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29,分29页显示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16  17  18  19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恒准
概平
不及格
权概
品度
悬格
相对论
通范
费率
正确
大灶
法马
格眼
官秤
符告
《漢語大詞典》:恒准(恆準)
固定的标准。南齐书·武帝纪:“守宰禄俸,盖有恆準。” 唐 陈佑 《平权衡赋》:“此盖国之恆準,教以顺行,虽因时以考正,乃假人而后成。”
分類:固定标准
《漢語大詞典》:概平
(1).谓用一个标准使之统一、平衡。
(2).用概刮平。
《漢語大詞典》:不及格
没有达到标准或要求。宋史·张亢传:“马高不及格,宜悉还坊监。”金史·章宗纪一:“诸试护卫人须身形及格,若功臣子孙善射出众,虽不及格,亦令入见。” 清 龚自珍 《〈干禄新书〉自序》:“ 龚自珍 中礼部试,殿上三试,三不及格,不入翰林。”《人民日报》1985.2.3:“他只得仍在经济管理系,但他不去听课,结果考试不及格,留了级。”
《國語辭典》:权概(權概)  拼音:quán gài
测度物体轻重、长短的量器。《淮南子。时则》:「今官市同度量,钧衡石,角斗称,端权概。」《楚辞。贾谊。惜誓》:「若称量之不审兮,同权概而就衡。」
《國語辭典》:品度  拼音:pǐn duò
1.规范、标准。《后汉书。卷三五。张曹郑列传。曹褒》:「况物运迁回,情数万化,制则不能随其流变,品度未足定其滋章。」
2.打量、揣度。《红楼梦》第一六回:「宝玉心中品度黛玉,越发出落的超逸了。」
《國語辭典》:品格  拼音:pǐn gé
1.品行人格。《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宋朝钱塘有个名妓苏盼奴,与妹苏小娟,两人俱俊丽工诗,一时齐名,……自道品格胜人,不耐烦随波逐浪,虽在繁华绮丽所在,心中常怀不足。」《红楼梦》第五回:「不想如今忽来了一个薛宝钗,年纪虽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
2.品评文学、艺术作品的品质与风格。唐。韩愈 画记:「明年出京师,至河阳,与二三客论画品格。」
《漢語大詞典》:悬格(懸格)
公布标准、规章。 严复 《论世变之亟》:“悬格为招矣,而上智有不必得之忧,下愚有或可得之庆。”
《國語辭典》:相对论(相對論)  拼音:xiāng duì lùn
论时和空相对的物理学说。二十世纪初由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所提出,分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物理上量度的过程注意到光速并非无限大。相对论修正了牛顿以来对空间、时间、引力及运动规律永恒不变的看法,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对物理学、天文学等方面有莫大贡献。
《漢語大詞典》:通范(通範)
普遍的标准。 宋 程大昌 考古编·年四十而见恶焉:“自童年进修,积至四十,在 孔子 以身立教,则为不惑;在世人通范,则为强仕。”
分類:普遍标准
《国语辞典》:费率(费率)  拼音:fèi lǜ
费用的比率与标准。如:「保险费率」、「计程车费率」。
《國語辭典》:正确(正確)  拼音:zhèng què
准确、无误。如:「正确答案」、「你的见解很正确。」
《漢語大詞典》:大灶(大竈)
(1).用砖土砌成的固定的炉灶。
(2).集体伙食标准中最低的一级。参见“ 小灶 ”。
《國語辭典》:小灶  拼音:xiǎo zào
1.小厨房,与公众伙食的大厨房相对。《金瓶梅》第二二回:「不教他上大灶,只教他和玉筲两个,在月娘房里,后边小灶上,专顿茶水。」
2.大陆地区比喻特殊的待遇。如:「他星期天还请教练辅之以小灶。」
《國語辭典》:法马(法馬)  拼音:fǎ mǎ
以天平称物时用来计算重量的标准器。《通俗编。器用》:「是以计数之物为马也,今俗猜枚之物,谓之拳马,赌博者以物衡钱,谓之马子,交易以铜为法,衡银轻重,谓之法马,皆属计数之意。」也作「法码」、「砝码」。
《國語辭典》:格眼  拼音:gé yǎn
诉讼状。因旧时的诉讼状写于格子纸上,故称为「格眼」。《醒世姻缘传》第一二回:「那告状的挨挨挤挤,不下数百馀张。那计巴拉也写了一张格眼,随了牌进去。」
《國語辭典》:官秤  拼音:guān chèng
公家所制的标准秤。《魏书。卷七八。张普惠传》:「依今官度、官秤,计其斤两、广长,折给请俸之人。」
分類:官府标准
《漢語大詞典》:符告
唐 制,定期通过考试铨选官员,凡达到标准的,朝廷给符并加盖“尚书吏部告身之印”于其上,谓之“告身”,又称符告。新唐书·选举志下:“然是时仕者众,庸愚咸集,有伪主符告而矫为官者,有接承它名而参调者,有远人无亲而置保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