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遮架  拼音:zhē jià
抵挡。《三国演义》第一五回:「策把戟来刺慈,慈把兜鍪遮架。」《西游记》第二六回:「他身无寸铁,只是把个麈尾遮架。我兄弟这等三般兵器,莫想打得著。」
分類:招架抵挡
《漢語大詞典》:重床叠架
比喻重复繁多。 茅盾 《清明前后》第五幕:“重床迭架的法令,何尝不严密堂皇,然而,解决了问题么?” 周恩来 《“七七”四年》:“战时的政治机关,贵简单而不贵复杂,机关应集中而不应重床迭屋。”
分類:重复繁多
《高级汉语词典》:砧架  拼音:zhēn jià
固定有铁砧的木块的支架或铁砧本身的支架
《分类字锦》:凿石架空(凿石架空)
华阳国志诸葛亮相蜀凿石架空为飞梁即古剑阁道也
分类:桥梁
《漢語大詞典》:杖架
度量刑杖长短的器具。新唐书·宇文融传:“以夏楚大小无制,始创杖架,以高庳度杖长短。”
《國語辭典》:招架  拼音:zhāo jià
1.正面接下挑战。《喻世明言。卷六。葛令公生遣弄珠儿》:「一连四五日挑战,李存璋牢守寨栅,只不招架。」
2.抵挡、接招。清。洪升《长生殿》第一五出:「拚受打和骂,将身去招架!将身去招架!」
3.招呼款待。《警世通言。卷一七。钝秀才一朝交泰》:「曹公见其衣衫不整,心下不悦,又知是王振的仇家,不敢招架,送下小小程仪,就辞了。」《醒世恒言。卷二○。张廷秀逃生救父》:「张权瞧见,便放下手中生活,上前招架道:『员外要甚家火?里面请看。』」
4.招认、承认。《西游记》第八六回:「汝等见他,须要行个大礼,叫他声『孙老爷』,他就招架了。」《警世通言。卷七。陈可常端阳仙化》:「他若欺心不招架时,左右做我不著,你两个老人家将我去府中,等我郡王面前实诉。」
《國語辭典》:万签插架(萬籤插架)  拼音:wàn qiān chā jià
古代的线装书上都有签,标识书名。万签插架形容书籍很多。宋。陆游〈寄题徐载叔秀才东庄〉诗:「万签插架号东庄,多稼连云亦何有。」
分類:书籍
《分类字锦》:万架金丝(万架金丝)
李山甫 柳诗 春来不忍登楼望,万架金丝著地娇。
分类:
《漢語大詞典》:驮架(馱架)
安放在牲口背上用于驮东西的架子。 熊伯涛 《黄坡大捷》:“与此同时,从东边沟口传来了骡马驮架的吱吱声、得得的马蹄声及锵锵的机械磕碰声,显然敌人已经钻进了‘口袋’。” 沈凯 《古玛河春晓》第十五章:“战士们正裹着皮大衣靠着驮架休息。”
《漢語大詞典》:托架
支撑重物的架子
装载重物的装轮子的支架
《國語辭典》:屋下架屋  拼音:wū xià jià wū
在房屋之下架设房屋。本指晋代庾阐作〈扬都赋〉,邈绝当时,人人竞写,都下纸贵。谢安言此是「屋下架屋」,事事拟学,而不免狭隘。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后比喻重复模仿,无所创新。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四九。山谷下》:「文章必自名一家,然后可以传不朽。若体规画圆,准方作矩,终为人之臣仆。古人讥屋下架屋,信然。」亦比喻重复累赘。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序致》:「魏晋已来,所著诸子,理重事复,递相模效,犹屋下架屋,床上施床耳。」也作「屋下盖屋」、「屋上架屋」。
《漢語大詞典》:稳住架(穩住架)
方言。镇静下来,稳定情绪,沉住气。如:在这段搜查时间,他已经稳住架了。
《國語辭典》:塌架  拼音:tā jià
1.房屋倒塌。
2.比喻事业败落。也作「塌台」、「塌窖」。
《漢語大詞典》:挞架(撻架)
打架。清史稿·灾异志四:“两个土地会説话,两个石人会挞架。”
分類:打架
《骈字类编》:苔架
范成大 苔架尘侵毬路暗,花书墨渍笏头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