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83,分33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词典
高标
标格
孤标
清标
风标
标榜
标致
标名
标题
霞标
锦标
标准
名标
丰标
英标
《國語辭典》:高标(高標)  拼音:gāo biāo
1.立木为表记,其最高处为标。常用以形容山之高。唐。李白〈蜀道难〉:「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2.比喻人品高尚。如:「风范高标」。《旧唐书。卷一八三。外戚传。武承嗣传》:「王高标峻尚,雅操孤贞。」
3.高标准的简称。如:「今年联考,国文的高标分数很低。」
《國語辭典》:标格(標格)  拼音:biāo gé
气度、风范。唐。杜甫〈奉赠李八丈判官〉诗:「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薛仁贵征辽事略》:「观其标格,非久困之人。」
《國語辭典》:孤标(孤標)  拼音:gū biāo
1.高枝。唐。李山甫〈松〉诗:「孤标百尺雪中见,长啸一声风里闻。」
2.出众。唐。戴叔伦 游清溪兰若诗:「西看叠嶂几千重,秀色孤标此一峰。」
《國語辭典》:清标(清標)  拼音:qīng biāo
1.清峻脱俗。唐。柳宗元〈为李京兆祭杨凝郎中文〉:「惟灵清标霜洁,馨德兰薰。」《醒世恒言。卷三。卖油郎独占花魁》:「也有爱清标的,闻得他写作俱高,求诗求字的,日不离门。」
2.皎洁的月光。宋。范成大〈次诸葛伯山赡军赠别韵〉:「清标照人寒,玉笋森积雪。」
《國語辭典》:风标(風標)  拼音:fēng biāo
格调、标帜。《魏书。卷二一。献文王传下。彭城王协传》:「汝亲则宸极,位乃中监,风标才器,实足师范。」《南史。卷七二。文学传。论曰》:「文章者,盖情性之风标,神明之律吕也。」
《國語辭典》:标榜(標榜)  拼音:biāo bǎng
1.揭示、品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殷未过有所通,为谢标榜诸义,作数百语。」南朝梁。钟嵘 诗品序:「欲为当世诗品,口陈标榜,其文未遂,嵘感而作焉。」
2.表扬、称赞。《大宋宣和遗事。利集》:「盗我儒名,高自标榜。」《文明小史》第四五回:「更有些无知无识的人,恭维他是胆识俱优之人,他也落得借此标榜。」也作「标榜」。
《國語辭典》:标榜(標牓)  拼音:biāo bǎng
1.写有文字的木牌。唐。柳宗元〈法华寺石门精舍三十韵〉:「萝葛绵层甍,莓苔侵标榜。」
2.书写或张贴告示。《北史。卷三八。裴佗传》:「所居宅洿下,标榜卖之。」
3.表扬、称赞。《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标榜风流,远明管乐。」也作「标榜」。
《國語辭典》:标致(標致)  拼音:biāo zhì
1.表明意旨。《魏书。卷八五。文苑列传。序》:「自昔圣达之作,贤哲之书,莫不统理成章,蕴气标致。」
2.指文采、风韵。唐。贯休 山居诗二四首之六:「如斯标致虽清拙,大丈夫儿合自由。」宋。王之道〈和王觉民梅花〉诗:「先生标致良可人,此诗不减花娉婷。」宋。刘蒙《菊谱。玉毬第五》:「玉毬出陈州,……颇与诸菊异,然颜色标致,固自不凡。」
3.形容女子容貌秀丽,出众动人。元。无名氏《隔江斗智》第一折:「小姐,芙蓉面,杨柳腰,这般标致,谁人近得?」《平妖传》第二二回:「听得人说,这个女子十分生得标致,又聪明智慧,写算皆能。却把来嫁这个疯子,不知是何意故。」《红楼梦》第一九回:「说毕,摇身说变,竟变了一个最标致美貌的一位小姐。」也作「标致」。
4.形容男子清秀俊俏,长相出众。《平妖传》第九回:「这郎君姓冷,是本处冷学士的公子,虽然生得标致,为人刻薄。」
《國語辭典》:标致(標緻)  拼音:biāo zhì
1.形容女子容貌秀丽,出众动人。《初刻拍案惊奇》卷二:「有这样好标致娘子,做了媳妇,折杀了你!」。《文明小史》第一九回:「脸蛋儿生得标致还在其次,单是他那一双脚,只有一点点,怎么叫人瞧了不勾魂摄魄?」也作「标致」。
2.形容男子清秀俊俏,长相出众。《醉醒石》第八回:「见这王勤人儿标致,言语伶俐,举动活变,就收在书房中,叫他烹茶洗砚。」《红楼梦》第八回:「贾母见秦钟形容标致,举止温柔。」
《國語辭典》:标名(標名)  拼音:biāo míng
题名,列举其名。《后汉书。卷七九。儒林传上。序》:「若师资所承,宜标名为證者,乃著之云。」
《國語辭典》:标题(標題)  拼音:biāo tí
标明文章或作品内容的简短语句。《南齐书。卷二。高帝本纪下》:「若标题犹存,姓字可识,可即运载,致还本乡。」元。周密《齐东野语。卷六。绍兴御府书画式》:「装褾裁制,各有尺度,印识标题,具有成式。」
《漢語大詞典》:霞标(霞標)
(1).语本 晋 孙绰 《游天台山赋》:“ 赤城 霞起以建标。”后因用以称 浙江 赤城山 上立的标记。 宋 沈遘 《天台山送僧象微归山》诗:“ 赤城 建霞标,上与牛斗附。”
(2).高峻的挺立之物。 唐 王勃 《乾元殿颂》序:“兼山配极,照鸞闕於霞标。”此指山峰。 明 王世贞 《过天宁寺望塔有作》诗:“霞标象外矗,色界望中新。”此指宝塔。
(3).红色的挺立之物。 唐 宋之问 《秋莲赋》:“夕而察之,若霞标灼烁散 赤城 。”此指婷婷玉立的红莲。 明 屠隆 《綵毫记·游玩月宫》:“碧琉璃冷浸霞标,只见桂树扶疏,合殿香飘。”此指挺立的丹桂。
《國語辭典》:锦标(錦標)  拼音:jǐn biāo
本指以锦缎制成的标旗。唐。白居易 和春深诗二○首之一五:「齐桡争渡处,一匹锦标斜。」后泛称比赛获胜的奖品。宋。杨万里〈过弋阳观竞渡〉诗:「银碗锦标夸胜捷,画桡绣臂照江湖。」
《國語辭典》:标准(標準)  拼音:biāo zhǔn
1.衡量事物的准则。晋。孙绰 丞相王导碑:「玄性合乎道旨,冲一体之自然;柔畅协乎春风,温而侔于冬日。信人伦之水镜,道德之标准也。」
2.典范、榜样。唐。韩愈〈伯夷颂〉:「彼独非圣人而自是如此,夫圣人乃万世之标准也。」唐。杜甫〈赠郑十八贲〉诗:「示我百篇文,诗家一标准。」元。沈禧〈一枝花。题张思恭望云思亲卷〉曲:「孝心未伸,孝思怎忍,留取个孝行名儿做标准。」
《韵府拾遗 萧韵》:名标(名标)
龚瑨王会图赋史臣有请编简名标
《漢語大詞典》:丰标(丰標)
(1).风度,仪态。 宋 陈亮 《祭王天若父母文》:“虽不覩其丰标,而审其平生,敬其吉德。” 元 郑光祖 《倩女离魂》第一折:“俺本是乘鸞艷质,他须有中雀丰标。” 明 冯梦龙 《挂枝儿·花开》:“有侍儿 惠柔 ,慕公丰标。”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姚安:“ 姚安 , 临洮 人,美丰标。”
(2).指容貌体态。 元 无名氏 《小醋大·情》套曲:“闷无语时将珠泪洒。愁转加,瘦损丰标只为他。” 明 徐士俊 《春波影》第三折:“懨懨弱息,冷冷空房,怯怯残生,瘦丰标,紧着褪。谁解我膏肓深病。”
(3).英俊;漂亮。 元 郑光祖 《智勇定齐》楔子:“ 卫 吴起 更丰标,任他有通天智巧。” 明 冯梦龙 《挂枝儿·眼里火》:“谁人不羡你,伶俐更丰标。”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此间来万去千的,不曾见有似舍人这等丰标的。”
《漢語大詞典》:英标(英標)
(1).英俊的风采。 宋 秦观 《贺京西运使启》:“英标特出,早膺神圣之知;剧任屡更,果见事功之立。” 明 吴承恩 《赠卫侯章君履任序》:“夫 汝隆 淮洲君 之子……以才艺魁天下,仗鉞八 闽 间,英标雅望,谈者至今称之。” 明 张凤翼 《红拂记·同调相怜》:“我闻得那 李公子 呵,侯门一俊髦,挺英标,龙韜豹略曾探讨。”
(2).指贤能而有风采的人。 宋 范仲淹 《依韵酬邠州通判王稷太傅》:“南 豳 日日接英标,公外追随岂待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