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镜槛(鏡檻)
(1).镜台。 唐 李商隐 《镜槛》诗:“镜槛芙蓉入,香臺翡翠过。”《花月痕》第四一回:“药炉薰骨眉偏嫵,镜槛留春梦不虚。”
(2).水边栏杆。随园诗话卷四引 清 储国钧 诗:“银筝度曲徐牵舫,镜槛悬灯不隔纱。” 清 龚自珍 《鹊桥仙·秦淮有访》词:“香消茶熟等多时,才镜槛迴廊一瞥。”
《漢語大詞典》:画槛(畫檻)
犹画栏。《醒世恒言·卢太学诗酒傲王侯》:“朱栏画槛相掩映,湘帘綉幙两交辉。”
《漢語大詞典》:阑槛(闌檻)
栏杆。说文·木部:“楯,阑槛也。” 段玉裁 注:“阑槛者,谓凡遮阑之槛,今之阑干是也。” 宋 欧阳修 《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词:“ 平山 阑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
分類:栏杆
《國語辭典》:槛车(檻車)  拼音:jiàn jū
四周有栏槛,用来装载禽兽或囚犯的车子。汉。扬雄〈长杨赋。序〉:「张罗网罝罘,捕熊罴豪猪、虎豹狖玃、狐兔麋鹿,载以槛车,输长杨射熊馆。」《聊斋志异。卷一○。席方平》:「少顷,槛车有囚人出,则冥王及郡司、城隍也。」
《漢語大詞典》:危槛(危檻)
危栏。 宋 叶梦得 《水调歌头·濠州观鱼台作》词:“危槛对千里,落日照晴空。” 宋 叶梦得 《念奴娇·中秋燕客有怀壬午岁吴江长桥》词:“縹緲高城风露爽,独倚危槛重临。”
《漢語大詞典》:玉槛(玉檻)
(1).玉石栏干。山海经·海内西经:“ 崑崙 之墟,方八百里……面有九井,以玉为槛。”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上:“ 吴王 於宫中作 海灵馆 、 馆娃阁 ,铜沟玉槛。”
(2).泛指华美的栏干。 唐 罗邺 《鹦鹉咏》:“玉槛瑶轩在所依,东风休忆岭头归。” 明 沈鲸《双珠记·遇淫持正》:“只见那石甃一泓清,晃然玉槛玲瓏映。”
《漢語大詞典》:雕槛(雕檻)
犹雕栏。 宋 王沂孙 《长亭怨·重过中庵故园》词:“天涯梦短,想忘了綺疏雕槛。”
《漢語大詞典》:丹槛(丹檻)
赤色的栏杆。 北魏 杨炫之 洛阳伽蓝记·景林寺:“ 景林寺 ,在 开阳门 内御道东。讲殿叠起,房廡连属,丹槛炫日,绣桷迎风,实为胜地。” 南朝 梁 任昉 《静思堂秋竹应诏》:“緑条发丹槛,翠叶映雕梁。” 唐 刘禹锡 《阙下待传点呈诸同舍》诗:“山色葱笼丹槛外,霞光泛灩翠松梢。”
分類:赤色栏杆
《骈字类编》:槛中(槛中)
开元天宝遗事杨国忠子弟每春至之时求名花异木植于槛中以板为底以木为轮使人牵之自转所至之处槛在目前而便即欢赏目之为移春槛
《漢語大詞典》:虚槛(虚檻)
栏杆。 三国 魏 吴质 《答东阿王书》:“伏虚槛於前殿,临曲池而行觴。” 晋 陆云 《登台赋》:“凭虚槛而远想兮,审歷命于斯堂。”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三:“ 平泉庄 在 洛城 三十里,卉木臺榭甚佳。有虚槛,引泉水,縈迴穿凿,像 巴峡 、 洞庭 十二峯九派。”
分類:栏杆
《漢語大詞典》:笼槛(籠檻)
拘囚禽兽之处。多指鸟笼。 晋 潘尼 《迎大驾》诗:“翔凤婴笼槛,騏驥见维縶。”南史·范云传:“ 云 曰:‘此政会吾心,今羽翮未备,不得不就笼槛,希足下善听之。’” 唐 白居易 《红鹦鹉》诗:“ 安南 远进红鸚鵡,色似桃花语似人,文章辩慧皆如此,笼槛何年出得身。”
《漢語大詞典》:攀槛(攀檻)
见“ 攀朱槛 ”。
《漢語大詞典》:攀朱槛(攀朱檻)
汉 槐里 令 朱云 上书 成帝 ,请赐剑斩佞臣 安昌侯 张禹 。 成帝 大怒,命斩 朱 。 朱云 被拉下殿时抗声不止,攀住殿槛不放,把槛柱也拉断了。经人说情, 朱云 得以不死。后来修槛时, 成帝 命令保留折槛的原样,以表彰 朱云 的直谏。事见汉书·朱云传。后以“攀朱槛”为直言进谏的典故。 清 蒲松龄 《过孙给谏芙蓉斋》诗:“圣明无待攀朱槛,痛哭应烦裂白麻。”亦省作“ 攀栏 ”、“ 攀槛 ”。 元 马致远 《汉宫秋》第二折:“你们乾请了皇家俸,着甚的分破帝王忧,那壁厢锁树的怕弯着手,这壁厢攀栏的怕攧破了头。” 清 黄遵宪 《京乱补述》诗之五:“裂麻要帝诺,攀槛碎臣头。”
《分类字锦》:风槛(风槛)
许浑 风槛夕云散,月轩寒露滋。
分类:栏槛
《漢語大詞典》:槛泉(檻泉)
滥泉。喷涌四流之泉。槛,通“ 滥 ”。《诗·大雅·瞻卬》:“觱沸槛泉,维其深矣。” 朱熹 集传:“槛泉,泉上出者。” 高亨 注:“槛,借为滥,泛滥也。泉水泛滥四流为滥泉。” 汉 王充 论衡·是应:“槛泉正出。正出,涌出也。沃泉悬出。悬出,下出也。”
分類:喷涌
《漢語大詞典》:槛阱(檻穽)
亦作“ 槛阱 ”。
(1).捕捉野兽的机具和陷坑。后汉书·宋均传:“郡多虎暴,数为民患,常募设槛穽而犹多伤害。” 李贤 注:“槛,为机以捕兽。穽谓穿地陷之。” 宋 李纲 《靖康传信录》卷二:“彼以孤军入重地,正犹虎豹自投於槛穽中。”《醒世恒言·大树坡义虎送亲》:“﹝ 勤自励 ﹞行至中途,地名 大树坡 ,见一黄斑老虎,误陷于槛穽之中。” 清 心青 《廿世纪女界文明灯弹词·茶会》:“如果一个女子,虽是十分文明,却只家庭中与男子相见,不能出外交游,仍是束缚其自由之权,与槛阱中牛马无异。”
(2).喻人世间的陷阱、牢笼。 宋 欧阳修 《别后奉寄圣俞二十五兄》:“自兹遭槛穽,一落谁引汲?” 宋 曾巩 《书阁》诗:“世路因仍忧槛穽,他乡衰暮傍风尘。”资治通鉴·后汉高祖乾祐元年:“今 延寿 方坠槛穽,吾何忍更害 匡赞 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