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十八般
指十八种武艺。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一》:“ 山西 李通 者,行教京师,试其技艺,十八般皆能……十八般:一弓、二弩、三枪、四刀、五剑、六矛、七盾、八斧、九鉞、十戟、十一鞭、十二简、十三槁、十四殳、十五叉、十六杷头、十七绵绳套索、十八白打。”按,所指兵器,古时说法不尽相同。参见“ 十八事 ”、“ 十八般武艺 ”。
《國語辭典》:擂台(擂臺)  拼音:lèi tái
本指比赛武术所搭建的高台,后亦用以指称各种竞技或比赛的场合或平台。如:「比武擂台」、「电玩擂台」、「赛车擂台」。
《國語辭典》:跳高  拼音:tiào gāo
一种田赛运动。有急行跳高、撑竿跳高和立定跳高三种,前两种是正式比赛项目。跳高通常指急行跳高。运动员经一段距离助跑加速后,单脚起跳,身体凌越横竿即判成功。若同一高度失败三次,即判失败,取消继续比赛资格。
《国语辞典》:花棒  拼音:huā bàng
1.一种民间舞蹈用的彩色短棒。参见「霸王鞭」条。
2.比喻好看而没有实际武艺的棍棒招式。《水浒传》第一○二回:「王庆不觉失口笑道:『那汉子使的是花棒。』」
《國語辭典》:比势(比勢)  拼音:bǐ shì
比试较量。《西游记》第五○回:「你今果有手段,即与我比势。假若三合敌得我,饶了你师之命。……行者笑道:『泼物!不须讲口!但说比势,正合老孙之意思。』」
分類:比试武艺
《漢語大詞典》:通文调武(通文調武)
谓卖弄文才和武艺。 明 无名氏 《精忠记·严刑》:“我这里是甚么衙门?谁许你通文调武,可恶!”
《漢語大詞典》:雁过拔毛(雁過拔毛)
(1).比喻武艺高强。儿女英雄传第三一回:“他既没那‘雁过拔毛’的本事,就该悄悄儿走,怎么好好儿的把人家拆了个稀烂。”
(2).比喻经手办事便捞点好处。 李存葆 《山中,那十九座坟茔》:“村里明白人清楚,那武装部长是位‘雁过拔毛’的主儿,谁想从他底下去当兵,不给他送点礼,那是门也没有。”《故事会》1980年第1期:“这个小小的火车站,成了雁过拔毛的地方,因而群众便送他一个外号‘刮地皮’。”
《国语辞典》:较武论文(较武论文)  拼音:jiào wǔ lùn wén
评论武艺与文章。如:「此书谈天测地,较武论文,无不穷极精妙,值得一读。」
《国语辞典》:文武兼资(文武兼资)  拼音:wén wǔ jiān zī
文才和武艺兼备。南朝梁。沈约〈梁武帝集序〉:「夫成天地之大功,膺乐推之宝运,未或不文武兼资,能事斯毕者也。」唐。韩愈〈举马总自代状〉:「前件官文武兼资,宽猛得所,屡更方镇皆有功,若以代臣实为至当。」也作「文武兼备」、「文武兼济」。
《国语辞典》:练把式(练把式)  拼音:liàn bǎ shi
操练武艺。如:「他兄弟二人正在庭院里练把式。」也作「练把势」。
《國語辭典》:飞檐走壁(飛簷走壁)  拼音:fēi yán zǒu bì
能在屋檐、墙壁行走如飞。形容行动矫捷,武技高超。《水浒传》第六六回:「且说时迁是个飞檐走壁的人,不从正路入城,夜间越墙而过。」也作「飞檐走脊」。
《國語辭典》:保镖(保鏢)  拼音:bǎo biāo
1.古时称专门以武技保护他人在行旅中财物、生命安全的行业。《老残游记》第七回:「如京中保镖的呢,无论十万二十万银子,只须一两个人便可保得。」也作「保镳」。
2.私人雇用的护卫。也作「保镳」。
《漢語大詞典》:刺枪弄棒(刺槍弄棒)
指练习武艺。 元 张国宾《薛仁贵》楔子:“俺那孩儿 薛驴哥 ,不肯做这庄农的生活,每日则是刺枪弄榛,习什么武艺。” 元 无名氏 《独角牛》第一折:“哥哥,你这等刺枪弄棒,争交赌筹,每日出来瞒着父亲,你可怎生支持也。”《水浒传》第二回:“ 东京 开封府 汴梁 宣武军 ,有一个浮浪破落户子弟,姓 高 ,排行第二,自小不成家业,只好刺枪使棒,最是踢得好脚气毬。”亦作“ 刺枪使棒 ”。《水浒传》第二回:“这人吹弹歌舞,刺枪使棒,相扑顽耍,亦胡乱学诗书词赋。”
《國語辭典》:十八般武艺(十八般武藝)  拼音:shí bā bān wǔ yì
1.中国旧有十八种兵器的武艺。相传为战国时孙膑、吴起所传。究竟是那十八种兵器,说法不一,一般的说法是指鎗、戟、棍、钺、叉、镋、钩、槊、环、刀、剑、拐、斧、鞭、锏、锤、棒、杵等。
2.比喻多种武艺或技能。元。杨梓《敬德不伏老》第一折:「凭著俺十八般武艺,定下了六十四处征尘,都是神乌马踏成了这唐社稷。」
《國語辭典》:善马熟人(善馬熟人)  拼音:shàn mǎ shóu rén
惯于征战的勇士和好马。元。高文秀《渑池会》第二折:「则今日点就百十骑人马,都轻弓短箭,善马熟人,便索赴渑池会。」《三国志平话。卷下》:「一日,武侯引三千军,轻弓短箭,善马熟人,军师素车一辆,令人骂司马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