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歇息  拼音:xiē xī
1.休息。唐。白居易〈偶作〉诗二首之一:「战马春放归,农牛冬歇息。」《红楼梦》第四四回:「宝钗等歇息了一会,方来看贾母凤姐。」
2.睡觉。《水浒传》第二八回:「到晚,又是许多下饭,又请武松洗浴了,乘凉歇息。」《红楼梦》第一回:「至晚间,正待歇息之时,忽听一片声打的门响,许多人乱嚷,说本府太爷的差人来传人问话。」
《漢語大詞典》:歇息牌
表示正在休息,不接待宾客的告示牌。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中:“ 赵叔问 为天官侍郎,肥而喜睡,又厌宾客,在省还家,常掛歇息牌於门首。”
《國語辭典》:踟蹰(踟躕)  拼音:chí chú
1.徘徊不前的样子。《乐府诗集。卷二八。相和歌辞三。古辞。陌上桑》:「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文选。曹植。赠白马王彪诗》:「欲还绝无蹊,揽辔止踟蹰。」
2.相连接的样子。《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西厢踟蹰以閒宴,东序重深而奥秘。」
3.一种古代接漏刻水的盛器。《初学记。卷二五。器物部。漏刻》:「殷夔漏刻法曰:『为器三重,圆皆径尺,差立于水舆踟蹰之上,为金龙口吐水,转注入踟蹰经纬之中。』」
《漢語大詞典》:踟躇
见“ 踟蹰 ”。
《漢語大詞典》:憩休
歇息。 宋 苏轼 《雄州赐大辽贺正旦人使回程御筵口宣》:“跋履冰霜,憩休馆舍。”
分類:歇息
《漢語大詞典》:齂呬
歇息。语本尔雅·释诂下:“栖、迟、憩、休、苦……齂、呬,息也。” 清 钱谦益 《赵文毅公神道碑》:“数年来党局妯骚,自今幸少得齂呬矣。”
分類:歇息
《国语辞典》:庥息  拼音:xiū xí
歇息。也作「休息」。
分类:歇息
《漢語大詞典》:离亭(離亭)
古代建于离城稍远的道旁供人歇息的亭子。古人往往于此送别。 南朝 陈 阴铿 《江津送刘光录不及》诗:“泊处空餘鸟,离亭已散人。” 宋 徐昌图 《临江仙》词:“饮散离亭西去,浮生长恨飘蓬。” 清 吴伟业 《别丁飞涛兄弟》诗:“把君诗卷过扁舟,置酒离亭感旧游。”
《國語辭典》:稍息  拼音:shāo xí
一种军事或体操稍作休息的动作。双脚约与肩同宽,两手交置于背后腰间,为站立休息的姿势。
《國語辭典》:下处(下處)  拼音:xià chu
旅客寄宿的地方。《初刻拍案惊奇》卷六:「连忙跑到下处,将银十两封好了,急急赶到静乐院来。」《文明小史》第一四回:「兄弟三个,跟著先生上省赴考。搬好下处,这日上街玩耍。」
《漢語大詞典》:净室
亦作“净室”。 清静干净的房间。多指寺庙中供歇息的房间。《水浒传》第五三回:“ 公孙胜 留 戴宗 、 李逵 在浄室坐室,安排些素酒素食相待。”红楼梦第十五回:“ 凤姐 也便回至浄室歇息,老尼相伴。” 朱自清 《看花》:“东墙下有三间净室,最宜喝茶看花。”
《漢語大詞典》:栖集(棲集)
歇息,止息。 晋 潘岳 《西征赋》:“匪择木以栖集,尠林焚而鸟存。”世说新语·方正“ 罗君章 曾在人家” 刘孝标 注引《罗府君别传》:“ 含 自在官舍,有一白雀栖集堂宇。” 唐 杜甫 《别唐十五诫因寄礼部贾侍郎》诗:“未知栖集期,衰老强高歌。”
分類:歇息止息
《漢語大詞典》:憩止
歇息,休息。晋书·刘寔传:“ 寔 少贫窶,杖策徒行,每所憩止,不累主人。”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六年:“﹝ 黑闥 ﹞至城旁市中憩止, 德威 馈之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宦娘:“﹝ 温 ﹞客 晋 ,经由古寺,繫马门外,暂憩止。”
分類:歇息休息
《漢語大詞典》:闲休(閒休)
指辞退工作。谓歇息去。警世通言·万秀娘仇报山亭儿:“ 万员外 道:‘你一日只做偷我五十钱,十日五百,一箇月一贯五百,一年十八贯,十五来年,你偷了我二百七十贯钱。如今不欲送你去官司,你且閒休!’”
分類:辞退歇息
《漢語大詞典》:鹏息(鵬息)
庄子·逍遥游:“鹏之徙於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摶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后以“鹏息”比喻仕途受阻。 唐 刘禹锡 《酬李相公喜归乡国自巩县夜泛洛水见寄》诗:“鹏息风还起,凤归林正秋。”亦谓远游后暂时歇息。 明 归子慕 《癸巳冬寓杭州西湖寄世周》诗:“岳游抚拳石,鹏息叶底眠。”
《國語辭典》:爻闾(爻閭)  拼音:yáo lǘ
古代诸侯盟会时,张设布幕作为休息的地方。《逸周书。卷七。王会解》:「外台之四隅,张赤弈,为诸侯欲息者皆息焉,命之曰爻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