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3,分2页显示  上一页  1
分类词汇(续上)
比例
伦拟
比次
等量
方比
衡量
辜较
角量
《國語辭典》:比例  拼音:bǐ lì
1.比照、援例,拿以往的例子相比拟。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如此比例,触类慎之,不可陷于轻脱。」《后汉书。卷三二。樊宏阴识列传。阴识》:「故侍中卫尉关内侯兴,典领禁兵,从平天下,当以军功显受封爵,又诸舅比例,应蒙恩泽,兴皆固让,安乎里巷。」
2.同类的二数量相除为比,此二数相比等于彼二数相比,则四数成为比例。如12:4=3:1。
3.比较同类数量的倍数关系,其中一数是另一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如:「教师和学生的比例,已经达到规定的标准。」
4.事物在整体中所占的分量。如:「我国的老年人口比例逐年增加。」
《漢語大詞典》:伦拟(倫擬)
比较;比并。 唐 元稹 《授韩皋尚书左仆射制》:“日者銓覈羣才,兼荣揆务,颇烦伦拟,有异优崇。”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其年三月中,宴於 曲江亭 ,供帐之盛,罕有伦拟。” 宋 岳珂 桯史·宣和御画:“ 卢溪 、 与之 ,虽非可伦拟者,第详玩诗语,似不若前作简而有味云。”
分類:比较比并
《漢語大詞典》:比次
(1).排比。《礼记·经解》“属辞比事” 唐 孔颖达 疏:“比次褒贬之事,是比事也。” 清 方苞 《汉高帝论》:“自 汉高 以后,比次诸君,其性资可与復古者惟 光武 为近。”
(2).次第。 明 徐渭 《鞠赋》:“萼紺紫而不起,叶比次而下垂。”
考校;比较。周礼·天官·司书“以叙其财” 汉 郑玄 注:“叙,犹比次也。谓鉤考其财币所给及其餘见为之簿书。”
《國語辭典》:等量  拼音:děng liàng
分量或数量相等。如:「等量齐观」。
《國語辭典》:等量齐观(等量齊觀)  拼音:děng liàng qí guān
将不同的事物同等看待。如:「将贫贱、富贵等量齐观,就不会有什么好忧愁挂怀的了!」
《國語辭典》:方比  拼音:fāng bǐ
比较、匹比。《后汉书。卷七九。儒林列传上。孔僖》:「臣恐有司卒然见构,衔恨蒙枉,不得自叙,使后世论者,擅以陛下有所方比,宁可复使子孙追掩之乎?」唐。李白〈于阗采花〉诗:「乃知汉地多名姝,胡中无花可方比。」
分類:比较匹比
《國語辭典》:衡量  拼音:héng liáng
1.度量东西轻重长短的器具。《抱朴子。外篇。用刑》:「散府库,毁符节,撤关梁,掊衡量。」《新唐书。卷八○。太宗诸子列传。曹王明》:「以物遗人,必自视衡量,库帛皆印署,以杜吏谩。」
2.考虑、思量、斟酌。如:「请衡量此事的利弊,再做决定。」
《漢語大詞典》:辜较(辜較)
(1).搜刮聚敛。指对财利的把持。《后汉书·皇后纪下·孝仁董皇后》:“交通州郡,辜较在所珍宝货赂,悉入西省。”后汉书·宦者传·单超:“兄弟姻戚皆宰州临郡,辜较百姓,与盗贼无异。” 章炳麟 《代议然否论》:“官设工场,辜较其所成之直,四分之以为餼廪。”
(2).大略;大概。《孝经·天子》“盖天子之孝也” 邢昺 疏:“ 孔 传云:‘盖者,辜较之辞。’ 刘炫 云:‘辜较,犹梗概也。’”
(3).比较。 章炳麟 《五朝法律索隐》:“驰説者不暇钩校,而空尊尚西方,或沾沾欲復《唐律》,此皆目録辜较之学。” 蔡元培 《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上之所著,仅具辜较,神而明之,在心知其意者。”
(4).查对;计点。 章炳麟 《政闻社社员大会破坏状》:“然以之清丈田亩,辜较粟米,虽有其术,而不能行。”
《漢語大詞典》:角量
比较;审度。孙子·虚实:“角之而知有餘不足之处” 唐 杜佑 注:“角量彼我军马之数,则长短可知也。” 杜牧 注:“角,量也。言以我之有餘,角量敌人之有餘;以我之不足,角量敌人之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