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骑著老虎过海(骑著老虎过海)  拼音:qí zhe lǎo hǔ guò hǎi
(歇后语)下不来。老虎凶猛,难以驾驭,而骑虎渡海不能半途下来。比喻无法下台。《儿女英雄传》第九回:「待要驳他,一时却驳不倒,无如此时,自己是骑著老虎过海,可真下不来了!」
《国语辞典》:三月里的桃花(三月里的桃花)  拼音:sān yuè lǐ de táo huā
(歇后语)谢了就算了。如:「对方既然表明不爱你,我看你就三月里的桃花──谢了就算了罢!」
《国语辞典》:十二点望太阳(十二点望太阳)  拼音:shí èr diǎn wàng tài yáng
(歇后语)难看死了。十二点,日正当中,望之刺眼,所以「难看」。如:「这件衣服好看?我看恰如十二点望太阳──难看死了!」
《国语辞典》:棉花店里歇工(棉花店里歇工)  拼音:mián huā diàn lǐ xiē gōng
(歇后语)不谈了。如:「既然你这样子不讲理,我和你只好棉花店里歇工──不谈了。」
分类:歇后语
《国语辞典》:摸著石头过河(摸著石头过河)  拼音:mō zhe shí tóu guò hé
(歇后语)走一步算一步。比喻无力改变事实现状,只能听任事情自由发展。如:「事到如今,只好摸著石头过河──走一步算一步。」
《国语辞典》:磨砖砌的喉咙(磨砖砌的喉咙)  拼音:mó zhuān qì de hóu lóng
(歇后语)又光又溜。磨砖,一种表面光滑的砖块。全句比喻人吃饭速度很快,一吞即下。《西游记》第四七回:「那小的们,又端了碗,盛一碗递与八戒。呆子幌一幌,又丢下口去就了了。众僮仆见了道:『爷爷呀!你是磨砖砌的喉咙,著实又光又溜。』」
《国语辞典》:没脑袋的苍蝇(没脑袋的苍蝇)  拼音:méi nǎo dài de cāng ying
(歇后语)做事没有头绪。如:「他做事从不先计划好,就像没脑袋的苍蝇一样,到处瞎撞。」
《国语辞典》:媒人婆迷了路  拼音:méi ren pó mí le lù
(歇后语)没得说。媒人是说媒的,找不著路,就找不到说媒的对象,所以是没得说。《金瓶梅》第二八回:「寻了一遍儿回来,春梅骂道:『奴才!你媒人婆迷了路──没的说了。王妈妈卖了磨,推不的了!』」
《国语辞典》:媒人婆拾马粪(媒人婆拾马粪)  拼音:méi ren pó shí mǎ fèn
(歇后语)比喻越发越晒。形容别人越著急,自己则越高兴。《金瓶梅》第三五回:「你若心疼,再拿两碟子来,我媒人婆拾马粪──越发越晒。」
《国语辞典》:屁股里吃人参(屁股里吃人参)  拼音:pì gu lǐ chī rén shēn
(歇后语)后补。《续孽海花》第四九回:「因为老朋友,总原谅个,所以脱略到实梗样式,只好将来屁股里吃人参──后补个哉!」
分类:歇后语
《国语辞典》:潘金莲的竹竿(潘金莲的竹竿)  拼音:pān jīn lián de zhú gān
(歇后语)招祸的根源。小说《金瓶梅》中潘金莲为武大郎妻,不守妇道,因打落撑帘子的竹竿而认识西门庆,以致发生许多淫恶的事,故以此借指祸事的原由。
《国语辞典》:胡萝卜就烧酒(胡萝卜就烧酒)  拼音:hú luó bo jiù shāo jiǔ
(歇后语)乾脆。胡萝卜吃起来很脆,烧酒喝下肚容易口乾舌燥。比喻做事乾净俐落,不拖泥带水。《儿女英雄传》第一九回:「这正是件迅雷不及掩耳的事情。说句外话,叫作『胡萝卜就烧酒,仗个乾脆』。」
《国语辞典》:党太尉吃匾食  拼音:dǎng tài wèi chī biǎn shi
(歇后语)学样儿。党进,官居太尉,为人鲁直。后人遂戏称党太尉吃匾食为学样儿。《金瓶梅》第四一回:「我知道他和我两个殴气,党太尉吃匾食,他也学人照样儿欺负我!」
《国语辞典》:大年夜吃饺子(大年夜吃饺子)  拼音:dà nián yè chī jiǎo zi
(歇后语)没外人。大年夜全家团圆一起吃饺子,全是自家人。如:「俗话说:『大年夜吃饺子──没外人。』你去凑什么热闹!」
《国语辞典》:戴著斗笠亲嘴(戴著斗笠亲嘴)  拼音:dài zhe dǒu lì qīn zuǐ
(歇后语)差著一个帽子。比喻有很大的距离。《儒林外史》第一四回:「我说二三百银,你就说二三十两,戴著斗笠亲嘴──差著一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