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梅花眼
指梅花形的洞眼。 周作人 《回忆录》二七:“普通船只,船篷用竹编成梅花眼,中间夹以竹箬,长方的一片。”
分類:梅花花形
《漢語大詞典》:梅花阵(梅花陣)
布成梅花状的地雷阵。《抗日歌谣·金牛山打胜战》:“师长摆下梅花阵,打鬼捉鬼反‘扫荡’。”
分類:梅花
《國語辭典》:梅花桩(梅花樁)  拼音:méi huā zhuāng
1.军队扎营时,用锐形竹木桩钉于地上,以阻碍敌人接近。
2.技击家练习足部稳劲所用的梅花形桩木。
《漢語大詞典》:纸帐梅花(紙帳梅花)
同“ 梅花纸帐 ”。 一种由多样物件组合、装饰而成的卧具。 宋 辛弃疾 《满江红·卢国华移漕建安诸公饯别国华赋词留别席上和韵》词:“纸帐梅花归梦觉,蓴羹鱸鱠秋风起。” 元 张可久 《汉东山》曲:“纸帐梅花病 维摩 ,奈老何!” 明王錂《寻亲记·诮夫》:“花本无心,蜂蝶空飞倦,到不如纸帐梅花独自眠。”参见“ 梅花纸帐 ”。
《漢語大詞典》:梅花纸帐(梅花紙帳)
一种由多样物件组合、装饰而成的卧具。 宋 林洪 《山家清事·梅花纸帐》:“法用独牀。旁置四黑漆柱,各掛以半锡瓶,插梅数枝,后设黑漆板约二尺,自地及顶,欲靠以清坐。左右设横木一,可掛衣,角安斑竹书贮一,藏书三四,掛白麈一。上作大方目顶,用细白楮衾作帐罩之。前安小踏牀,於左植緑漆小荷叶一,寘香鼎,然紫藤香。中只用布单、楮衾、菊枕、蒲褥。”亦省称“ 梅花帐 ”、“ 梅帐 ”。 明 汤显祖 《牡丹亭·魂游》:“小姐,你受此供呵,教你肌骨凉,魂魄香。肯回阳,再住这梅花帐?”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铭:“梅花帐额铭:学 林和靖 ,以梅为妻;学 赵师雄 ,以梅为姬。梅兮梅兮,吾亦与尔同梦兮。” 薛恨生 《西厢记》十三:“难道梅帐脂粉,是梦中的 阳台 吗?温存款洽,是梦里的景况吗?”
《漢語大詞典》:驿使梅花(驛使梅花)
太平御览卷九七○引 南朝 宋 盛弘之 《荆州记》:“ 陆凯 与 范曄 相善,自 江 南寄梅花一枝,诣 长安 与 曄 ,并赠花诗曰:‘折花逢驛使,寄与 陇头 人。 江 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后因以“驛使梅花”表示对亲友的问候及思念。 清 李调元 《青门画菊见赠余亦自画墨梅答之仍用前韵》:“驛使梅花寄所思,老人特地写枯枝。”
《漢語大詞典》:驿路梅花(驛路梅花)
同“ 驛使梅花 ”。 唐 牟融 《送范启东还京》诗:“官桥杨柳和愁摘,驛路梅花带雪看。”
《漢語大詞典》:驿寄梅花(驛寄梅花)
同“ 驛使梅花 ”。 宋 秦观 《踏莎行》词:“驛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分类字锦》:占梅花上
明宣宗 瑞香花诗瑞香花叶如织 其叶非一状,花开亦殊色。或如玛瑙之殷红,或如玉雪之姿容。或含浅绛或深紫,细蕤叠萼芬玲珑。腊后春前花未放,先春独占梅花上。
分类:杂花
《漢語大詞典》:望梅花
词牌名。原为 唐 教坊曲名。此词有单调、双调,均为三十八字。单调六句六仄韵;双调前段三句二平韵,后段三句三平韵。双调尚有三体,字句迥异。参阅《词谱》卷三。
《分类字锦》:一曲梅花
韦庄 汧阳间诗 牧童何处吹羌笛,一曲梅花出塞声。
分类:
《国语辞典》:梅花小娘  拼音:méi huā xiǎo niáng
乐器店的行神。相传梅花小娘为古代舟中拊鼓安舞的女巫。
《国语辞典》:五朵梅花级(五朵梅花级)  拼音:wǔ duǒ méi huā jí
旧时我国旅馆分级中最高的等级。其评鉴方式由观光局邀集国内专家学者,根据环境设施等五十三项标准,逐项客观评分,满分为一千三百六十分,总分达九百分以上者则定为五朵梅花级旅馆。
《国语辞典》:梅花席  拼音:méi huā xí
五菜一汤的简便餐宴。如:「由于国人对于吃太讲究,致使餐厅推出的梅花席乏人问津。」
分类:简便便餐
《漢語大詞典》:裹梅花
植物名。木槿的别称。 宋 范成大 桂海虞衡志·志花:“裹梅花,即木槿。有红、白二种,叶似蜀葵,采红者连叶包裹,黄梅盐渍,暴乾以荐酒,故名。”参阅广西通志·物产四·南宁府
分類:植物木槿
《漢語大詞典》:江城梅花引
词牌名。又名《江梅引》《摊破江城子》等。词律谓“此词相传为前半用《江城子》,后半用《梅花引》,故合名《江城梅花引》,盖取‘江城五月落梅花’句也。前半确然为《江城子》,而后半全不似《梅花引》,未知以为《梅花引》是何故也。”又说“或腔有可通,未可知也”。双调八十七字,有平、上、去三声叶韵与全押平韵两体。
分類:词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