳香、酥松可口。如:「小时候,妈妈常做一些香脆的小饼乾给我们当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