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骈字类编》:金椒
本草蔓椒生云中山谷及丘冢间采茎根煮酿酒一名金椒
《漢語大詞典》:椒华(椒華)
见“ 椒花 ”。
《漢語大詞典》:椒花
(1).亦作“ 椒华 ”。椒的花。 晋 王嘉 拾遗记·周灵王:“ 越 又有美女二人……贡於 吴 , 吴 处以椒华之房,贯细珠为帘幌。” 唐 李贺 《巫山高》诗:“古祠近月蟾桂寒,椒花坠红湿云间。” 王琦 汇解:“椒花坠红,即无人花自落之意…… 长吉 生长中原,身未入 蜀 , 蜀 地之椒,目所未睹,出於想像之间,故云耳。” 唐 白居易 《新丰折臂翁》诗:“闻道 云南 有 瀘水 ,椒花落时瘴烟起。”
(2). 晋 刘臻 妻 陈氏 曾于正月初一献《椒花颂》,后常用为春节之典。 北周 庾信 《正旦蒙赵王赉酒》诗:“柏叶随铭至,椒花逐颂来。” 唐 杜甫 《十二月一日》之一:“未将梅蕊惊愁眼,要取椒花媚远天。” 仇兆鳌 注:“春将至,故椒花欲颂。” 明 何景明 《除夕和以道怀弟之作》:“情知思棣萼,愁与对椒花。酒罢看参远,鐙寒望斗斜。”参见“ 椒花颂 ”。
《漢語大詞典》:椒墙(椒牆)
宫墙。以椒和泥涂之,故称。 元 马祖常 《贡仲章待制宠和次韵》:“宫云光影度椒墙,待制官高不是郎。”
《漢語大詞典》:海椒
方言。辣椒。 郭沫若 《宿楚雄》诗:“海椒户户红成串,多彩欣看百货駢。”《人民日报》1960.1.28:“走进院里,看见几个老人围着一堆海椒,一面摘海椒,一面哈笑连天的摆龙门阵。”
分類:方言辣椒
《漢語大詞典》:茅椒
用茅草做顶、椒泥涂壁的房屋。新唐书·隐逸传·武攸绪:“盘桓 龙门 、 少室 间,冬蔽茅椒,夏居石室。”资治通鉴·唐则天后万岁通天元年:“ 攸绪 遂优游巖壑,冬居茅椒,夏居石室,如一山林之士。”
《漢語大詞典》:椒口
椒实外壳的裂缝。 宋 周弼 《建宁浦城李频行祠》诗:“抽兰心,拆椒口,簸南箕,挹北斗,不假《竹枝》歌,何须《折杨柳》。”
《漢語大詞典》:榆椒
榆叶嫩芽。因形似椒,故称。 金 冯延登 《春雨》诗之二:“已见鹅黄匀柳麦,更看檀紫上榆椒。” 金 元好问 《官园探梅同康显之赋》诗:“柳麦榆椒寂寞边,儘饶梅事得春偏。”
分類:榆叶嫩芽
《國語辭典》:番椒  拼音:fān jiāo
茄科「辣椒」、「辣茄」的别名。参见「辣椒」条。
《國語辭典》:辣椒  拼音:là jiāo
植物名。茄科番椒属,一年生草本。茎高一公尺以内,叶卵状披针形、先端尖、有长柄。花单朵或二至三朵簇生叶腋,花冠五裂、白色。果实大多呈细长形,也有心脏形、灯笼形。品种有辛辣、甜味两种。辛辣品种的果实成熟时呈红色,可供调味或调理。富含维他命C及胡萝卜素。原产于南美。也称为「番椒」、「辣子」。
《漢語大詞典》:汉椒(漢椒)
蜀 椒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三·蜀椒
《漢語大詞典》:楜椒
同“ 胡椒 ”。 多年生藤本植物。
《漢語大詞典》:合口椒
俗以合口椒有毒,能杀人。见本草纲目·果四·蜀椒引 南朝 梁 陶弘景 《名医别录》。 唐 时以言官弹劾人,常致人以死地,故时人称御史为“合口椒”。太平广记卷二五五引 唐 韩琬 《御史台·贾言忠》:“ 唐 贾言忠 撰《监察本草》云:‘……里行及试员外者,为合口椒,最有毒。监察为开口椒,毒微歇。’” 宋 洪迈 容斋四笔·官称别名:“ 唐 人好以它名标榜官称……殿中为副端,又曰开口椒,监察为合口椒。”
分類:杀人
《漢語大詞典》:秉椒
《诗·陈风》中的《东门之枌》。因诗中有“貽我握椒”句,故称。 南朝 宋 鲍照 《拟〈青青陵上柏〉》诗:“舆童唱《秉椒》,櫂女歌《采莲》。”
《韵府拾遗 萧韵》:餐椒
魏志钟会传注会母见宠于繇繇为之黜其夫人卞太后以为言文帝诏繇复之繇恚愤将引鸩弗获餐椒致噤帝乃止
《韵府拾遗 萧韵》:持椒
养生要论十二月腊夜令人持椒卧井旁无与人言内椒井中除瘟病
《漢語大詞典》:橙椒
橙皮与椒类配合制成的调味佐料。 宋 陆游 《临别成都帐饮万里桥赠谭德称》诗:“喜看缕膾映盘箸,恨欠斫蟹加橙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