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棺材出了讨挽歌郎钱(棺材出了讨挽歌郎钱)  拼音:guān cai chū liǎo tǎo wǎn gē láng qián
(歇后语)太迟了。挽歌郎,专替出殡人家沿路唱挽歌的人。「棺材出了讨挽歌郎钱」指棺木都已经出殡下葬了,才去索讨唱挽歌的钱。比喻事后才提出要求,已经来不及了。《水浒传》第二四回:「王婆道:『眼望旌节至,专等好消息。不要叫老身棺材出了讨挽歌郎钱。』」
《国语辞典》:黄鹰抓住了鹞子的脚(黄鹰抓住了鹞子的脚)  拼音:huáng yīng zhuā zhù le yào zi de jiǎo
(歇后语)扣了环了。鹞子也是鹰的一种,体形稍小。鹰和鹞子的脚互相抓住,正好像铁环一样互相紧扣在一起。比喻两人十分亲密而不肯分离。《红楼梦》第三○回:「我及至到那里要说合,谁知两个人倒在一处对赔不是了,对笑对诉,倒像黄鹰抓住了鹞子的脚,两个人都扣了环了,那里还要人去说合。」
《国语辞典》:险道神撞著寿星老儿(险道神撞著寿星老儿)  拼音:xiǎn dào shén zhuàng zháo shòu xīng lǎo ér
(歇后语)你也休说我长,我也休嫌你短。险道神,身长丈馀。寿星老儿,体型矮小。全句比喻彼此半斤八两,谁也没有胜过谁。《崇祯本金瓶梅》第四一回:「嫌人家是房里养的,谁家是房外养的?就是乔家这孩子,也是房里生的,正是险道神撞著寿星老儿──你也休说我长,我也休嫌你短!」
分类:歇后语
《国语辞典》:踏小板凳儿糊险道神(踏小板凳儿糊险道神)  拼音:tà xiǎo bǎn dèng ér hú xiǎn dào shén
(歇后语)还差一帽头子。险道神即周礼之方相氏,为葬礼时走在行列之前的开路神君,形相高大。踏著小板凳儿来糊高大的险道神神象,依旧糊不到头。后用以比喻不够、不足。《金瓶梅》第三○回:「若是八月里孩儿,还有咱家些影儿。若是六月的,踏小板凳儿糊险道神,还差著一帽头子哩!」
《国语辞典》:老和尚看嫁妆(老和尚看嫁妆)  拼音:lǎo hé shàng kàn jià zhuang
(歇后语)下辈子再说。如:「这事我看是老和尚看嫁妆──下辈子再说了。」
《国语辞典》:老虎挂念佛珠(老虎挂念佛珠)  拼音:lǎo hǔ guà niàn fó zhū
(歇后语)假慈悲。老虎是凶狠的动物,挂上象徵慈悲的佛珠。比喻人为达目的,而装出慈悲、善良的伪象。如:「你中风了,他还对你这么好,其实是老虎挂念佛珠──假慈悲,想著你的财产罢了!」
《国语辞典》:老虎嘴上拔毛  拼音:lǎo hǔ zuǐ shàng bá máo
(歇后语)好大的胆。必须有很大的胆量才敢在凶猛的老虎嘴上拔毛。如:「少不经事的人才敢在老虎嘴上拔毛,不考虑后果。」
《国语辞典》:老虎嘴里拔牙(老虎嘴里拔牙)  拼音:lǎo hǔ zuǐ lǐ bá yá
(歇后语)自找死路。老虎是凶猛的动物,拔虎牙无非是自寻死路。比喻招惹是非触犯强者,或到险恶之地进行活动。如:「你找他报仇,简直是老虎嘴里拔牙──自找死路!」
《国语辞典》:麻子不叫麻子  拼音:má zi bù jiào má zi
(歇后语)坑人。意谓脸上有坑洞的人。为骗人、陷害人的双关语。如:「这种便宜的货色居然要价那么高,真是麻子不叫麻子──坑人。」
《国语辞典》:马尾儿穿豆腐(马尾儿穿豆腐)  拼音:mǎ wěi ér chuān dòu fu
(歇后语)提不起。因为马尾巴和马颈上的毛,是无法提起豆腐的。比喻一个人意志薄弱,依赖性强。如:「人家说东,你就东;人家说西,你就西,难怪别人说你是马尾儿穿豆腐──提不起。」也作「马尾中鬃豆腐」。
《国语辞典》:马尾中鬃豆腐(马尾中鬃豆腐)  拼音:mǎ wěi zhōng zōng dòu fu
(歇后语)提不起。因为马尾巴和马颈上的毛,是无法提起豆腐的,比喻一个人意志薄弱,依赖性强。如:「什么事都要别人替你拿主意,你真是马尾中鬃豆腐──提不起喔!」也作「马尾儿穿豆腐」。
《国语辞典》:黄连树下弹琴(黄连树下弹琴)  拼音:huáng lián shù xià tán qín
(歇后语)苦中取乐。黄连味道极苦,故比喻人在困境中寻得快乐。《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兰孙得了这个消息,算是黄连树下弹琴──苦中取乐。」
《国语辞典》:茅厕里的石头(茅厕里的石头)  拼音:máo si lǐ de shí tou
(歇后语)又臭又硬。意谓茅厕里的石头很臭且质地又硬,就像一个人固执不通的脾气。《醒世姻缘传》第一九回:「莫说一个晁大舍,就是十个晁大舍,当真怕他强奸了不成?谁想这样邪皮物件,就如那茅厕里的石头一般,又臭又硬,见了晁大舍,故意躲藏不迭。」
《国语辞典》:热锅头上洒水(热锅头上洒水)  拼音:rè guō tóu shàng sǎ shuǐ
(歇后语)无济于事。在火热的锅上洒水,马上就蒸发了,表示对事情没有任何帮助。《醒世恒言。卷三七。杜子春三入长安》:「怎当得子春这个大手段,就是热锅头上洒著一点水,济得甚事!」
《国语辞典》:旗杆上绑鸡毛(旗杆上绑鸡毛)  拼音:qí gān shàng bǎng jī máo
(歇后语)好大掸子。掸音谐「胆」。比喻胆大包天。如:「有些年轻人喜欢蛇行骑车,真是旗杆上绑鸡毛──好大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