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朱殷
赤黑色。左传·成公二年:“ 张侯 曰:‘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轮朱殷,岂敢言病。’” 杜预 注:“朱,血色,血色久则殷。” 唐 李华 《吊古战场文》:“荼毒生民,万里朱殷。”
分類:赤黑黑色
《国语辞典》:殷汤(殷汤)  拼音:yīn tāng
商的开国君主成汤。《吕氏春秋。仲秋纪。简选》:「殷汤良车七十乘,必死六千人,以戊子战于郕,遂禽移大牺。」
《漢語大詞典》:孔殷
(1).众多;繁多。书·禹贡:“ 江 汉 朝宗于海,九江孔殷。” 曾运乾 正读:“孔,甚也。殷,盛也。”《魏书·乐志》:“及 孝昌 已后,世属艰虞,内难孔殷,外敌滋甚。” 明 张居正 《敕建慈寿寺碑文》:“乃营宝刹,於兑之方,左瞰都城,右眺崇岗。力出于民,财出于府,费虽孔殷,民不与苦。”
(2).很紧急;很急迫。清史稿·德宗纪一:“归政伊邇,时事孔殷,密摺封奏,请仍书皇太后圣鉴,披览后施行。”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宣统三年十月十三日第一军总统冯国璋致内阁陆军部电》:“又地方款项一空,宏大规模,废弃可惜。工匠薪餉,待发孔殷。必有筹维,方能举办。”
《漢語大詞典》:血殷
暗红。 清 沙张白 《再来诗谶记》:“公解靴出股,齿痕宛然,作血殷色。”
《漢語大詞典》:殷宗
(1). 殷 人的宗祀。指 殷 朝。《楚辞·离骚》:“ 后辛 之葅醢兮, 殷 宗用而不长。”
(2).谓 殷 代先王。指 盘庚 。 汉 班固 《东都赋》:“迁都改邑,有 殷宗 中兴之则焉。”
(3).谓 殷 代先王。指 武丁 。《魏书·世祖太武帝纪下》:“昧旦思求,想遇师辅,虽 殷宗 之梦板筑,罔以加也。” 唐 岑参 《河西太守杜公挽歌》之一:“ 蒙叟 悲藏壑, 殷宗 惜济川。” 明 张居正 《文华殿对》:“念终始典於学,期迈 殷宗 。”
《國語辭典》:殷然  拼音:yān rán
声音低沉隐隐发出的样子。《聊斋志异。卷二。莲香》:「少间,腹殷然如雷鸣。」
《漢語大詞典》:殷然
轰鸣震动貌。 唐 谷神子 《博异志·韦思恭》:“及三子归院,烹蛇未熟,忽闻山中有声殷然地动。”新唐书·王铎传:“及 鐸 檄至,号令殷然,士气皆起,争欲破贼。”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客魏始末纪略:“ 客氏 到宅陞厅坐,自管事起,至近侍止,揆次叩头。‘老祖太千千岁’殷然震天。” 清 戴名世 《陈士庆传》:“军士皆呼曰:‘老神仙!’声殷然震山谷。”
分類:轰鸣震动
《國語辭典》:殷富  拼音:yīn fù
殷实富足。《三国演义》第一一回:「徐州殷富,户口百万。」初刻拍案惊奇。卷一:「至今子孙繁衍,家道殷富不绝。」
《漢語大詞典》:殷繁
(1).繁多;众多。 北魏 杨炫之 洛阳伽蓝记·景明寺:“皇居徙 鄴 ,民讼殷繁。”《旧唐书·崔胤传》:“君人之道,委之宰衡,庶务殷繁,岂能亲理?” 清 刘大櫆 《赠大夫方君传》:“君少以家事殷繁,不暇攻举子业,用例入国学。”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四节:“户口殷繁,自然力充足,可以创造巨大的财富和灿烂的文化。”
(2).富裕,繁盛。 唐 司空图 《太尉琅琊王公河中生祠碑》:“货殖殷繁,井閭瑱咽。” 明 夏完淳 《自浦城入越》诗:“何乃殷繁地,有此伤心迹。” 清 恽敬 《宁都州学正闻君墓志铭》:“先是海内殷繁,朝廷至行省臺,皆法令具备。”
《漢語大詞典》:殷礼(殷禮)
(1).盛大的祭礼。书·洛诰:“ 周公 曰:‘王肇称殷礼,祀于新邑,咸秩无文。’” 蔡沉 集传:“殷,盛也。”
(2). 殷 代的礼制。礼记·中庸:“吾学 殷 礼,有 宋 存焉。”论语·为政:“ 周 因於 殷 礼,所损益,可知也。”
《韵府拾遗 文韵》:务殷(务殷)
南史张岱传高帝手敕曰总戎务殷宜须望实今用卿为护军加给事中
《漢語大詞典》:有殷
指 殷 代, 殷商 。因 商 代曾迁都于 殷 ,故又称 殷 或 殷商 。有,词头。书·召诰:“今相 有殷 ,天迪格保,面稽天若,今时既坠厥命。”
《漢語大詞典》:殷祭
盛大的祭典。指三年一次的祖庙大祭(祫)及五年一次合祭诸祖神主的大祭(禘)。礼记·曾子问:“君之丧服除,而后殷祭,礼也。” 孔颖达 疏:“殷,大也。小大二祥变除之大祭,故谓之殷祭也。”汉书·韦玄成传:“毁庙之主,臧乎太祖,五年而再殷祭,言壹禘壹祫也。” 唐 史玄灿 《禘祫议》:“按,三年一祫,五年一禘。《公羊传》云,五年而再殷祭,两文虽互,其义略同。”
《國語辭典》:殷阜  拼音:yīn fù
繁盛且富足。汉。张衡〈西京赋〉:「地沃野丰,百物殷阜。」唐。吴兢《贞观政要。卷一○。行幸》:「隋炀帝承文帝馀业,海内殷阜,若能常处关中,岂有倾败?」
分類:富足
《國語辭典》:殷墟  拼音:yīn xū
商代后期武丁至帝辛都邑的废墟,位于今河南省安阳小屯村。民国十七年至二十六年在此发掘,挖出大量商代晚期遗物,包括甲骨、青铜器、玉器、骨彫器以及当时的宫殿、宗庙墓葬等遗迹,为世界著名的考古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