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梳雪
梳理白发。谓年迈。 清 钮琇 觚賸·栖梧阁:“ 桐城 吴氏 ,年二十五而寡……今闻其年,六旬有奇,已届梳雪之辰,尚勤操觚之业。”
《國語辭典》:光头(光頭)  拼音:guāng tóu
1.头上不留头发。《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六:「郑生望著光头,把这壶尽著力一下打去,广明打得头昏眼暗,急伸手摸头时,郑生又是两三下,打著脑袋,扑的晕倒。」《儒林外史》第三九回:「恶和尚把老和尚的光头捏一捏,把葫芦药酒倒出来吃了一口。」
2.头上不戴帽子。如:「他不习惯光头,一年四季总戴著帽子。」
3.梳理头发。元。马致远《青衫泪》第一折:「只是咱这等人家,要早起些,光头净面,打扮的娇媚些。」
4.光线的亮度。《老残游记》第一二回:「这县里出的灯,样式又好,火力又足,光头又大,五大洲数他第一。」
《國語辭典》:解决(解決)  拼音:jiě jué
1.疏解、处理清楚。如:「解决了难题。」汉。王充《论衡。案书》:「孰与剖破浑沌,解决乱丝?」《孽海花》第三○回:「他在窗外听得不耐烦,爽性趁此机会,直闯进去,把出去的问题直捷痛快的解决了。」
2.消除、消灭。如:「把敌人完全解决了。」
《国语辞典》:插梳  拼音:chā shū
古代妇女将梳篦插于发上,可梳理头发,并有装饰的作用。
《國語辭典》:梳篦  拼音:shū bì
1.梳子与篦子。也作「梳枇」。
2.梳理头发。《金瓶梅》第六七回:「西门庆于是坐在一张醉翁椅上,打开头发,教他整理梳篦。」
《漢語大詞典》:杷梳
梳理,整理。 杨树达 《积微居小学述林·〈史记会注考证驳议〉序》:“抑闻君年未及壮,精力过絶於人,涉览之暇,将取 史公 全书杷梳而剔抉之,盖欲令后之治 迁 书者,不能不以君书为始事。”
分類:梳理整理
《國語辭典》:水鬓(水鬢)  拼音:shuǐ bìn
形容似柔水般的耳边鬓发。元。王和卿〈一半儿。鸦翎般水鬓似刀裁〉曲:「鸦翎般水鬓似刀裁,小颗颗芙蓉花额儿窄。」《金瓶梅》第二二回:「他把䯼髻垫的高高的,梳的虚笼笼的头发,把水鬓描的长长的。」
《漢語大詞典》:栉佩(櫛佩)
梳理用品和佩饰。 唐 韩愈 《吊武侍御所画佛文》:“於是悉出其遗服櫛佩,合若干种,就浮屠师请图前所谓佛者。”
《漢語大詞典》:栉束(櫛束)
梳理挽结头发。 明 徐渭 《修拄杖首次前韵》:“櫛束起鬔鬆,嘲呼免魑祟。”
分類:梳理头发
《国语辞典》:抿发(抿发)  拼音:mǐn fǎ
梳理头发。如:「她正在镜前抿发。」也作「抿头」。
《国语辞典》:抿头(抿头)  拼音:mǐn tóu
梳理头发。如:「她在镜前抿头的姿态,煞是好看。」也作「抿发」。
《国语辞典》:理发厅(理发厅)  拼音:lǐ fǎ tīng
修剪梳理头发的场所。多指男子的理发场所。
《漢語大詞典》:胡梳(鬍梳)
梳理胡须的小梳子。儿女英雄传第二四回:“﹝ 邓九公 ﹞胸前还掛着一盘金綫菩提的念珠儿,又一个汉玉圈儿拴着个三寸来长的玳瑁鬍梳儿。” 老舍 《茶馆》第一幕:“老人进来,拿着些牙签、胡梳、耳挖勺之类的小东西,低着头慢慢地挨着茶座儿走,没人买他的东西。”
《國語辭典》:刨花水(鉋花水)  拼音:bào huā shuǐ
一种梳妆时擦在头发上的植物液。从榆树上刨下的一层刨花,浸泡水中呈一种滑腻似蛋白的液体,油性强烈,旧时是上等的货品。
《國語辭典》:刨花水  拼音:bào huā shuǐ
早期农业社会,妇女用的发油代品。一般以桐木刨成的薄木花,浸在水里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