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82,分39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楚兰
楚老
楚竹
楚襄
痛楚
楚妃
楚相
楚大夫
楚语
楚吟
楚关
楚峡
楚丘
悲楚
楚梦
《漢語大詞典》:楚兰(楚蘭)
兰,香草名。古代男女都佩用,以祓除不祥。因盛产于 楚 地, 屈原 《楚辞》中又多所歌咏,故称。 唐 卢殷 《长安亲故》诗:“ 楚 兰不佩佩 吴 鉤,带酒城头别旧游。” 唐 杜牧 《将赴湖州留题亭菊》诗:“ 陶 菊手自种, 楚 兰心有期。”
《漢語大詞典》:楚老
(1).汉书·两龚传载, 王莽 篡 汉 , 龚胜 耻事二姓,坚不应 莽 征,绝食死,“有老父来弔,哭甚哀,既而曰:‘嗟虖!薰以香自烧,膏以明自销。 龚生 竟夭天年,非吾徒也。’遂趋而出,莫知其谁。”此老父隐居 彭城 ,后因称之“楚老”,列为八贤之一,常引为典。初学记卷十七引 晋 谢万 《八贤楚老颂》:“ 楚老 潜一,寂翫无为,含真内外,载戢羽仪。”世说新语·文学“ 谢万 作《八贤论》” 南朝 梁 刘孝标 注:“ 万 集载其叙四隐四显为八贤之论,谓 渔父 、 屈原 、 季主 、 贾谊 、 楚老 、 龚胜 、 孙登 、 嵇康 也。”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燕歌》远别,悲不自胜; 楚老 相逢,泣将何及!” 倪璠 注:“《徐州先贤传》:‘ 楚老 , 彭城 之隐人也。’…… 楚 老,谓 汉 世弔 龚胜 者也。”
(2).泛指 楚 地父老。 唐 李白 《赠徐安宜》诗:“ 白田 见 楚 老,歌咏 徐安宜 。” 王琦 注:“ 楚 老, 楚 地父老也。”
(3). 宋 王安石 自称。 宋 王安石 《定林寺》诗:“众木凛交覆,孤泉静横分。 楚 老一枝筇,於此傲人羣。” 宋 袁文 《瓮牖闲评》卷五:“ 王荆公 每自称 楚 老,初不见其用处,及观其作《定林》诗云:‘ 楚 老一枝筇,於此傲人羣。’又作《公闢枉道过访》诗云:‘旧事 齐 儿应共识,新篇 楚 老得先知。’方知此‘ 楚 老’,乃 荆公 自谓耳。”
《漢語大詞典》:楚竹
(1).指湘妃竹。也称斑竹。 唐 宋之问 《游陆浑南山自歇马岭到枫香林》诗:“ 楚 竹幽且深,半杂枫香林。” 宋 张孝祥 《浣溪沙·洧刘恭父别酒》词:“粉泪但能添 楚 竹,罗巾谁解繫 吴 舡,捧盃犹愿小留连。” 清 谭嗣同 《画兰》诗:“雁声吹梦下江皋, 楚 竹 湘 舲起暮涛。”
(2).借指 楚 竹制的管乐器。亦借指用其吹奏之曲。 唐 孟郊 《楚竹吟酬卢虔端公见和〈湘弦怨〉》:“握中有新声, 楚 竹人未闻。识音者谓谁?清夜吹赠君。” 宋 晏殊 《殢人娇》词:“ 楚 竹惊鸞, 秦 筝起雁。”
《漢語大詞典》:楚襄
(1).指 战国 时 楚襄王 。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谐隐:“ 楚襄 讌集,而 宋玉 赋《好色》。意在微讽,有足观者。”
(2). 楚 地 襄阳 。泛指 楚 地。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西湖主:“归过 洞庭 ,见一画舫…… 梁 目注舫中,见一少年丈夫,科头叠股其上;傍有二八姝丽,挼莎交摩。念必 楚 襄 贵官。”
分類:襄阳楚襄
《國語辭典》:痛楚  拼音:tòng chǔ
痛苦、苦楚。《后汉书。卷八一。独行传。陆续传》:「诸吏不堪痛楚,死者大半。」《三国演义》第六八回:「狱卒著力痛打,看左慈时,却齁齁熟睡,全无痛楚。」
《漢語大詞典》:楚妃
(1). 楚国 的王妃。所指因文而异。 唐 李白 《望夫石》诗:“有恨同 湘 女,无言类 楚 妃。” 王琦 注:“ 楚子 灭 息 ,以 息嬀 归,生 堵敖 及 成王 焉。未言, 楚 子问之,对曰:‘吾一妇人而事二夫,纵勿能死,其又奚言?’”此指 楚文王 夫人 息妫 。《文选·陆机〈吴趋行〉》:“ 楚 妃且勿叹, 齐 娥且莫謳。四座并清听,听我歌《吴趋》。” 李善 注:“ 楚 妃, 樊姬 。”此指 楚庄王 妃 樊妃 。
(2).《楚妃叹》的省称。文选·嵇康〈琴赋〉:“《王昭》《楚妃》《千里别鹤》,犹有一切,承问簉乏,亦有可观者焉。” 李周翰 注:“《王昭》《楚妃》《千里别鹤》,三者曲名也。”参见“ 楚妃叹 ”。
分類:王妃
《漢語大詞典》:楚妃叹(楚妃歎)
乐府吟叹曲之一。 晋 石崇 作辞。内容咏叹 春秋 时 楚庄王 贤妃 樊姬 谏 庄王 狩猎及进贤事。所咏之事见 汉 刘向 列女传·楚庄樊姬。参阅初学记卷十六引 晋 石崇 《〈楚妃叹〉序》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四·吟叹曲
《漢語大詞典》:楚相
史记·滑稽列传载, 楚 相 孙叔敖 死,其子贫困。 优孟 为 叔敖 衣冠见 楚王 。“ 庄王 大惊,以为 孙叔敖 復生也,欲以为相。 优孟 曰:‘请归与妇计之……妇言慎无为, 楚 相不足为也。如 孙叔敖 之为 楚 相,尽忠为廉以治 楚 , 楚王 得以霸。今死,其子无立锥之地,贫困负薪以自饮食。必如 孙叔敖 ,不如自杀。’”后用“楚相”櫽括此事,用为典实。 宋 苏轼 《送碧香酒与赵明叔教授》诗:“闻君有妇贤且廉,劝君慎勿为 楚 相。不羡紫驼分御食,自遣赤脚沽村酿。”
《漢語大詞典》:楚大夫
指 屈原 。因其曾为 楚国 三闾大夫,故称。 唐 杜甫 《地隅》诗:“丧乱 秦公子 ,悲凉 楚大夫 。” 唐 罗隐 《杜陵秋思》诗:“只闻斥逐 张公子 ,不觉悲同 楚大夫 。” 元 无名氏 《落梅风》曲:“ 陶元亮 , 楚大夫 ,醉和醒怎生做一处?”
分類:屈原
《漢語大詞典》:楚语(楚語)
楚 地的土语乡音。 宋 范成大 《贺乐丈先生南郭新居》诗:“飘飘万里道,芒鞵厌关河。风吹落下邑, 楚 语成 吴 歌。”
分類:土语乡音
《漢語大詞典》:楚吟
(1).指《楚辞》哀怨的歌吟。《文选·谢灵运〈登池上楼〉》诗:“祁祁伤 豳 歌,萋萋感 楚 吟。” 张铣 注:“《楚辞》曰:‘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言感伤此歌吟也。” 唐 李贺 《伤心行》:“咽咽学 楚 吟,病骨伤幽素。” 王琦 注:“学 楚 吟,学《楚辞》哀怨之吟。” 前蜀 韦庄 《咸阳怀古》诗:“莫怪 楚 吟偏断骨,野烟踪迹似 东周 。”
(2).泛指歌吟。 唐 栖白 《赠李溟秀才》诗:“明月上清汉,骚人动 楚 吟。” 明 袁宏道 《和穀字韵》:“水响风枝伴 楚 吟,浓烟淡月随 燕 玉。”
分類:歌吟哀怨
《漢語大詞典》:楚关(楚關)
楚国 关塞。泛指 楚 境。 南朝 宋 鲍照 《〈凌烟楼铭〉序》:“东临 吴 甸,西眺 楚 关。奔 江 永写,鳞岭相葺。” 唐 孟浩然 《早春润州送从弟还乡》诗:“兄弟游 吴国 ,庭闈恋 楚 关。” 唐 李白 《永王东巡歌》之十:“帝宠贤王入 楚 关,扫清 江 汉 始应还。”
分類:关塞
《漢語大詞典》:楚峡(楚峽)
楚 地峡谷。多指 巫峡 。 唐 孟浩然 《行出东山望汉川》诗:“猿声乱 楚 峡,人语带 巴 乡。” 清 张景嵩 《饯雁》诗:“离肠曲曲 湘 潭水,行色重重 楚 峡云。”
分類:峡谷巫峡
《漢語大詞典》:楚丘
(1).古地名。 春秋 戎州 己氏 之邑。春秋·隐公七年:“ 戎 伐 凡伯 于 楚丘 以归。” 杨伯峻 注:“ 楚丘 当为 戎州 己氏 之邑,地界 曹国 与 宋国 之间。据《一统志》, 楚丘城 在今 山东省 成武县 西南、 曹县 东南三十里。 杜 注以为 卫 地,误。”
(2).古地名。 春秋 卫 地。左传·闵公二年:“ 僖 之元年, 齐桓公 迁 邢 于 夷仪 ,封 卫 於 楚丘 。” 杨伯峻 注:“ 楚丘 , 卫 地,在今 河南省 滑县 东。”后用为迁移之典。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 江 南閭里间,士大夫或不学问,羞为鄙朴,道听涂説,强事饰辞……言食则‘餬口’,道钱则‘孔方’,问移则‘楚丘’,论婚则‘宴尔’。”
(3).复姓。 战国 齐 有 楚丘先生 。见 汉 刘向 新序·杂事五
《國語辭典》:悲楚  拼音:bēi chǔ
悲伤悽楚。如:「他一听到这样的消息,心中感到阵阵悲楚。」
分類:哀伤凄楚
《漢語大詞典》:楚梦(楚夢)
(1).指 楚国 云梦泽 。《文选·陆机〈齐讴行〉》:“ 孟诸 吞 楚梦 ,百二侔 秦 京。” 李善 注:“《子虚赋》曰:‘ 齐 浮 渤澥 ,游 孟诸 ,吞若 云梦 者八九。’” 南朝 陈 徐陵 《为护军长史王质移文》:“﹝ 华皎 ﹞遂乃治兵 楚梦 ,窃戴干戈,傍引西戎,共谋东夏。”
(2).本指 楚王 游 阳台 梦遇 巫山 神女事。后借指短暂的美梦。多指男女欢会。 唐 李白 《惜馀春赋》:“披 卫 情於 淇水 ,结 楚 梦於 阳云 。” 宋 贺铸 《侍香金童》词:“ 楚 梦方回,翠被寒如水。尚想见, 扬州 桃李。” 清 珠泉居士 《雪鸿小记》:“葳蕤自守, 楚 梦犹虚,余友 潘 子 研香 亟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