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梅花处士(梅花處士)
指 宋 林逋 。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二四五:“牡丹絶色三春暖,岂是 梅花处士 妻?”参见“ 梅妻鹤子 ”。
分類:林逋
《國語辭典》:梅妻鹤子(梅妻鶴子)  拼音:méi qī hè zǐ
宋林逋隐居于杭州西湖孤山,植梅养鹤以为伴,逍遥自在。因其无妻无子,故称为「梅妻鹤子」。典出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一○。人事》。后比喻清高或隐居。也作「梅鹤因缘」、「妻梅子鹤」。
《國語辭典》:梅花大鼓  拼音:méi huā dà gǔ
一种曲艺。演出时和以三弦、二胡、月琴等乐器,以单人说唱方式演讲故事内容。约起源于清光绪、同治年间。音调柔缓,且多取材西厢记、红楼梦等章回小说,与京韵大鼓相较之下显得幽怨委婉。也称为「梅花调」。
《漢語大詞典》:梅花迭
即琴曲《梅花三弄》
分類:琴曲
《漢語大詞典》:梅花海鹘(梅花海鶻)
古代一种快速战船名。新唐书·杨行密传:“﹝ 许德勋 ﹞以梅花海鶻迅舸进,断木龙,舟蔽江,车弩乱发,执 彦章 ,溺死万人。”
《漢語大詞典》:梅花坑
状如梅花瓣的陷窝。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十五:“ 杨老疙疸 不敢看她脸。眼睛光在她手上转动,她的手胖,两手背都有五个梅花坑。”
分類:梅花花瓣
《漢語大詞典》:梅花雷
埋设成梅花状的地雷群。 王文 《樊家窑的石雷阵》:“地枪,是 老樊 在布好一群梅花雷之后,又专门埋设的。”
《漢語大詞典》:梅花岭记
散文篇名。清代全祖望作。梅花岭,在今江苏扬州,明末抗清英雄史可法牺牲后,其衣冠葬于岭上。文中记述了史可法在最后一战前处置后事,命部下助其杀身成仁,被俘后不屈而死的经历。文字简洁生动,感情深沉。
《國語辭典》:梅花鹿  拼音:méi huā lù
动物名。脊椎动物门哺乳纲偶蹄目。夏季毛栗红色,背有白斑,冬季呈棕红黄色。共有十三个亚种,分布在亚洲东南部。台湾梅花鹿是其中体形较大之亚种,生活于中低海拔的平原及丘陵地。善跑,可制革。
《漢語大詞典》:梅花脯
食品名。 宋 林洪 《山家清供·梅花脯》:“山栗、橄欖,薄切同拌,加盐少许同食,有梅花风韵,名梅花脯。”
《漢語大詞典》:梅花拳
见“ 梅花桩 ”。
《國語辭典》:梅花桩(梅花樁)  拼音:méi huā zhuāng
1.军队扎营时,用锐形竹木桩钉于地上,以阻碍敌人接近。
2.技击家练习足部稳劲所用的梅花形桩木。
《漢語大詞典》:梅花雀
鸟名。属文鸟科。我国仅有红梅花雀。体羽主要为红色,并散缀多数小白点。头、颈、两翼及尾呈暗红色,故也称红雀。
《國語辭典》:梅花三弄  拼音:méi huā sān nòng
乐曲名。根据《太音补遗》和《蕉庵琴谱》所载,相传原本是晋朝桓伊所作的一首笛曲,后来改编为古琴曲。笛曲已失传,琴曲的乐谱最早见于《神奇秘谱》(西元1425年)。乐曲通过梅花的洁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徵,借物抒怀,歌颂具有高尚节操的人。全曲共有10个段落,因为主题在琴的不同徽位的泛音上弹奏三次(上准、中准、下准三个部位演奏),故称「三弄」。也称为「梅花引」、「梅花曲」、「玉妃引」。
《漢語大詞典》:梅花书院(梅花書院)
书院名。在今 江苏省 扬州市 广储门 外。 明 嘉靖 中建,初名甘泉书院,又名崇雅书院, 清 雍正 十二年改为梅花书院。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新城北录上》:“左岸有梅花书院、 史阁 部墓诸古蹟……梅花书院在 广储门 外, 明 湛尚书 若水 书院故址也。”
《漢語大詞典》:梅花屋主
见“ 梅花仙 ”。
《漢語大詞典》:梅花仙
亦称“ 梅花屋主 ”。 明 王冕 的别号。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诗文·山农刺时:“昨见 蒲菴禪师 復 见心 题其梅花一歌……歌云:‘ 会稽 王冕 高颊颧,爱梅自号 梅花仙 。’”明史·文苑传一·王冕:“携妻孥隐 九里山 ,树梅千株,桃杏半之,自号 梅花屋主 。”
分類:王冕
《漢語大詞典》:梅花障
梅花障扇。古代帝王仪仗的一种。 叶楚伧 《庚戌纪事》诗之六:“御街十里梅花障,几辈青娥肃驾来。”
分類:帝王仪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