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43—1305 【介绍】: 宋人,世居湘州,后徙镇江,字隆吉。度宗咸淳四年进士。调钱塘尉。有诗名,好吟咏。宋亡,入茅山,依其弟柱,从老氏学。有《梁隆吉诗抄》。
全宋诗
梁栋(一二四三~一三○五)(按:栋生于理宗淳祐二年十二月十六日,公历已入新年),字隆吉,祖籍相州,侨居镇江(今属江苏)。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进士,调宝应簿。八年,为仁和尉。宋亡,流徙武林、建康、茅山间。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一二九○),以诗入建康狱,未几放还,遂定居建康,一时江东人士从学者甚众。元成宗大德九年卒,年六十四。遗著由元金华胡乃裒集栋门人所记为《梁先生诗集》。事见《宋遗民录》卷一二胡乃《梁先生诗集序》。 梁栋诗,以《知不足斋丛书》明程敏政《宋遗民录》为底本,与新辑集外诗合编为一卷。
元诗纪事
栋字隆吉,其先湘州人,后迁居镇江。登咸淳四年进士,官钱塘仁和尉。宋亡,弟柱入茅山从老氏学,栋往依焉。乙巳,无疾卒。有梁隆吉诗钞。
梁栋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梁栋(1519年—?),字伯隆,号吉轩,陕西巩昌府安定县人,西安前卫军籍。陕西乡试第四十七名举人。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中式丙辰科三甲第五十五名进士。吏部观政,授直隶泰兴县知县,三十八年致仕。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三七八
梁栋材,字隆吉,号对峰。东莞人。明世宗嘉靖四十三年(一五六四)举人。民国张其淦《东莞诗录》卷一三有传。
《國語辭典》:梁栋(梁棟)  拼音:liáng dòng
本指支撑屋宇的梁木。后用以比喻国家的良才。唐。杜甫〈古柏行〉:「大厦如倾要梁栋,万牛回首丘山重。」《西游记》第三○回:「那国王见他耸壑昂霄,以为济世之梁栋。」
《國語辭典》:天井  拼音:tiān jǐng
1.屋顶的方形木架。晋。陆机〈挽歌〉诗三首之三:「侧听阴沟涌,卧观天井悬。」
2.院落的通称。《儒林外史》第三四回:「遂将弹弓拿了,走出天井来,向腰间锦袋中取出两个弹丸,拿在手里。」
3.正房与厢房间的隙地。
《漢語大詞典》:隆栋(隆棟)
(1).高大的梁栋。北史·宇文恺传:“或以綺井为重屋,或以圆楣为隆栋。”
(2).比喻栋梁之才。 唐 许敬宗 《奉和初春登楼即目应诏》:“璇璣体宽政,隆栋象端衡。” 宋 王安石 《李璋加恩制》:“以后家之洪支,为帝室之隆栋。”
《漢語大詞典》:梁坏(梁壞)
梁栋倾坏。比喻有为之人死亡。 唐 黄滔 《祭崔补阙》:“芝焚兰爇,梁坏山頽,虽人生之有定期,实土德之为不幸。” 宋 黄庭坚 《韩献肃公挽诗》之一:“梁坏吾安仰,人亡道固臞。” 清 曾国藩 《母弟温甫哀词》:“ 李 既山頽,弟乃梁坏。”参见“ 梁岳 ”。
《漢語大詞典》:梁岳
比喻重要人物。梁,栋梁。丘,指 泰山 。语出礼记·檀弓上:“ 孔子 蚤作,负手曳杖,逍遥於门。歌曰:‘ 泰山 其頽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 南朝 梁 任昉 《齐竟陵文宣王行状》:“天不憖遗,梁岳頽峻。”一说“ 梁岳 ”即 梁山 ,指 泰山 。参阅文选 李周翰 注。
《漢語大詞典》:云栋(雲棟)
高入云表的梁栋。 北齐 刘昼 新论·知人:“ 公输 之刻凤也……綺翮焱发,翽然一翥,翻翔云栋,三日而不集。” 唐 王勃 《乾元殿颂》序:“叠云栋而三休,寒暑隔於中霤。” 明 贾仲名 《金安寿》第一折:“烛影摇红,月梁云栋,上金钩十二帘櫳。”参见“ 云梁 ”。
《漢語大詞典》:云梁(雲樑)
亦作“ 云樑 ”。
(1).高入云表的屋梁;高大的屋梁。文选·何晏〈景福殿赋〉:“烈若鉤星在汉,涣若云梁承天。” 李善 注:“云梁,以云为梁也。” 张铣 注:“云梁承天,言梁高如云虹之状,以承於天。” 南朝 梁元帝 《南岳衡山九贞馆碑》:“风牖云梁,千门万户。” 唐 李白 《明堂赋》:“乃准水臬,攒云樑,罄玉石于 陇 坂,空瓌材于 瀟 湘 。”
(2).高入云际的山梁。 南朝 梁 江淹 《就谢主簿宿》诗:“菱衣如可赠,寧湿岨云梁。”
(3).古代攻城的战具。属云梯一类。新唐书·浑瑊传:“﹝ 朱泚 ﹞造云梁,广数十丈,施大轮,濡毡及革冒之,周布水囊为鄣,指城东北;构木庐,蒙革周置之,运薪土其下,将塞隍。”新唐书·南蛮传中·南诏下:“二月,蛮以云梁、鹅车四面攻。”
《國語辭典》:桂栋(桂棟)  拼音:guì dòng
以桂木为栋梁的房屋。多形容华丽的房屋。《楚辞。屈原。九歌。湘夫人》:「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
《漢語大詞典》:梁摧
梁栋摧折。比喻有为之人死去。 南朝 梁 沈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盖百代之仪表,千年之领袖,曾不憖留,梁摧奄及。” 明沈鲸《双珠记·夫妻永诀》:“刑期如指日,心绪已成灰,龙蛇临岁叹梁摧。”参见“ 梁岳 ”。
《漢語大詞典》:梁岳
比喻重要人物。梁,栋梁。丘,指 泰山 。语出礼记·檀弓上:“ 孔子 蚤作,负手曳杖,逍遥於门。歌曰:‘ 泰山 其頽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 南朝 梁 任昉 《齐竟陵文宣王行状》:“天不憖遗,梁岳頽峻。”一说“ 梁岳 ”即 梁山 ,指 泰山 。参阅文选 李周翰 注。
《漢語大詞典》:妆銮(粧鑾)
彩饰梁栋、斗栱、素象、什物之类,谓之粧銮。
《國語辭典》:装銮(裝鑾)  拼音:zhuāng luán
梁柱或塑像的彩绘、装饰。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一三。团行》:「其他工役之人,或名为作分者,如碾玉作,钻捲作,篦刀作,……装銮作。」《清平山堂话本。西湖三塔记》:「那装銮的待诏取得这水,去堆青叠绿,令别是一般鲜明。」
《國語辭典》:歌声绕梁(歌聲繞梁)  拼音:gē shēng rào liáng
歌声回旋于梁柱间,历久不息。形容歌声美妙动听。《太平御览。卷五七二。乐部。歌》:「谒乃闻王母歌声,而不见其形。歌声绕梁三匝,乃上旁梁,草树枝叶皆动,歌之感也。」
《漢語大詞典》:歌梁
指歌馆的屋梁。亦借指歌馆。典出列子·汤问:“昔 韩娥 东之 齐 ,匱粮,过 雍门 ,鬻歌假食,既去,而餘音绕梁欐,三日不絶。”《文选·谢朓〈和伏武昌登孙权故城〉》:“舞馆识餘基,歌梁想遗囀。” 刘良 注:“妙歌者发声,声绕梁而尘起,故见梁则想其餘声。” 唐 王勃 《铜雀妓》诗:“舞席纷何就,歌梁儼未倾。” 明 何景明 《丛台》诗:“黄金饰舞榭,白璧缀歌梁。”
分類:歌馆屋梁
《漢語大詞典》:霓纠(霓糾)
像一条条彩虹纠集在一起。用以形容梁栋之多。 明 黄佐 《乾清宫赋》:“题鄂衝蓯以霞张,桷梀媕婀而霓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