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椒泥
以花椒子拌和的泥。用以涂壁。 南朝 梁 刘孝威 《乌生八九子》诗:“金柝严兮翠楼肃,蜃壁光兮椒泥馥。” 清 姚燮 《双鸩篇》诗:“复帐六尺八,菡萏四角垂流苏;画簟六尺三,缘以鸞锦椒泥涂。”
《國語辭典》:辣椒  拼音:là jiāo
植物名。茄科番椒属,一年生草本。茎高一公尺以内,叶卵状披针形、先端尖、有长柄。花单朵或二至三朵簇生叶腋,花冠五裂、白色。果实大多呈细长形,也有心脏形、灯笼形。品种有辛辣、甜味两种。辛辣品种的果实成熟时呈红色,可供调味或调理。富含维他命C及胡萝卜素。原产于南美。也称为「番椒」、「辣子」。
《漢語大詞典》:郭椒
古代良牛名。《艺文类聚》卷九四引 汉 桓谭 《新论》:“夫畜生贱也,然有尤善者,皆见记识。故马称驊騮、驥騄,牛誉郭椒、丁櫟。”
《漢語大詞典》:椒除
宫殿的陛道。汉书·王莽传下:“三日庚戌,晨旦明,羣臣扶掖 莽 ,自前殿南下椒除,西出 白虎门 , 和新公 王揖 奉车待门外。” 颜师古 注:“除,殿陛之道也。椒,取芬香之名也。” 元 陈樵 《放萤赋》:“皇欢洽,清夜徂,命合宫,待燕胥,出紫房,背椒除。”
分類:宫殿
《漢語大詞典》:浮椒
满饮用椒所浸的香酒。旧时以为服之能令人身轻耐老。 唐 黄滔 《贺正启》:“伏以司鷄殷朔,建虎尧辰,仙人则饮柏延龄,词客则浮椒献颂。”
《國語辭典》:蜀椒  拼音:shǔ jiāo
芸香科「川椒」、「花椒」的别名。参见「花椒」条。
分類:落叶灌木
《漢語大詞典》:椒萼
见“ 椒萼梅 ”。
《漢語大詞典》:椒萼梅
梅的一种。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三:“顷年,近畿江梅甚盛,而 许 洛 尤多,有江梅、椒萼梅、緑萼梅、千叶黄香梅凡四种。”亦省作“ 椒萼 ”。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三:“ 许 下 韩璠 景文 知予酷好梅也,为致椒萼、緑萼两种各四根,予植之后圃。”
《漢語大詞典》:椒壸(椒壼)
后妃居住的地方。旧唐书·哀帝纪:“ 曹操 请刑於椒壼,盖迫阴谋; 马昭 拒命於 凌云 ,窘於见讨。”
分類:后妃居住
《骈字类编》:椒漆
张廷圭请折免表陇右百姓羊马是资山南诸州椒漆为利
《漢語大詞典》:椒子
即椒目。 清 万寿祺 《读曲歌》:“椒子熊胆羹,炊豆作中酺。愿落欢口中,粒粒知辛苦。”参见“ 椒目 ”。
分類:椒子
《漢語大詞典》:椒目
花椒内的黑子。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椒“熟时收取黑子”原注:“俗名‘椒目’。” 宋 寇宗奭 本草衍义·蜀椒:“其中子谓之椒目,治盗汗尤工。” 清 陈淏子 《花镜·椒》:“内有小黑子突出,如人之瞳子,故有椒目之称。”
分類:花椒黑子
《骈字类编》:香椒
唐 韦庄 抚盈歌 罗轻兮浓麝,室煖兮香椒。
《国语辞典》:捣椒(捣椒)  拼音:dǎo jiāo
发牢骚、诉苦。《斩鬼传》第五回:「众人在只里猜拳打马的吃酒,那倒塌鬼是失时之人,独自一个在厨房里与老鸨儿捣椒。」
分类:诉苦
《骈字类编》:椒巅(椒巅)
元 郝经 乙卯秋月十九日登泰山太平顶 霜馀灌木出秋色,万叠红锦幪椒巅。
《漢語大詞典》:椒奠
洒椒酒于地以祭。 南朝 梁简文帝 《祠伍员庙》诗:“行潦承椒奠,按歌杂凤笙。” 唐 陆龟蒙 《和袭美泰伯庙》:“故国城荒德未荒,年年椒奠溼中堂。”《宋史·乐志七》:“光流桂俎,祥衍椒奠。”
分類:椒酒
《骈字类编》:椒菊
宋 秦观 芳不愧杜蘅,清堪掩椒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