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谣诼纷传(谣诼纷传)  拼音:yáo zhuó fēn chuán
不实、毁谤的话,四处传散。如:「通讯完全中断,城外谣诼纷传,民心惶惶不宁。」
《国语辞典》:折壁脚(折壁脚)  拼音:zhé bì jiǎo
上海方言。指毁谤他人、颠倒是非。
《国语辞典》:断尾雄鸡(断尾雄鸡)  拼音:duàn wěi xióng jī
比喻因畏惧讥笑毁谤,而自甘无用。参见「雄鸡断尾」条。宋。苏轼〈僧爽白鸡〉:「断尾雄鸡本畏烹,年老听法伴修行。」
《国语辞典》:谗言佞语(谗言佞语)  拼音:chán yán nìng yǔ
毁谤他人和奉承取悦他人的话。元。关汉卿《哭存孝》第三折:「一个李存信,两头蛇谗言佞语。」元。施惠《幽闺记》第七出:「怨著大金主上,信谗言佞语,杀害我忠良。」
《漢語大詞典》:讽讪(諷訕)
讽刺毁谤。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科场二·出题有他意:“此后諂风稍衰,而讽訕者渐出。”
分類:讽刺毁谤
《国语辞典》:诟谇谣诼(诟谇谣诼)  拼音:gòu suì yáo zhuó
毁谤的话。《红楼梦》第九回:「背地里你言我语,诟谇谣诼,布满书房内外。」
分类:毁谤
《漢語大詞典》:诽讥(誹譏)
毁谤讥刺。 清 朱文藻 《〈归田诗话〉跋》:“殆由 文皇 入据大统,人心未安,常恐人臣窃议其后,所谓诗祸,或寓诽讥,当代词人多为隐讳,不能悉其故矣。”
《漢語大詞典》:哗毁(譁毁)
以虚夸言词毁谤以惊世。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记事一:“公至未三日,有倡妓讼官吏宿其家。公得谍,审其意在譁毁。”
《國語辭典》:积毁销骨(積毀銷骨)  拼音:jī huǐ xiāo gǔ
累积过多毁谤,而使人难以生存自立。形容流言可畏。《史记。卷七○。张仪传》:「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也。」
《漢語大詞典》:嫉毁
因嫉妒而毁谤。汉书·儒林传·辕固:“ 武帝 初即位,復以贤良徵。诸儒多嫉毁曰 固 老,罢归之。”
分類:嫉妒毁谤
《漢語大詞典》:恚訾
怨恨毁谤。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序》:“已而游往中二三君子,以余称许之不至也,恚而私訾之……余不明时时有之,然乌可以恚訾力迫而夺也。”
分類:怨恨毁谤
《漢語大詞典》:祸讟(禍讟)
灾害毁谤。 唐 沈千运 《濮中言怀》:“衰退当弃捐,贫贱招祸讟。”
分類:灾害毁谤
《漢語大詞典》:诖墨(詿墨)
欺蒙毁谤。 元 袁桷 《许州衡君去思碑》:“使者以功状上丞相府,府下东曹掾,掾守法谓事任固当是,束状入书庋不復省,繇是詿墨抵眚,岁率常书于宪部。”
分類:欺蒙毁谤
《國語辭典》:拔舌地狱(拔舌地獄)  拼音:bá shé dì yù
生前毁谤人或言而不实的人死后所堕入的地狱。《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回:「我不是迷信了那因果报应的话,说甚么谈人闺阃,要下拔舌地狱;不过谈著这些事,叫人家听了,要说你轻薄。」
《漢語大詞典》:阿谤(阿謗)
大声喝叱和毁谤。阿,通“ 訶 ”。韩非子·南面:“是以愚赣窳墯之民,苦小费而忘大利也,故夤虎受阿谤。” 高亨 新笺:“阿,借为訶。説文:‘訶,大言而怒也。’”
分類:大声毁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