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胡里胡涂(胡裡胡塗)  拼音:hú li hú tú
形容人行事极为迷糊或不明道理。如:「该振作起来了,难道你真的想就这样胡里胡涂的过一生?」也作「糊里糊涂」。
《漢語大詞典》:囫囵半片(囫圇半片)
印象模糊,不完整。 毕方 锺涛 《千重浪》第十章三:“﹝ 邢连成 ﹞这才囫囵半片地听出点意思。”
《國語辭典》:花腊搽(花臘搽)  拼音:huā là chá
形容眼花撩乱,看物不清。元。无名氏《村乐堂》第三折:「则被这金晃的我眼睛儿花腊搽,諕的我这手脚儿软剌答。」
分類:昏花模糊
《漢語大詞典》:浑浑沌沌(渾渾沌沌)
(1).旧指天地开辟前元气未分、模糊一团的状态。吕氏春秋·大乐:“阴阳变化,一上一下;合则成章,浑浑沌沌。”
(2).混杂、不分明貌。孙子·势:“纷纷紜紜,鬪乱而不可乱也;浑浑沌沌,形圆而不可败也。”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一章第三节:“这绝对的东西,就是所谓‘道’,所谓‘一’。一切都笼罩在里面,分什么彼此,分什么是非?浑浑沌沌,各任自然。” 宋家玲 等《神秒的古道》:“那风,挟持着砾石、沙土,把地面搅得浑浑沌沌,似 黄河 决口,翻着巨浪。”
(3).糊涂无知貌。庄子·在宥:“浑浑沌沌,终身不离。” 郭象 注:“浑沌无知而任其自復,乃能终身不离其本。” 田汉 《暴风雨中的七个女性》第三场:“在 湖南 念书的时候,我还是浑浑沌沌的,不太晓得事情。”
(4).形容迷糊,不清醒。 欧阳山 《苦斗》五八:“她才浑浑沌沌地睡过去了。” 柯岩 《奇异的书简·追赶太阳的人》:“还有人什么也没带去,什么也没留下,走着浑浑沌沌的路,度过了空虚的一生。”
《國語辭典》:浑浑噩噩(渾渾噩噩)  拼音:hún hún è è
1.浑浑,浑厚质朴的样子;噩噩,严肃正大的样子。后连用意为淳朴。语本汉。扬雄《法言。问神》:「虞夏之书浑浑尔,商书灏灏尔,周书噩噩尔。」清。郑燮〈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三书〉:「而春秋已前,皆若浑浑噩噩,荡荡平平。」
2.迷糊不知事理。如:「过去几年我都过得浑浑噩噩,浪费了不少宝贵的光阴。」
《國語辭典》:昏钞(昏鈔)  拼音:hūn chāo
破旧的纸币。元。刘时中〈端正好。众生灵套〉:「卖面处两般装,昏钞早先除了四两。」《明史。卷八一。食货志五》:「以钞用久昏烂,立倒钞法,令所在置行用库,许军民商贾以昏钞纳库易新钞。」
《漢語大詞典》:昏坎
犹昏花,模糊。 清 包世臣 艺舟双楫·自跋真草录右军廿六帖:“又自珍正书已甚,每以行草应求。及目光昏坎,正书盈百,非返视数四不成。十数年来,几於絶笔。”
分類:昏花模糊
《漢語大詞典》:昏烂(昏爛)
指文字等模糊破损。《元典章·户部六·昏钞》:“字贯俱各昏烂,不堪辨认。”
《國語辭典》:混混沌沌  拼音:hùn hùn dùn dùn
1.迷迷糊糊而不清醒的样子。《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三回:「长大起来,仍然是不知稼穑艰难,混混沌沌的过日子。」
2.模糊而不分明。《老残游记》第七回:「揭起门帘来,只见天地一色,那雪下的混混沌沌价白,觉得照的眼睛发胀似的。」
《國語辭典》:黑糊糊  拼音:hēi hū hū
1.黑色。如:「他在矿坑工作,常常把自己弄得全身黑糊糊的。」
2.昏暗模糊不清的样子。如:「晚上森林中常有黑糊糊的一片树影,只要定睛细看,就不会吓著了。」也作「黑忽忽」、「黑乎乎」。
《漢語大詞典》:剥漶
受侵蚀而模糊不清。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卷三:“有云 太仓 王宫詹 藏 宋 搨《十三行》,一字无损。然与玉版对观,无少差,信为玉版未损时之拓也。何由落水,以致剥漶,或造物忌之邪?”
《漢語大詞典》:白蒙蒙
形容一片模糊的白色。 刘半农 《晓》诗:“太阳的光线,一丝丝透出来,照见一片平原,罩着层白蒙蒙的薄雾。” 郭沫若 《北伐途次》二十:“ 武昌 城远远地在阳炎中横陈着,脚根是看不见的,白蒙蒙地好像是一座蜃气楼。”
分類:模糊白色
《国语辞典》:白内障(白内障)  拼音:bái nèi zhàng
病名。眼睛的水晶体因老化、外伤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模糊、不透明现象。因外观呈白色,故称为「白内障」。
《漢語大詞典》:傍僾
模糊、朦胧之状。《礼记·中庸》“使天下之人,齐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 汉 郑玄 注:“洋洋,人想思其傍僾之貌。”
分類:模糊朦胧
《漢語大詞典》:薄暗
犹昏暗。指光线微弱,视物模糊不清。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女吊》:“假使半夜之后,在薄暗中,远处隐约着一位这样的粉面朱唇,就是现在的我,也许会跑过去看看的。” 茅盾 《子夜》四:“他顾不得儿子,转身就往里面跑,薄暗中却又劈头撞着了一个人。” 沙汀 《磁力》:“他退向自己的小屋里去,在薄暗中彳亍着,感到一种强烈的憎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