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58,分24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捡柴
柴鱼
参柴
餐柴
柴槱
柴天
柴虒
柴积
柴堆
柴城
柴灶
半柴
城柴
刺柴
涧柴
《国语辞典》:捡柴(捡柴)  拼音:jiǎn chái
旧时乡下人家到树林或野外拾取乾柴做为燃料。如:「以前瓦斯尚未普遍时,人们多以煤炭或靠捡柴来烹煮食物。」
《国语辞典》:柴鱼(柴鱼)  拼音:chái yú
将除去内脏的鲜鱼蒸熟,以慢火烘烤成坚硬薰黄的鱼乾,再刨成薄片。因形状颜色似柴,故称为「柴鱼」。
《漢語大詞典》:参柴(參柴)
曾参 和 高柴 的并称。 春秋 时 孔子 弟子。 清 钱大昕 廿二史考异·梁书·许懋传:“ 郑玄 有 参 柴 之风。论语:‘ 柴 也愚, 参 也鲁。’盖讥其愚鲁。” 南朝 宋 颜延之 《庭诰》:“儻知恩意相生,情理相出,可使家有 参 柴 ,人皆 由 、 损 。”
《漢語大詞典》:餐柴
谓挨打。 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四折:“ 呼保义 哥哥见责,我 李山儿 情愿餐柴。”
分類:挨打
《漢語大詞典》:柴槱
积聚的柴堆。 唐 韩愈 《南山诗》:“或赤若秃鬝,或燻若柴槱。”
分類:积聚柴堆
《骈字类编》:柴天
宋书武帝纪高祖地非桓文众无一旅曾不浃旬夷凶剪暴祀晋配天不失旧物诛内清外功格区宇至于钟石变声柴天改物民已去晋异于延康之初功实静乱又殊咸熙之末所以恭皇高逊殆均释负
《漢語大詞典》:柴虒
参差不齐。
分類:参差不齐
《漢語大詞典》:柴积(柴積)
犹柴堆。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五:“ 秦 之西有 义渠 之国,其亲戚死,聚柴积而焚之。” 元 俞琰 《席上腐谈》卷上:“ 吴 人指积薪曰柴积。积音际,即周礼·天官‘委积’之积。”
分類:柴堆
《漢語大詞典》:柴堆
柴草堆。堆积在一起的柴。《水浒传》第一一八回:“﹝ 时迁 ﹞先把些硫磺焰硝去烧那边草堆,又来点着这边柴堆,却纔方点着火砲。”
《漢語大詞典》:柴城
指 柴桑 。在今 江西省 九江市 西南。 唐 贾岛 《寄李存穆》诗:“信来从水路,身去到 柴城 。”
《漢語大詞典》:柴灶(柴竈)
烧柴禾的锅灶。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熏炕》:“ 江 南柴灶, 闽 楚 竹炉,所需不啻什百也。” 巴金 《〈将军集〉序》:“在柴灶前面我曾帮忙过轿夫们烧火煮饭。”
分類:柴禾锅灶
《韵府拾遗 佳韵》:半柴
唐书礼乐志太常卿前奏请就望燎位皇帝就位南向立上下诸祝斋郎以币祝板馔物置于柴上户内诸祝又以内官以下礼币皆从燎奉礼郎曰可燎东西面各六人以炬燎火半柴太常卿前曰礼毕
《漢語大詞典》:城柴
城寨。宋书·张兴世传:“夜潜遣 黄道标 领七十舸,径据 钱谿 ,营立城柴。”参见“ 城寨 ”。
分類:城寨
《漢語大詞典》:城寨
(1).防守用的围墙或栅栏。 宋 张唐英 蜀檮杌卷上:“ 唐 师至 三泉 ,诸将皆弃城寨遁还。” 元 郑光祖 《三战吕布》第一折:“忘生捨死攻城寨,方表英豪一片心。”
(2).城池,城镇。 李广田 《水的裁判》:“这是一座山城。小小的城寨就建立在一座荒瘠的山坡上。”
《漢語大詞典》:刺柴
长刺的丛生灌木。 鲁迅 《彷徨·祝福》:“寻到山墺里,看见刺柴上挂着一只他的小鞋。”
分類:丛生灌木
《分类字锦》:涧柴(涧柴)
陆游 赤脚舂畬粟,平头拾涧柴。
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