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仗正
坚守正道。北史·崔光等传论:“ 光韶 居雅仗正,有国士之风矣。” 唐 刘知几 史通·直书:“至若 齐 史之书 崔 弑, 马迁 之述 汉 非, 韦昭 仗正於 吴 朝, 崔浩 犯讳於 魏国 ,或身膏斧鉞,取笑当时;或书填坑窖,无闻后代。”
《漢語大詞典》:死直
为正道而死。《楚辞·离骚》:“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朱熹 集注:“盖寧伏清白而死於直道。”
分類:正道
《漢語大詞典》:邪主
背离正道的君主。 汉 东方朔 《非有先生论》:“深言直諫,上以拂人主之邪,下以损百姓之害,则忤於邪主之心,歷於衰世之法。”
《漢語大詞典》:十魔
佛教语。谓扰乱身心、障碍正道、损害慧命的十种邪恶之事。即蕴魔、烦恼魔、业魔、心魔、死魔、天魔、善根魔、三昧魔、善知识魔及菩提法智魔。 宋 范成大 《舫斋信笔》诗:“三昧未得力,十魔方现前。”
《漢語大詞典》:诡合(詭合)
不以正道而投合。 清 王夫之 《文学刘君昆映墓志铭》:“且夫今之所谓功名者,吾知之矣。其始也……随波以靡,拾残英,调鸟语,而唯恐其不肖。繇是而诡合矣,则以吮弱民,媚上官,赩然猎荣膴,孰不健羡之。”
分類:正道投合
《漢語大詞典》:摆正(擺正)
(1).摆放端正。 巴金 《雨》六:“ 方亚丹 的话说得非常有力,连 高志元 也摆正了他的方脸注意地听着。”
(2).走上正道。 沙汀 《丁跛公》:“ 跛公 忽而挣起身来,叫屈道:‘入的,旁人都摆正了!’……许多连他不如的人,在这扰乱的岁月中,都已经走上正路了,他们建筑起‘四水到堂’的新屋了。”
《漢語大詞典》:顽违(頑違)
愚妄而背离正道。 晋 陆机 《赠弟士龙诗》之三:“闕彼遗轨,则此顽违。”
《漢語大詞典》:私悖
邪曲而违反正道。《魏书·释老志》:“皆初假神教,以惑众心,终设姦誑,用逞私悖。”
《漢語大詞典》:横擢
谓不循正道晋升官职。《晋书·束晳传》:“若乃士以援登,进必待求,附势之党横擢,则林藪之彦不抽,丹墀步紈袴之童,东野遗白颠之叟。”
《國語辭典》:淫学(淫學)  拼音:yín xué
1.不合正道的学术。《吕氏春秋。审分览。知度》:「至治之世,其民不好空言虚辞,不好淫学流说,贤不肖各反其质。」清。谭嗣同《仁学》卷一:「多开考察淫学之馆,广布阐明淫理之书,使人人皆悉其所以然。」
2.研究性行为的知识。
《漢語大詞典》:淫网(淫網)
不合正道的法网。晋书·卫瓘张华传论:“ 卫瓘 抚 武帝 之牀, 张华 距 赵伦 之命……俱陷淫网,同嗟承剑,邦家殄瘁,不亦伤哉!”
《漢語大詞典》:有耻且格(有恥且格)
谓人有知耻之心,则能自我检点而归于正道。《论语·为政》:“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何晏 集解:“格,正也。” 邢昺 疏:“使民知有礼则安,失礼则耻,如此,则民有愧耻而不犯礼,且能自脩而归正也。” 清 魏源 《军储篇一》:“天下有重典而不为酷者,惩一儆百,辟以止辟是也;有最轻之典而人莫敢犯者,有耻且格是也。”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资政新篇》:“诸凡国法,治人身恶之既形者,制其滋蔓之多,必先教以天条,而后齐以国法,固非不教而杀矣,亦必有耻且格尔。”
《漢語大詞典》:杂反(雜反)
(1).不合正道。韩非子·显学:“愚诬之学,杂反之行,明主弗受也。” 陈奇猷 集释:“儒墨各派之行,是为杂行。与法相背之行,谓之反行。”
(2).相反。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材理:“不善接论者,説之以杂反;説之以杂反,则不入矣。” 刘昞 注:“彼意在狗,而説之以马,彼意大同,而説以小异。”
《國語辭典》:直道而行  拼音:zhí dào ér xíng
以公正无私的态度处事。《论语。卫灵公》:「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隋书。卷六二。梁毗传》:「毗既出宪司,复典京邑,直道而行,无所回避。」
《國語辭典》:枉道事人  拼音:wǎng dào shì rén
扭曲、违背正道以侍奉人。意谓不择手段的讨好人。《论语。微子》:「柳下惠为士师,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清。顾炎武《日知录。卷一○。不动心》:「凡人之动心与否,固在其加卿相行道之时也。枉道事人,曲学阿世,皆从此而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