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484,分99页显示  上一页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梅亭
梅园
梅粉
梅吐
梅菊
梅润
调梅
香梅
月梅
梅屋
梅花岭
梅新
梅含
梅朵
梅君
《漢語大詞典》:梅亭
观赏梅花的亭阁。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别集·亭名》:“ 赵春谷 梅亭曰‘东风第一’, 贾秋壑 梅亭曰‘第一春’。”
《漢語大詞典》:梅园(梅園)
(1).以梅树为主要特色的园林。 宋 杨万里 《岁之二日欲游翟园因寒风而止》诗:“千骑朝来填戟内,双旌已復指梅园。”
(2).园名。在 江苏省 无锡市 西南 五里湖 北。因山为园,植梅数千株。 清 末为进士 徐殿一 小桃园,辛亥以后,成为 荣 家邸园。今为 太湖 名胜之一。
(3).“ 梅园新村 ”的省称。 董必武 《梅园新村题诗》:“指点旧居怀往事, 梅园 傅厚岗 留名。” 赵朴初 《访梅园新村》诗:“晨征肃肃访 梅园 ,犹有梅花着意妍。”参见“ 梅园新村 ”。
《漢語大詞典》:梅园新村(梅園新村)
在 江苏省 南京市 。1946年5月至1947年3月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团长 周恩来 )驻 南京 的办公地址。1956年辟为革命纪念馆。 郭沫若 《南京印象》四:“ 梅园新村 的名字很好听,大有诗的意味。” 白桦 《周总理您在亿万人民心中永生》诗:“风雨交加的 梅园新村 ,翠柏更苍劲。”亦省称“ 梅园村 ”。 魏传统 《周总理的愤怒》诗:“满腔愤怒化火炬,火炬照亮 南京 城,万众怀念解放区,一心坚守 梅园村 。”
《漢語大詞典》:梅粉
指梅花或腊梅花。 宋 张先 《汉宫春·蜡梅》词:“透新春消息,梅粉先芳。” 宋 范成大 《与游子明同过石湖》诗:“梅粉都皴啼宿雨,柳黄不展噤春寒。”
分類:梅花腊梅
《骈字类编》:梅吐
宋 梅尧臣 送番禺杜杆主簿 不须思朔雪,梅吐腊前梢。
宋 真山民 冬暮小斋 云酣才酿臈三月,梅吐又横春一梢。
《骈字类编》:梅菊
画鉴米元晖梅菊花卉杂师古作卷后必题诗或赞跋皆新奇
《漢語大詞典》:梅润(梅潤)
谓梅雨季节的潮湿空气。 唐 皮日休 《吴中苦雨因书一百韵奇鲁望》:“梅润侵束杖,和气生空狱。” 宋 林逋 《夏日即事》诗:“石枕凉生茵阁虚,已应梅润入图书。”
《漢語大詞典》:调梅(調梅)
谓用盐梅调味,使食物味美。喻指宰相执掌政柄,治理国家。梅,味酸,古代调味品。语本书·说命下:“若作和羹,尔惟盐梅。” 唐 李乂 《奉和幸望春宫送朔方军大总管张仁亶》:“上宰调梅寄,元戎 细柳 威。” 清 昭梿 啸亭杂录·本朝父子祖孙宰相:“ 王弇州 载 明 代门族之盛,按本朝父子调梅以济昇平之盛者,指不胜屈。”
《韵府拾遗 灰韵》:香梅
姚合诗就林烧嫩笋绕树拣香梅
《分类字锦》:月梅
僧明本月梅诗数枝枯射斗婵娟疏影分明不夜天
分类:
《骈字类编》:梅屋
宋 戴复古 寄梅屋赵季防县尉 石屏今老矣,梅屋病如何。
《國語辭典》:梅花岭(梅花嶺)  拼音:méi huā lǐng
地名。位于江苏省江都县广储门外,明代浚河积土而成,因岭上多梅而得名。史可法殉国后,人葬其衣冠于此。
《骈字类编》:梅新
南北朝 庾肩吾 送别于建兴苑相逢诗 梅新杂柳故,粉白映纶红。
《骈字类编》:梅含
宋 苏舜钦 独游曹氏园馆因寄伯玉 竹密似嫌闲客入,梅含应待主人开。
《漢語大詞典》:梅朵
梅花。 前蜀 韦庄 《和李秀才郊墅早春吟兴十韵》:“草根微吐翠,梅朵半含霜。”
分類:梅花
《骈字类编》:梅君
十道志吴造建业宫伐材至明塘溪口梅下见长木取之还都会梁已足更无别用其梅一夜飞还土人异之号曰梅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