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喷口(噴口)  拼音:pēn kǒu
北平方言:(1)开口说话。如:「这推销员一喷口就舌灿莲花。」(2)在说唱中用力吐字。
《漢語大詞典》:气浪(氣浪)
气体受到外力推动时所产生的强大的冲击力。 刘白羽 《战斗的幸福》:“一阵气浪把他掀倒在地下。” 光未然 《英雄钻井队》诗:“这时最后一阵气浪打过来,把他掀出井台抛到半空中。”
《國語辭典》:气眼(氣眼)  拼音:qì yǎn
1.建筑物或其他物体上,可供空气通过的孔。也称为「气孔」。
2.铸件内部的空洞。由铸造过程中产生气体或捲入空气所形成。也称为「气孔」。
《漢語大詞典》:加气
加入或注入气体
使空气以气泡形式存在于混凝土中(如使之耐冻和耐消除冰雪用的化学药品的侵蚀)
《漢語大詞典》:余热制冷
利用生产过程中的气体或废气、废液,以及某些动力机械排出的热量作能源,驱动压缩式或吸收式制冷机制冷的技术。可回收余热,节约能耗,降低成本。
分類:气体废气
《漢語大詞典》:氤氤氲氲
烟云或气体极盛貌。 唐 韦执中 《白云无心赋》:“氤氤氲氲,或聚或分,其散也气,其兴也云。” 明 高明 《琵琶记·丹陛陈情》:“合殿里只闻得一阵氤氤氲氲,非烟非雾,扑鼻的御炉香。”
《漢語大詞典》:正压力
超过大气压力或任意标准压力的气体压力
超过大气压力的压力(如锅炉中的压力)
《國語辭典》:沼气(沼氣)  拼音:zhǎo qì
煤矿或沼泽污泥中埋藏的植物体发酵腐败所生成的气体。无色、无味、无臭,主要成分为甲烷,与空气混合,触火即爆裂,燃烧后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并放出热能。可为燃料或化工原料。也称为「坑气」。
《漢語大詞典》:土壤空气
存在于土壤中气体的总称。分别以自由态存在于土壤孔隙中,以溶解态存在于土壤水中,以吸附态存在于土粒中。土壤空气基本上是由大气而来,但也有少部分产生于土壤中生物化学过程。土壤空气是土壤重要组成成分之一,对于植物生长和土壤形成有重大意义。
《漢語大詞典》:吸收剂(吸收劑)
能吸收某种气体或溶质的物质,如活性炭、硅胶等。
《國語辭典》:吸附  拼音:xī fù
以固体粒子吸附流体中某一成分的操作,称为「吸附」。
《國語辭典》:太阳黑子(太陽黑子)  拼音:tài yáng hēi zǐ
太阳表面的暗斑,直径达数万至数十万公里。因局部磁场较强,造成温度较周围低,以致看起来较暗。太阳黑子的总数反映太阳的活跃程度,约以十一年为周期。简称为「黑子」。
《國語辭典》:通风机(通風機)  拼音:tōng fēng jī
装设在房屋壁间,用以排除室内污浊空气,或将室外新鲜空气吸入的机器。可使室内空气流通。
《國語辭典》:天然气(天然氣)  拼音:tiān rán qì
贮存于多孔质岩石中,由地层下面开采导出,或流出地表之可燃性气体。可冷却和加压成液态。主要成分是甲烷,常与石油相伴而生。也称为「天然煤气」、「天然瓦斯」。
《漢語大詞典》:熏戗(熏戧)
谓受某种气体刺激而感到难受。《醒世姻缘传》第二八回:“那些普面的妖魔鬼怪,酿得那毒气直触天门,熏戧得 玉皇大帝 也几乎坐不稳九霄 凌虚寳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