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蝇粪点玉(蠅糞點玉)  拼音:yíng fèn diǎn yù
苍蝇的粪玷污美玉。语本唐。陈子昂 宴胡楚真禁所诗:「青蝇一相点,白璧遂成冤。」比喻奸邪害善。宋。陆佃《埤雅。卷一○。释虫。蝇》:「青蝇粪尤能败物,虽玉犹不免,所谓蝇粪点玉是也。」
《分类字锦》:贞正矫时(贞正矫时)
魏志管宁传注清俭足以激浊贞正足以矫时
分类:正直
《漢語大詞典》:贞神(貞神)
正直的神明;贞洁的神。 晋 李阐 《右光禄大夫西平靖侯颜府君碑》:“以为人神相与,何远之有?但患人心浇伪,自絶于神耳。苟能无以伪杂,贞神其舍诸?”太平广记卷六一引 前蜀 杜光庭 《集仙录·王妙想》:“始终如一,守道不邪,存念贞神,遵稟玄戒,汝亦至矣。” 清 沈懋良 《江南春梦庵笔记》载 太平军 《礼拜祝辞》:“讚美上帝为天圣父,讚美 耶穌 为救世主,讚美圣神封为神灵,讚美三位合一贞神。”
《國語辭典》:正视绳行(正視繩行)  拼音:zhèng shì shéng xíng
言行正直有原则。清。龚自珍〈送广西巡抚梁公序三〉:「公有矩德,以蕝其外,正视绳行,无间其里,必能正其人心矣。」
分類:言行正直
《分类字锦》:珠玑委地(珠玑委地)
后汉书钟离意传交阯太守张恢坐臧千金徵还伏法以资物簿入大司农诏颁赐群臣意得珠玑悉以委地而不拜赐帝怪而问其故对曰臣闻孔子忍渴于盗泉之水曾参回车于胜母之闾恶其名也此臧秽之宝诚不敢拜帝嗟叹曰清乎尚书之言乃更以库钱三十万赐意
分类:正直
《漢語大詞典》:真金不怕火来烧
比喻真理或立身、行事正直的人经得起实践检验,不怕任何非议
有诚便能有勇,所谓“真金不怕火来烧”。——郭沫若《相见以诚》
《國語辭典》:直言极谏(直言極諫)  拼音:zhí yán jí jiàn
以正直的言辞极力劝谏。《汉书。卷九。元帝纪》:「丞相、御史、中二千石举茂材异等直言极谏之士,朕将亲览焉。」宋。陆九渊 孝文大功数十论:「盖文帝以直言极谏求人。」
《漢語大詞典》:直言极谏科(直言極諫科)
唐 代科举常选之外有制科。制科不定期举行,由天子亲策,专用于网罗选用特殊人才。类似 汉 代的举贤良文学、孝廉方正。其中,以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最为常见, 宋 代沿之。 唐 白行简 《李娃传》:“遇大比,詔徵四方之雋,生应直言极諫科,策名第一,授 成都府 参军。” 宋 苏舜钦 《乞纳谏书》:“臣昨覩乙亥詔书,或越职言事……恐非本於宸衷。盖陛下即位以来,屡詔羣下,以求鯁直,故百僚皆得转对,又置诣匭,设直言极諫科,今詔书如此,是与前事相违。” 清 薛福成 《选举论中》:“窃尝观 汉 唐 宋 之世,自贤良方正以逮直言极諫等科,皆大臣有司荐之,天子试之,非常之人,往往而出。”参阅新唐书·选举志上宋史·选举志
《國語辭典》:直言正色  拼音:zhí yán zhèng sè
言语正直,表情严肃。《三国志。卷一一。魏书。国渊传》:「太祖辟为司空掾属,每于公朝论议,常直言正色,退无私焉。」《三国演义》第二二回:「直言正色,论不阿谄。」
《分类字锦》:直干百寻(直干百寻)
庾信周陇右总管长史赠少保豆卢公神道碑公资忠履孝蕴义怀仁直干百寻澄波千顷
分类:正直
《國語辭典》:直内方外(直內方外)  拼音:zhí nèi fāng wài
语本《易经。坤卦》〈文言〉曰:「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指内心诚明正直,行为端庄方正。三国魏。明帝〈赠谥徐宣诏〉:「宣体履至实,直内方外,历任三朝,公亮正色。」
《國語辭典》:直谅多闻(直諒多聞)  拼音:zhí liàng duō wén
好朋友当具有正直信实,见识渊博的条件。语本《论语。季氏》:「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后亦指人的个性正直诚信,见识渊博。《汉书。卷三六。楚元王刘交传。赞曰》:「岂非直谅多闻,古之益友矣。」
《分类字锦》:直气喷薄(直气喷薄)
杜甫 过郭代公故宅诗 及夫登衮冕,直气森喷薄。磊落见异人,岂伊常情度。
分类:正直
《國語辭典》:忠言逆耳  拼音:zhōng yán nì ěr
诚恳正直的规劝往往刺耳,而不易被人接受。《孔子家语。卷四。六本》:「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元史。卷一六八。许国祯传》:「召国祯入视,世祖曰:『不听汝言,果困斯疾。』对曰:『良药苦口既知之矣,忠言逆耳愿留意焉?』世祖大悦。」也作「逆耳忠言」。
《漢語大詞典》:危言高论(危言高論)
正直而不同凡响的言论。《汉书·息夫躬传》:“初, 躬 待詔,数危言高论,自恐遭害,著絶命辞。”梁书·王承传:“时有 魏郡 申英 好危言高论,以忤权右。”
《漢語大詞典》:危言核论
同“危言覈论”。正直而翔实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