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皮松骨痒(皮松骨痒)  拼音:pí sōng gǔ yǎng
形容人得意忘形,露出轻狂或不端庄的模样。《喻世明言。卷二七。金玉奴棒打薄情郎》:「一般用金花䌽币为纳聘之仪,选了吉期,皮松骨痒,整备做转运使的女婿。」也作「皮风骚痒」。
《国语辞典》:皮风骚痒(皮风骚痒)  拼音:pí fēng sāo yǎng
形容人得意忘形,露出轻狂或不端庄的模样。《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小道人少年心性,见说有些口风儿,便一团高兴,皮风骚痒起来。」也作「皮松骨痒」。
《国语辞典》:瞵视昂藏(瞵视昂藏)  拼音:lín shì áng cáng
形容左顾右盼,神采不可一世的模样。如:「自从考试意外落榜后,他原本瞵视昂藏的神气再也找不到了。」
分类:神采模样
《国语辞典》:临风顾盼(临风顾盼)  拼音:lín fēng gù pàn
迎著风左顾右盼。形容志得意满,神采飞扬的模样。如:「鸟儿在枝头上临风顾盼,真是神气极了!」
《国语辞典》:搔耳抓腮  拼音:sāo ěr zhuā sāi
形容焦急烦躁的模样。《文明小史》第四回:「两个洋人也是急得搔耳抓腮,走头无路。」
《国语辞典》:搔首抓耳  拼音:sāo shǒu zhuā ěr
形容人想不出办法,焦急烦躁的模样。《官场现形记》第四一回:「王柏臣那面也晓得了,急得搔首抓耳,坐立不安。」也作「搔头摸耳」。
《国语辞典》:汗出如雨  拼音:hàn chū rú yǔ
汗水流出像下雨般地多。形容紧张或惊吓的模样。如:「得奖名单公布前,他紧张得汗出如雨。」
《国语辞典》:汗出如浆(汗出如浆)  拼音:hàn chū rú jiāng
流出的汗水像水浆一样多。形容惊恐的模样。如:「他吓得汗出如浆,不知所措。」
《国语辞典》:黎丘丈人  拼音:lí qiū zhàng rén
黎丘乡有奇鬼,常假扮人家子侄的模样害人。有一丈人误识自己的儿子为鬼所假扮的,竟把他杀了。见《吕氏春秋。慎行论。疑似》。后遂把迷惑于假象,不察真相而陷入错误的人称为「黎丘丈人」。
《国语辞典》:借酒三分醉  拼音:jiè jiǔ sān fēn zuì
借喝了酒,装出醉酒的模样,故意撒酒疯。如:「他不过是借酒三分醉,故意逞威风罢了。」
《国语辞典》:搔首不知痒处(搔首不知痒处)  拼音:sāo shǒu bù zhī yǎng chù
形容人惶急无主,手足无措的模样。《贯华堂古本水浒传》第三八回:「宋江听罢,搔首不知痒处,只叫得苦。」也作「挠首不知痒处」。
《国语辞典》:有模有样(有模有样)  拼音:yǒu mó yǒu yàng
1.煞有介事。形容架势十足的样子。如:「这群白发苍苍的爷爷、奶奶唱起英文歌来,可是字正腔圆,有模有样。」《定情人》第四回:「据大相公说来,只觉有模有样;若据我彩云看来,终是无影无形。不过是胡思乱想,怎当得实事?」
2.模样不差。如:「那个人经过一番打扮,看起来有模有样,判若二人。」
《国语辞典》:瘪嘴子(瘪嘴子)  拼音:biě zuǐ zi
形容嘴里没有牙齿的皱瘪模样。如:「瘪嘴子吃饭很辛苦,您还是早点去装假牙吧!」
分类:牙齿模样
《国语辞典》:怪样子(怪样子)  拼音:guài yàng zi
奇怪特殊的模样。如:「大家都打扮得一副怪样子去参加化装舞会。」
《国语辞典》:姑娘气(姑娘气)  拼音:gū niáng qì
年轻女子羞怯娇柔的模样。《儒林外史》第三一回:「慎卿虽是雅人,我还嫌他有带著些姑娘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