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思益梵天所问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四卷,秦罗什译。思益者梵天之名,说大乘之实义而破小乘之偏小。
持心梵天所问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四卷,西晋竺法护译。思益梵天所问经之异译。
梵天
【佛学大辞典】
(界名)新作波罗贺么天Brahmadeva,色界之初禅天也。此天离欲界之淫欲,寂静清净,故云梵天。此中有三天:第一梵众天Brahmaka%yika,第二梵辅天Brahmapurohita,第三大梵天Maha%brahman,但常称为梵天者,指大梵天王,名曰尸弃S/ikhin,深信正法,每逢佛出世,必最初来请转法轮,又常住佛之右边,手持白拂((参见:大梵天))。外道所说之梵天,则大异。(参见:梵天外道)。【又】印度云梵天。梵土天竺之意也。传通缘起曰:「梵天之教。」【又】修验道墓所云梵天,取梵天来降守护圣灵之意。
【佛学常见辞汇】
色界之初禅天名。因此天无欲界的淫欲,寂静清净,故名梵天。此天共有三天,即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通常所说的梵天是指大梵天王,名叫尸弃,他深信正法,每逢有佛出世,必定前来请转法轮,此梵天与外道所说的梵天不同。
【三藏法数】
梵,净也。谓离欲界垢染,上升色界,故名为净。若大梵天,即娑婆世界主。由修施、戒二种福业,胜他化天;又兼修禅定,是以感报得生其中也。(梵语娑婆,华言能忍。)
大梵天
【佛学大辞典】
(天名)Maha%brahman,梵者清净之义,为离淫欲之色界诸天通名,今谓其中初禅天之王为大梵天。初禅天为色界四禅之最初者,故特附以梵天之名,其中分大梵天,梵辅天,梵众天三者。大梵为君。梵辅为臣,梵众为民。大梵天所得之禅定,称为中间禅。位于初禅与二禅中间之禅定也。慧苑音义上曰:「梵谓梵摩,具谓跋滥摩,此谓清净。」智度论十曰:「梵名离欲清净。」智度论三十五曰:「梵者色界,都名也。」正理论三十一曰:「广善所生故名为梵,此梵即大故名大梵,由彼获得中间定故,最初生故,最初没故,威德等胜故,名为大。」彼名为尸弃,译言火或顶髻,彼顶上结髻如火,以表入于火光定,故名。彼在初禅天,最先生。故自念我无父母,自然而生,我为娑婆世界之主。法华经序品曰:「娑婆世界主梵天王尸弃大王。」大般若经五百七十曰:「堪忍世界主,持髻梵王。」智度论一曰:「三千大千世界,主持梵天王名式弃。」法华文句二曰:「尸弃者此翻为顶髻,又外国呼火为树提尸弃。此王本修火光定破欲界惑,从德立名。」彼深信正法,每佛出世,必先来请转法轮。又常在佛之右边,手持白拂,以对于帝释。

【佛学常见辞汇】
梵是清净的意思,为离淫欲之色界诸天的通名,今叫其中之初禅天主为大梵天。
梵天外道
【佛学大辞典】
(流派)行事钞下四所举十种外道中有梵天为因外道,以梵天为万物生因之外道也。此外道有三种:一鞞陀论师之梵天,二鞞纽论师之梵天,三摩醯首罗论师之梵天。鞞陀论师以梵天为那罗延天所生,摩醯首罗论师以梵天为摩醯首罗天之应身。(参见:大梵天)
梵天女
【佛学大辞典】
(天名)梵天之女也,白肉色而持开莲,为胎藏界外金刚院之列众。见胎曼大钞七。
梵天王
【佛学大辞典】
(天名)色界之初禅天有梵众梵辅大梵之三天,其大梵天称梵天王名为尸弃。法华经序品曰:「娑婆世界主,梵天王尸弃大梵。」(参见:梵天及大梵天)
【佛学常见辞汇】
色界之初禅天,有梵众、梵辅、大梵等三天,其中大梵天叫做梵天王,名字叫做尸弃。
【三藏法数】
梵,梵语具云梵囕摩,华言离欲,又云清净,谓此天王身心妙圆,威仪不缺,清净禁戒,加以明悟,统领梵众,即法华经称娑婆世界主尸弃大梵,主大千世界者是也。(梵语娑婆,华言能忍。梵语尸弃,华言顶髻,又云火,由修火定而悟道故也。)
梵天后
【佛学大辞典】
(天名)梵天之后妃也,佛法中之梵天,离欲清净,故无后妃,世间所崇奉之梵天有后妃。大日经疏二曰:「梵天后,是世间所奉尊神,然佛法中梵王离欲无有后妃。」
梵天供
【佛学大辞典】
(修法)供养大梵天之修法也。
梵天法
【佛学大辞典】
(修法)梵天宫所行之治罚法也。(参见:梵坛)
梵天界
【佛学大辞典】
(界名)梵天之世界也。即色界之初禅天。大坚固婆罗门缘起经下曰:「诸烦恼海塞其源,得生寂静梵天界。」
梵天外道
【佛学大辞典】
(流派)行事钞下四所举十种外道中有梵天为因外道,以梵天为万物生因之外道也。此外道有三种:一鞞陀论师之梵天,二鞞纽论师之梵天,三摩醯首罗论师之梵天。鞞陀论师以梵天为那罗延天所生,摩醯首罗论师以梵天为摩醯首罗天之应身。(参见:大梵天)
大梵天
【佛学大辞典】
(天名)Maha%brahman,梵者清净之义,为离淫欲之色界诸天通名,今谓其中初禅天之王为大梵天。初禅天为色界四禅之最初者,故特附以梵天之名,其中分大梵天,梵辅天,梵众天三者。大梵为君。梵辅为臣,梵众为民。大梵天所得之禅定,称为中间禅。位于初禅与二禅中间之禅定也。慧苑音义上曰:「梵谓梵摩,具谓跋滥摩,此谓清净。」智度论十曰:「梵名离欲清净。」智度论三十五曰:「梵者色界,都名也。」正理论三十一曰:「广善所生故名为梵,此梵即大故名大梵,由彼获得中间定故,最初生故,最初没故,威德等胜故,名为大。」彼名为尸弃,译言火或顶髻,彼顶上结髻如火,以表入于火光定,故名。彼在初禅天,最先生。故自念我无父母,自然而生,我为娑婆世界之主。法华经序品曰:「娑婆世界主梵天王尸弃大王。」大般若经五百七十曰:「堪忍世界主,持髻梵王。」智度论一曰:「三千大千世界,主持梵天王名式弃。」法华文句二曰:「尸弃者此翻为顶髻,又外国呼火为树提尸弃。此王本修火光定破欲界惑,从德立名。」彼深信正法,每佛出世,必先来请转法轮。又常在佛之右边,手持白拂,以对于帝释。

【佛学常见辞汇】
梵是清净的意思,为离淫欲之色界诸天的通名,今叫其中之初禅天主为大梵天。
梵天择地法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失译。
胜思惟梵天所问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元魏菩提流支译。思益梵天所问经之异译。
禅梵天
【佛学大辞典】
(界名)色界中有四重之天处。皆修禅定所生之处故曰禅天。其第一禅天更有三天,第一为大梵天。第二为梵辅天。第三为梵众天。此三天通曰禅梵天。
不得作梵天王
【三藏法数】
谓梵天因中,修持戒善,得获胜报,而为天王。若女人身器欲染,则不得作梵天王。
执大梵天
【三藏法数】
大梵天,色界初禅天也。即韦陀论师所执那罗延天,能生四姓,又从脐中生大莲华,莲华之上,有梵天祖翁。梵天能生一切有命、无命之物,是故执此天是常、是一、是万物因、是涅槃因也。(祖翁者,谓梵天是万物之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