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270,分85页显示  上一页  13  14  15  16  17  19  20  21  2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救正
从正
书正
除正
正立
正求
见正
正志
正奏
南正
裁正
肃正
正视
正赋
正后
《漢語大詞典》:救正
匡正;纠正。 宋 无名氏 儒林公议卷下:“事下中书, 夷简 乃贬 修 为 峡州 夷陵 令。时 王曾 同在相位,意甚不平,然不能救正,但令亲戚宽諭贬者而已。” 明 谢肇浙 《五杂俎·事部一》:“时当治平,则当陈润色之略;时值丧乱,则当先救正之方。”明史·周瑄传:“帝方任 门达 、 逯杲 ,数兴大狱, 瑄 委曲开諭,多所救正。” 鲁迅 《〈三闲集〉序言》:“因此译了一本 蒲力汗诺夫 的《艺术论》,以救正我--还因我而及于别人--的只信进化论的偏颇。”
分類:匡正纠正
《漢語大詞典》:从正(從正)
(1).趋从正道。易·随:“《象》曰‘官有渝’,从正‘吉’也。” 孔颖达 疏:“所执官守正,能随时渝变以见贞正,则往随从。” 唐 孔颖达 《毛诗正义序》:“作之者所以畅怀舒愤,闻之者足以塞违从正。”
(2).依从正体。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书证:“吾昔初看説文,蚩薄世字,从正则惧人不识,随俗则意嫌其非,略是不得下笔也。”
(3).遵循,修正。 明 唐顺之 《送陆训导序》:“昔者 孔子 患 郑 卫 之声乱於《雅》《颂》,乖剌无所从正,乃周流四方。”
《韵府拾遗 庚韵》:书正(书正)
袁桷诗阳和趋报社严凝俨书正
《漢語大詞典》:除正
授予正官。晋书·王猛载记:“ 坚 遣 猛 於六州之内听以便宜从事,简召英儁,以补 关 东守宰,授讫,言臺除正。”资治通鉴·晋简文帝咸安元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除为正官也。”
分類:除正授予
《漢語大詞典》:正立
端正地站立。礼记·曲礼上:“遭先生於道,趋而进,正立拱手。”论语·乡党:“车升,必正立,执绥。”《汉书·成帝纪赞》:“ 成帝 善修容仪,升车正立,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
《漢語大詞典》:正求
对正道的追求。荀子·解蔽:“岂不蔽于一曲而失正求也哉。”
分類:正道追求
《韵府拾遗 敬韵》:见正(见正)
诗序褰裳思见正也狂童恣行国人思大国之正已也
《漢語大詞典》:正志
(1).正确的思想。荀子·解蔽:“壹于道则正,以赞稽物则察;以正志行察论,则万物官矣。”
(2).正当的志向。汉武帝内传:“此子勤心已久,而不遇良师,遂欲毁其正志。” 元 袁裒 《求志赋》:“求正志之所藴兮,庶无忝於祖武。”
(3).端正志向。 宋 张载 《正蒙·三十》:“以 孔子 之圣而下学於困,则其蒙难正志,圣德日躋,必有人所不及知而天独知之者矣。”
《漢語大詞典》:正奏
古代科举考试中选而正式奏请朝廷批准。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三:“状元之目始自辟召,而本朝科举,取士之法合以省试正奏第一名当之。”宋史·选举志二:“是岁,始定依 汴京 旧制,正奏及特恩分两日唱名。”续资治通鉴·宋哲宗元祐三年:“经明行修进士及该特奏而预正奏者,定著於令,遂升一甲。”
《漢語大詞典》:南正
上古时官名。国语·楚语下:“ 顓頊 受之,乃命南正 重 司天以属神;命火正 黎 司地以属民。” 韦昭 注:“南,阳位。正,长也。司,主也。属,会也。所以会羣神,使各有分序,不相干乱也。”晋书·律历志中:“洎于 少昊 则凤鸟司历, 顓頊 则南正司天。” 北周 庾信 《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序:“我大 周 之创业也,南正司天,北正司地。”
分類:官名
《漢語大詞典》:裁正
(1).裁断订正。《宋书·礼志二》:“太常统寺,曾不研却,所谓同乎失者,亦未得之。宜加裁正,弘明国典。”北齐书·裴谳之传:“ 昭帝 梓宫将还 鄴 ,转仪曹郎。尤悉歷代故事、仪注,丧礼皆能裁正。”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八:“ 南都 之事,有一至大而且要者,尚未裁正。”
(2).制止。新唐书·陆长源传:“ 晋 有所偷弛, 长源 輒裁正之。” 明 王世贞 觚不觚录:“于是言官申明其事……因通行天下裁正,而腰玉与犀金之徒如故也。”
(3).犹教正。 宋 叶适 《沈元诚墓志铭》:“ 瑞安 称多士,君独为前辈宿老,慰宠后进,有所裁正,无不服从。” 清 曾国藩 《复吴南屏书》:“浅谬之见,惟希裁正。”
《漢語大詞典》:肃正(肅正)
(1).犹端正。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省事:“微染风尘,便乖肃正;坑穽殊深,疮痏未復。”
(2).整饬,使端正。 宋 曾巩 《知制诰授中司制》:“某志行清夷,材资敏达,更践内外,试用惟允,论思禁掖,肃正朝端。”
《國語辭典》:正视(正視)  拼音:zhèng shì
1.眼睛向前直视。《左传。定公五年》:「叶公诸梁之弟后臧从其母于吴,不待而归。叶公终不正视。」宋。苏轼 陈公弼传:「浮屠有海印国师者,交通权贵人,肆为奸利,人莫敢正视。」
2.不逃避敷衍,以认真、严肃的态度对待。如:「我们要正视公共卫生的问题,避免疾病的传染。」
《漢語大詞典》:正赋(正賦)
主要的赋税。指地丁税。 明 沈榜 《宛署杂记·繇赋》:“赋分二等:曰正赋,即起运存留正供,每年候府奉部札,酌岁所急,多寡微有差。”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钱穀·催征》:“田之所税为粮,人之所供为丁,统正赋之名,曰:地丁。” 清 顾炎武 《钱粮论下》:“薄於正赋而厚於杂赋。正赋,耳目之所先也;杂赋,其所后也。”
《漢語大詞典》:正后
古代帝王嫡妻之称。史记·外戚世家:“ 汉 兴, 吕娥姁 ( 吕雉 )为 高祖 正后,男为太子。” 晋 程咸 《王昌前母服议》:“昔 舜 不告而娶,婚礼盖闕,传记以二妃夫人称之,明不足立正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