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桩子(樁子)  拼音:zhuāng zi
一端埋在土中的柱形物。如:「在这儿打个桩子做界标。」
《漢語大詞典》:余臭(餘臭)
残留的臭气。南史·到溉传:“时 何敬容 以令参选,事有不允, 溉 輒相执。 敬容 谓人曰:‘ 到溉 尚有餘臭,遂学作贵人。’ 敬容 日方贵宠,人皆下之, 溉 忤之如初。 溉 祖 彦之 初以担粪自给,故世以为讥云。”
分類:残留臭气
《漢語大詞典》:余址(餘址)
残留的基址;遗址。文选·潘岳〈西征赋〉:“擢百寻之层观,今数仞之餘址。” 吕延济 注:“ 豫章观 其高百寻,至今倾坏,只有数仞餘址也。” 唐 张九龄 《登古阳云台》诗:“ 楚国 兹故都, 兰臺 有餘址。”
《漢語大詞典》:遗隍(遺隍)
指残留的城壕。 清 汤右曾 《荆州》诗之一:“剩础遗隍问旧疆,龙门马牧摠茫茫。”
分類:残留城壕
《漢語大詞典》:遗楔(遺楔)
指废墟上残留的木柱。 清 万夔辅 《故明鲁王废宫》诗:“甲帐已空遗楔在,冷烟残照过莓墻。”
《漢語大詞典》:余津(餘津)
(1).指细小水流。 晋 左思 《招隐诗》:“弱叶栖霜雪,飞荣流餘津。”
(2).指残留的唾液。 晋 慧远 《沙门不敬王者论·形尽神不灭》:“使希高者挹其遗风,漱流者味其餘津。” 唐 义净 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一:“食罢之时,或以器承,或在屏处,或向渠竇……手必浄洗,口嚼齿木,疏牙刮舌,务令清洁,餘津若在,即不成斋。”
《漢語大詞典》:槐本
槐树伐后残留的树桩。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乐 ( 欒乐 )射之,不中;又注,则乘槐本而覆。” 杨伯峻 注:“槐本,槐树根之凸出土上者。” 北周 庾信 《周上柱国齐王宪神道碑》:“车絓槐本,马惊旋泞。”
《漢語大詞典》:余弊(餘弊)
残留下来的陋弊之俗。 唐 元稹 《唐故越州刺史兼御史中丞河东薛公神道碑文铭》:“公命市贡之鬻者无所禁,旬月之内, 越 俗无餘弊,朝廷宜之,积累岁不迁。”
分類:残留留下
《漢語大詞典》:余噍(餘噍)
残留性命的人。指劫后的遗民。南齐书·王融传:“将使旧邑遗逸,未知所寘;衰 胡 餘噍,或能自推。”《梁书·元帝纪》:“贼臣 侯景 , 匈奴 叛臣,鸣鏑餘噍。” 肖蜕 《徐园追祭宋遯初先生是日阴雨惨晦感而有作》诗:“虎豹临九关,椓人无餘噍。”
《漢語大詞典》:竹茬
竹子砍过后的残留竹茎。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二二章:“在 终南山 里,再没比割竹子苦了……手里使用着雪亮的弯镰,脚底下布满了尖锐的刀子--割过的竹茬。”
《国语辞典》:劫后馀烬(劫后馀烬)  拼音:jié hòu yú jìn
原指火灾后现场残留的灰烬。后比喻灾难后残存下来的人、物或景象。如:「战火后,一片劫后馀烬,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
《国语辞典》:清舱(清舱)  拼音:qīng cāng
使用蒸汽或水清除船舱内部积水、沉沙、油泥、油气等一切的残留物质。
《漢語大詞典》:茬子
农作物收割后残留在地里的根茎。 王安友 《协作》:“满地全是茬子,看去好像刚刚割过的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