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毒药(毒藥)  拼音:dú yào
含有毒性,能危害生物生理机能的药。《三国演义》第九○回:「箭头上皆用毒药,但有中箭者,皮肉皆烂。」《文明小史》第二七回:「除非他菜里头有毒药,便吃不得。」
《国语辞典》:票房毒药(票房毒药)  拼音:piào fáng dú yào
指会使票房收入不佳的因素或人物。如:「由他主演的电影都卖座不佳,是片商眼中的票房毒药。」
《国语辞典》:毒药苦口利于病(毒药苦口利于病)  拼音:dú yào kǔ kǒu lì yú bìng
(谚语)攻毒治病的药物,往往非常苦而难以下咽,却极具疗效。比喻正直忠诚的批评,往往人不喜欢听,但能使人改正缺失。《史记。卷五五。留侯世家》:「且『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愿沛公听樊哙言。」
《国语辞典》:武大郎吃毒药(武大郎吃毒药)  拼音:wǔ da láng chī dú yào
(歇后语)吃也是死,不吃也是死。比喻无可奈何。如:「他吸烟成瘾,难以戒除,无异是武大郎吃毒药──吃也是死,不吃也是死。」
《国语辞典》:毒药苦口(毒药苦口)  拼音:dú yào kǔ kǒu
毒药,攻毒治病的药。指苦而难以下咽的药物却有治病的功效。比喻正直深刻的批评,虽使人难受,却能让人改正缺失。《汉书。卷四四。淮南厉王刘长传》:「毒药苦口利病,忠言逆耳利行。」
《国语辞典》:消毒药(消毒药)  拼音:xiāo dú yào
参见「消毒剂」条。
分类:消毒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