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29,分29页显示  上一页  7  8  9  10  11  13  14  15  16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科则
立格
升则
水位
标金
饬正
格诗
允嘉
正式
规格
调正
准正
开本
曲韵
相齿
《國語辭典》:科则(科則)  拼音:kē zé
赋役的项目等级或公事的条规。《福惠全书。卷九。编审部。开报册单》:「其新收田地科则,即推出田地之科则也。」
《漢語大詞典》:立格
(1).订出标准。资治通鉴·唐昭宗天复三年:“令六军诸卫副使、京兆尹 郑元规 立格召募於市。”
(2).确立格局。 宋 张表臣 珊瑚钩诗话卷二:“学诗之要,在乎立格、命意、用字而已。”
《漢語大詞典》:升则(陞則)
提高赋税的等级标准。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编审·立局亲审》:“乃是册上粮多之人,恐要陞则。”
《國語辭典》:水位  拼音:shuǐ wèi
江、河、湖泊、海洋、水库等水面的高度。
《國語辭典》:标金(標金)  拼音:biāo jīn
投标的金额。
《漢語大詞典》:饬正(飭正)
(1).整饬使合标准。吕氏春秋·仲秋纪“乃命司服具飭衣裳” 汉 高诱 注:“司服,主衣服之官,将飭正衣服,故命之也。”礼记·月令“乃命冢宰……祗敬必飭” 唐 孔颖达 疏:“言天子於此月命冢宰藏此帝藉所收禾穀於此神仓之中,当须敬而復敬,必使飭正。”
(2).谓整饬己身使行为谨严合礼。汉书·谷永传:“昔 舜 飭正二女,以崇至德。” 颜师古 注:“谓 尧 以二女妻 舜 ,观其治家,欲使治国,而 舜 谨敕正躬以待二女,其德益崇,遂受 尧 禪也。飭与敕同。”
《國語辭典》:格诗(格詩)  拼音:gé shī
1.五、七言古体诗。在白居易的《长庆集。后集》中,特别标举格诗一目,以别于律诗。宋。洪迈《容斋续笔。卷一。唐人诗不传》:「白乐天作〈元宗简集序〉云:『著格诗一百八十五,律诗五百九。』至悼其死,曰:『遗文三十轴,轴轴金玉声。』」
2.在科举中作为标准规格的诗。《旧五代史。卷九二。晋书。列传。李怿》:「学士窦梦徵、张砺辈撰格诗、格赋各一,送中书,宰相未以为允。」
《漢語大詞典》:允嘉
谓符合标准。 汉 王粲 《蕤宾钟铭》:“皇命孔昭,造兹衡鐘,纪之以三,平之以六,度量允嘉,气齐允淑。”
分類:符合标准
《國語辭典》:正式  拼音:zhèng shì
1.正当的法式。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风骨》:「若能确乎正式,使文明以健,则风清骨峻,篇体光华。」
2.合乎一定的常规、标准或程序。如:「正式比赛」。《孽海花》第二五回:「陆军方面,言、鲁、马、左四路人马,在平壤和日军第一次正式开战,被日军杀得辙乱旗靡。」
3.法律上称符合法律规定者为「正式」。如:「正式婚姻」、「非正式婚姻」。
《國語辭典》:规格(規格)  拼音:guī gé
一定的法度、标准。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五。民俗》:「至于乞丐者,亦有规格。稍似懈怠,众所不容。」清。周亮工《书影》卷一:「元人作剧,专尚规格,长短既有定数,牌名亦有次第。」
《漢語大詞典》:调正(調正)
改变原有情况,使之适合标准。魏书·济南王匡传:“依先朝所班新尺,復应下黍,更不增损,为造钟律,调正分寸而已。”
《漢語大詞典》:准正(準正)
据一定标准查对。《晋书·挚虞传》:“考步两仪,则天地无所隐其情;準正三辰,则悬象无所容其谬。”
《國語辭典》:开本(開本)  拼音:kāi běn
指以全开纸分裁成大小不同的纸张。如:「全开本」、「对开本」、「十六开本」等。
《漢語大詞典》:曲韵(曲韻)
戏曲、曲艺在唱曲和念白时使用的字音标准。我国各地剧种、曲种在读音、咬字、归韵、四声调值等方面都有一定规律,大致均以当地语音为标准,但在表演一些反映古代生活题材的剧目、曲目时,则酌用中州韵。
《漢語大詞典》:相齿(相齒)
谓依据某种标准排列序位。庄子·天下:“以法为分,以名为表,以参为验,以稽为决,其数一二三四是也,百官以此相齿。” 章炳麟 《代议然否论》:“君主之国,有代议则贵贱不相齿;民主之国,有代议则贫富不相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