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83,分33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标奇
龙标
标的
标韵
夺标
标表
独标
标置
仙标
建标
自标
标胜
云标
标识
标枝
《分类字锦》:标奇(标奇)
郑畋 麦穗两岐诗 如云方表盛,成穗忽标奇。
分类:嘉禾
《漢語大詞典》:龙标(龍標)
(1).地名。即今 湖南省 黔阳县 。 南朝 梁 为 龙檦县 , 隋 属 沅陵郡 , 唐 武德 七年改名 龙标县 ,因 龙标山 得名。 明 屠隆 《綵毫记·妻子哭别》:“别亲知,走天涯,过 龙标 、 五溪 ,我怎顾得路崎嶇。”
(2).指 唐 代诗人 王昌龄 。 王 曾左迁 龙标 ,为 龙标 尉,因称。 唐 李白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 龙标 过 五溪 。” 清 吴伟业 《九峰草堂歌》:“痛饮恕人容 水部 ,长吟怀古继 龙标 。”
(3).犹龙榜、龙虎榜。 宋 张先 《天仙子·郑毅夫移青社》词:“龙标名第凤池身,堂阜远,江桥晚,一见湖山看未徧。”
(4).龙船竞渡时争夺的锦标。 清 陈梦雷 《吴门观竞渡》诗:“龙标摇落日,鼉鼓逐风湍。”
《國語辭典》:标的(標的)  拼音:biāo dì
1.箭靶子。唐。韩愈〈国子助教河东薛君墓志铭〉:「后九月九日,大会射,设标的,高出百数十尺。」
2.目标、准则。汉。高诱 吕氏春秋序:「然此书所尚,以道德为标的,以无为为纲纪。」《宋史。卷四三五。儒林传五。胡安国传》:「安国彊学力行,以圣人为标的,志于康济时艰。」
3.标志、记号。《晋书。卷七六。王廙传》:「为政之道,以得贤为急,非谓雍容廊庙,标的而已。」
《漢語大詞典》:标韵(標韻)
风韵,韵致。 宋 陶谷 清异录·文用:“ 建中 元年, 日本 使真人 兴能 来朝,善书札,有译者乞得章草两幅……笔法有 晋 人标韵。” 明 梁辰鱼 《驻云飞·风情》曲:“似海棠标韵,试折傍菱花,比并方才信,一半胭脂一半粉。” 清 杨承宪 《木兰花慢》词:“只 白石 风流, 玉田 标韵,此外谁如?”
分類:风韵韵致
《國語辭典》:夺标(奪標)  拼音:duó biāo
夺得锦标。本指龙舟竞赛中,夺取锦标获胜,亦借以比喻考试及第,或优胜得奖。见五代汉。王定保《唐摭言。卷三。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纪》。明。张居正〈示季子郁修〉:「幸而艺成,然亦仅得一第止耳,犹未能掉鞅文场,夺标艺院也。」
《國語辭典》:标表(標表)  拼音:biāo biǎo
风度、风采。宋。沈端节〈念奴娇。灯宵渐近〉词:「笙歌鼎沸,万人争看标表。」
《漢語大詞典》:独标(獨標)
(1).谓特别鲜明。帝星为北极附近唯一的二等星,特别明亮突出,故云。魏书·术艺传·张渊:“﹝ 渊 ﹞尝著《观象赋》曰:‘……覩紫宫之环周,嘉帝座之独标。’”原注:“天皇大帝一星在紫宫中,天帝位尊,故言独标也。”
(2).特别显示;独自标榜。《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四回:“你説谁是见了钱不要的?而……你却独标高洁起来,那些人的弊端岂不都叫你打破了?” 独立苍茫子 《东京学界告乡人兴学书》:“个人之意志,与团队之生存,必调和……而后谓之有秩序。非谓我之名位在众人之上,遂可独标己见,一意孤行。”
《國語辭典》:标置(標置)  拼音:biāo zhì
标举品第,自明地位。《晋书。卷七五。刘惔传》:「桓温尝问惔:『会稽王谈更进邪?』惔曰:『极进,然故第二流耳。』温曰:『第一复谁?』惔曰:『故在我辈。』其高自标置如此。」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殷中军道韩太常曰:『康伯少自标置,居然是出群器。』」
《漢語大詞典》:仙标(仙標)
(1).超凡脱俗的风标。用于赞誉人的风度。 唐 李白 《春陪商州裴使君游石娥溪》诗:“ 裴公 有仙标,拔俗数千丈。” 明 汪廷讷 《狮吼记·访友》:“久慕仙标,今方亲炙。”
(2).超凡脱俗的风标。用于赞美鹤的丰姿。 宋 范仲淹 《谢柳太博惠鹤》诗:“新诗遗鹤指真经,对此仙标詎敢轻。”
《漢語大詞典》:建标(建標)
树立标识。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 赤城 霞起而建标,瀑布飞流以界道。” 李善 注:“建标,立物以为之表识也。”新唐书·百官志三:“市肆皆建标筑土为候。”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一:“东岐若僧帽垂空,西岐尤高耸,四尖东枝,鋭若脱颖,与二岐西岫,建标絶顶,各见雄振。”
《漢語大詞典》:自标(自標)
自我标榜。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一:“犹之自标门阀,称乃祖乃宗絶大官衔,而不知其与己无干也。” 章炳麟 《与人论文书》自注:“然曩日 金人瑞 辈,亦非不举此自标,盖以猥俗评选之见,而论六艺、诸子之文,听其发言,知其鄙倍矣。”
分類:自我标榜
《漢語大詞典》:标胜(標勝)
犹高胜。指高尚之道。《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性託夷远,少屏尘杂,自非可以弘奬风流,增益标胜,未尝留心。” 刘良 注:“标,高也。言公性託简易……自非大劝风俗、增益高胜之道者,未尝留心。”
分類:高尚
《漢語大詞典》:云标(雲標)
云的顶端。比喻极高处。 唐 杜审言 《蓬莱三殿侍宴奉敕咏终南山应制》:“云标金闕迥,树杪玉堂悬。”
分類:顶端高处
《國語辭典》:标识(標識)  拼音:biāo zhì
1.表明特徵的记号。三国魏。嵇康 声无哀乐论:「五方殊俗,同事异号,举一名以为标识耳。」《醒世恒言。卷三。卖油郎独占花魁》:「把盛油的桶儿,一面大大写个『秦』字,一面写『汴梁』二字,将油桶做个标识,使人一览而知。」
2.标明、显明。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七。驾幸临水殿观争标锡宴》:「预以红旗插于水中,标识地分远近。」
《高级汉语词典》:标枝
树梢的枝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