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枣槊(棗槊)
用枣木做杆的长矛。 前蜀 贯休 《观怀素草书歌》:“忽如 鄂公 喝住 单雄信 , 秦王 肩上搨著枣木槊。”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潘楼东街巷:“东曲首向北墙畔 单将军庙 ,乃 单雄信 墓也。上有枣树,世传乃枣槊发芽,生长成树。”宋史·呼延赞传:“ 赞 具装执鞬驰骑,挥铁鞭、枣槊,旋绕廷中数四。”
分類:枣木长矛
《骈字类编》:鞭槊
宋史呼延赞传雍熙四年求领边任召见令作武艺赞具装执鞬驰骑挥铁鞭枣槊旋绕廷中数四
《漢語大詞典》:斑丝槊(斑絲槊)
亦作“ 斑丝矟 ”。 柄上缠以杂色丝织品的长矛,一般长一丈八尺。南史·杜崱传:“﹝ 杜嶷 ﹞所佩明朱弓四石餘力,斑丝缠矟长二丈五。” 清 吴兆骞 《赠孔叟》诗:“絶域魂销白雁书,沙场力尽斑丝槊。”
《漢語大詞典》:犦槊
亦作“ 犦槊 ”。 古代仪仗之一种。刻有犦牛形,以示威武。 唐 杨巨源 《和田仆射子弟荣拜金吾》:“五侯恩泽不同年,叔姪朱门犦矟连。” 宋 庞元英 文昌杂录卷二:“礼官曰:‘犦矟,棒也。’以黄金涂末,执之以扈蹕……犦矟末刻牛,以黄金饰之。”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十二:“三岁则又合祭天地於南郊,备六引勘箭鸡竿肆眚,列八宝犦槊象引犒赏诸军,皆后世之制。” 宋 程大昌 演繁露·犦槊:“予按尔雅:‘犦牛,犎牛也。’此兽抵触百兽,无敢当者。故金吾仗刻犦牛於槊首,以碧油囊笼之……今金吾仗以犦槊为第一队,则是犦槊云者,刻犎牛於槊首也。”参阅文献通考·王礼十三
《骈字类编》:汉槊(汉槊)
唐 皎然 因游支硎寺寄邢端公 雍容持汉槊,肃穆卫周堂。
《骈字类编》:绿槊(绿槊)
宋史仪卫志仪锽斧二十三人绿槊七十五人
《高级汉语词典》:排槊
一手持盾一手持矛的兵士
《漢語大詞典》:排槊
一手持盾一手持矛的兵士。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三年:“ 屈突通 引大兵继至……斩首千餘级,获排矟兵六千。” 胡三省 注:“排矟,言执排执矟者也。”
分類:一手兵士
《分类字锦》:御槊(御槊)
魏书源怀传有告蠕蠕率十二万骑六道并进诏怀以本官加使持节侍中出㨿北蕃赐马一匹细铠一具御槊一枚怀乃于其庭跨鞍执槊跃马大呼曰气力虽衰尚得如此
《分类字锦》:拥刀备槊(拥刀备槊)
宋书礼志校猎之官著裤褶有带武冠者脱冠者上缨二品以上拥刀备槊麾幡三品以下带刀皆骑乘将领部曲
分类:蒐狩
《分类字锦》:应手去槊(应手去槊)
南史齐长沙威王晃传武帝尝幸钟山晃从驾以马槊刺道边枯蘖上令左右数人引之银缠皆卷聚而槊不出乃令晃复驰马拔之应手便去
分类:
《漢語大詞典》:槊血满袖(槊血滿袖)
谓奋槊进击,血染征袍。形容英勇战斗。 唐 刘知几 史通·模拟:“至 王劭 《齐志》,述 高季式 破敌於 韩陵 ,追奔逐北,而云‘夜半方归,槊血满袖。’夫不言奋槊深入,击刺甚多,而但称‘槊血满袖’,则闻者亦知其义矣。”
《分类字锦》:运槊生风(运槊生风)
元史小云石海涯传年十二三膂力绝人使健儿驱三恶马疾驰持槊立而待马至腾上之越二而跨三运槊生风观者辟易
分类:
《高级汉语词典》:槊毦
指槊上用羽毛所做的缨
《分类字锦》:长刃大槊(长刃大槊)
南史蔡道恭传出为司州刺史天监三年魏围司州道恭于城内作土山多作大槊长二丈五尺施长刃使壮士执以刺魏人魏军甚惮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