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破柴都
五代 时 后蜀 军队的一种称号,其兵士涅面成斧形。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一:“ 蜀 人爨薪,皆短而麤,束缚齐密,状若大饼餤,不可遽烧,必以斧破之,至有以斧柴为业者。 孟蜀 时, 周世宗 志欲取 蜀 , 蜀 卒涅面为斧形,号‘破柴都’。”按, 周世宗 , 柴 姓,故以“破柴”为名。
《漢語大詞典》:劈柴刀
一种刀背较厚,用来劈竹子、木头等的刀。《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二回:“当时巡丁、扦子手,七手八脚的,拿斧子、劈柴刀,把棺材劈开了。”
《國語辭典》:湿肉伴乾柴(濕肉伴乾柴)  拼音:shī ròu bàn gān chái
挨打、挨杖。元。武汉臣《老生儿》第一折:「但得他不骂我做绝户的刘员外,只我也情愿湿肉伴乾柴。」元。李直夫《虎头牌》第四折:「打的你哭啼啼湿肉伴乾柴,也是你老官人合受血光灾。」
《高级汉语词典》:数米而炊,称柴而爨
比喻吝啬之极
《漢語大詞典》:炕柴灶(炕柴竈)
指与炕相通的柴灶。既可烧饭,又可取暖。《金瓶梅词话》第九六回:“果然寺外 侯林儿 赁下半间厦子,里面烧着炕柴灶,也买下许多碗盏家活。”按,灶,或讹作“皁”。
《國語辭典》:满口胡柴(滿口胡柴)  拼音:mǎn kǒu hú chái
胡柴,胡扯。满口胡柴指满嘴胡言乱语、满口胡扯。《野叟曝言》第六一回:「鸾吹发急道:『四姐满口胡柴,三位妹子该动公愤,怎样奈何他,才出的这口气儿!』」
《漢語大詞典》:没皮柴
指无赖汉。 黄谷柳 《虾球传·河流在掌心上》:“兄弟,光棍撞到没皮柴,不晓得是你们不够运气,还是我们倒霉?”
分類:无赖汉
《漢語大詞典》:马口柴(馬口柴)
明 代宫中膳房所用之柴,其柴四尺许,两端刻两口,以绳缚之,故称。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凡 隆德 等殿修建斋醮焚化之际用杨木长柴,宫中膳房用马口柴,内官关领则片柴也。”
《漢語大詞典》:磨刀不误砍柴工(磨刀不誤砍柴工)
谓事前做好充分准备,不但不会影响工作,而且可以加快进程。 李良杰 俞云泉 《较量》第三章:“磨刀不误砍柴工嘛!看起来是慢,实际上是快。”
《漢語大詞典》:棉柴
结出棉桃后枯干的棉花枝杆。 冯金堂 《挖塘》:“ 老犟 让他坐下,到院里抱点棉柴点着让 义民 烤火。”
《國語辭典》:烈火乾柴  拼音:liè huǒ gān chái
本指乾燥的柴薪遇到炽烈的火焰,易使火势旺盛。常比喻男女欢洽情浓。《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一:「怎当得他每两下烈火乾柴,你贪我爱,各自有心,竟自勾搭上了。」《红楼梦》第六九回:「真是一对烈火乾柴,如胶投漆,燕尔新婚,连日那里拆得开。」也作「乾柴烈火」。
分類:男女欢情
《漢語大詞典》:烈火乾柴
喻男女欢情甚浓。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怎当得他每两下烈火乾柴,你贪我爱,各自有心,竟自勾搭上了。”红楼梦第六九回:“真是一对烈火乾柴,如胶投漆,燕尔新婚,连日那里拆得开。”
分類:男女欢情
《漢語大詞典》:肋底下插柴
元 剧习用语。谓自行隐忍或自行稳住。 元 关汉卿 《救风尘》第三折:“我更是的不待饶人,我为甚不敢明闻,肋底下插柴自稳,怎见你便打他一顿。” 元 无名氏 《神奴儿》第四折:“我见他两次三番如丧神,早难道肋底下插柴自稳。”
《骈字类编》:履柴
左傅注见上
《骈字类编》:柳柴
齐民要术种柳千树则足柴十年以后髡一树得一载岁髡二百树五年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