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91,分27页显示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4  15  16  17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严直
直议
鲠峭
干实
践绳
博謇
方毅
谠谋
温直
良正
贞和
端俨
托正
直容
耿烈
《漢語大詞典》:严直(嚴直)
严肃正直。南史·王玄谟传:“时朝政多门, 玄謨 以严直不容,徙 青 冀 二州刺史,加都督。”
《漢語大詞典》:直议(直議)
(1).直率议论。韩非子·内储说上:“明主之问臣,一人知之,一人不知也。如是者,明主在上,羣臣直议於下。”
(2).正直的言词。 汉 贾谊 新书·辅佐:“大拂秉义立诚,以翼上志;直议正辞,以持上行;批天下之患,匡诸侯之过。”
《漢語大詞典》:鲠峭(鯁峭,骾峭)
刚正峭直,正直严峻。新唐书·卓行传赞:“ 德秀 ( 元德秀 )以德, 城 ( 阳城 )以鯁峭, 图 知命,其志凛凛与秋霜争严,真丈夫哉!” 宋 李心传 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建炎元年六月:“ 靖康 间号开言路,遇有议论鯁峭者輒加远窜,其实所以塞之也。” 宋 叶适 《故吏部侍郎刘公墓志铭》:“临事鯁峭,除民疾痛,刚果立发,必达其志而后已。”
骾峭:刚直严正。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贾奉雉:“ 贾 为人骾峭,不避权贵。”
《漢語大詞典》:干实(幹實)
(1).犹言正直诚实。 宋 文天祥 《集杜诗·缪朝宗序》:“﹝ 繆朝宗 ﹞精练干实,孜孜奉公。”
(2).指正直诚实的品质。 宋 文天祥 《集杜诗·诸幕客序》:“督府架阁 吴文焕 、督遣 林栋 等皆 闽 士,有干实,宣劳幕府。”
《漢語大詞典》:践绳(踐繩)
遵循法度规矩。比喻正直。吕氏春秋·知分:“践绳之节,四上之志,三 晋 之事,此天下之豪英。” 高诱 注:“践绳之节,正直也。”
《漢語大詞典》:博謇
谓知无不言,正直之极。《楚辞·离骚》:“汝何博謇而好修兮,纷独有此姱节。” 游国恩 纂义:“ 王夫之 曰:‘博,过其幅量之谓,犹言过也。’ 马其昶 曰:‘博謇,谓謇諤之甚。’”
分類:正直国恩
《漢語大詞典》:方毅
正直刚毅。新唐书·李景让传:“ 李景让 字 后己 ,赠太尉 憕 孙也。性方毅有守。” 宋 王明清 《熙丰日历》:“伏见本州路 凤翔府 寄居著作佐郎前崇文院校书郎 张载 ,学术精深,性资方毅。”
《漢語大詞典》:谠谋(讜謀)
正直的谋议。
分類:正直谋议
《漢語大詞典》:温直
态度温和,品性正直。语本书·皋陶谟:“扰而毅,直而温。” 孔 传:“行正直而气温和。”文选·马融〈长笛赋〉:“温直扰毅, 孔 孟 之方也。” 李善 注:“言正直而有温和也。” 明 方孝孺 《送嘉祥知县叶孔昭朝觐还任序》:“ 郑君 端方温直而长於。”
《漢語大詞典》:良正
善良正直。三国志·魏志·刘劭传:“性实之士服其平和良正,清静之人慕其玄虚退让。”
分類:善良正直
《漢語大詞典》:贞和(貞和)
正直平和。 三国 魏 曹植 《汉二祖优劣论》:“ 世祖 体乾灵之休德,稟贞和之纯精。” 赵幼文 注:“贞和,正直和平。” 唐 白居易 《驸马都尉郑何除右卫将军制》:“以贞和陶其性,以礼乐文其身。” 元 揭傒斯 《寄题冯掾东皋园亭》诗:“庶云保贞和,岁暮委周旋。”
分類:正直平和
《漢語大詞典》:端俨(端儼)
正直庄重。《宋书·颜延之传》:“方其克瞻,弥丧端儼;况遭非鄙,虑将丑折。”
分類:正直庄重
《漢語大詞典》:托正
假托正直。
分類:假托正直
《漢語大詞典》:直容
正直的仪容。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九徵:“夫仪动成容,各有态度:直容之动,矫矫行行;休容之动,业业蹌蹌;德容之动,顒顒卬卬。”
分類:正直仪容
《漢語大詞典》:耿烈
正直刚烈;光明炽热。 明 梅鼎祚 《玉合记·砥节》:“中怀耿烈,海山盟旧设。破镜难圆,破镜难圆,寳簪半折。” 郭沫若 《虎符》第五幕:“ 信陵公子 , 如姬夫人 ,耿烈呀太阳,皎洁呀太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