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91,分27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枯坐
枯荣
枯荷
枯槎
枯株
嘘枯
枯松
枯荄
枯杨
海枯
枯草
眼枯
半枯
枯叶
摧枯
《國語辭典》:枯坐  拼音:kū zuò
孤单无聊地默坐。如:「他左等右等,枯坐了半天,还是没等到朋友来。」
分類:默坐呆坐
《國語辭典》:枯荣(枯榮)  拼音:kū róng
盛衰。唐。李白 树中草诗:「如何同枝叶,各自有枯荣。」
《漢語大詞典》:枯荷
指枯萎的荷叶。 唐 李商隐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诗:“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宋 梅尧臣 《河南张应之东斋》诗:“至今寒窗风,静送枯荷雨。” 明 刘基 《郁离子·枯荷履雪》:“ 郁离子 见披枯荷而履雪者,惻然而悲,涓然而泣之沾其袖。”
分類:枯萎荷叶
《漢語大詞典》:枯槎
(1).老树的枝杈。宣和画谱·山水三:“﹝ 宋迪 ﹞又多喜画松,而枯槎老枿,或高或偃,或孤或双,以至于千株万株,森森然殊可骇也。” 清 宣鼎 夜雨秋灯录·青天白日:“ 南 ( 南宫认菴 )挺身……急向怒流踊身投,昏懵中,抱得枯槎,听其掀簸。”
(2).亦作“ 枯查 ”。指竹木筏或木船。 宋 苏轼 《和子由木山引水》之一:“ 蜀江 久不见 沧浪 ,江上枯槎远可将。” 明 杨慎 《清源楼观涨》诗之二:“枯槎何处下,怒浪几时平。” 清 方文 《泊紫沙洲》诗:“落日穷簷沽薄酒,寒宵危埂繫枯查。”
《漢語大詞典》:枯株
枯槁的根株。 汉 焦赣 《易林·蒙之兑》:“霜冷蓬室,更为枯株。” 唐 韩愈 《昼月》诗:“兔入臼藏蛙缩肚,桂树枯株女闭户。” 宋 范成大 《科桑》诗:“斧斤留得万枯株,独速槎牙立暝途。” 金 元好问 《送诗人李正甫》诗:“阳和入枯株,靄靄含芳津。” 明 宋濂 《故封承事郎给事中王府君墓版文》:“夜将半,邻斋灯火尽灭,府君独焚膏挟册,危坐如枯株。”
分類:枯槁根株
《漢語大詞典》:嘘枯
比喻拯绝扶危。 宋 苏轼 《答丁连州启》:“每怜迁客之无归,独振孤风而愈厉,固无心於集苑,而有力於嘘枯。” 宋 陆游 《上史运使启》:“虽多病怀归,徒费嘘枯之力;然至仁逮下,实宽束湿之忧。” 清 王韬 《淞隐漫录·鲍琳娘》:“ 怜影 知己命为 琳娘 所救,乘轩亲往致谢。一见如旧识,甚相爱悦,曰:‘姊操何妙术,竟能续断嘘枯、拯絶援危,而至若是之神哉?’”
《漢語大詞典》:枯松
(1).枯槁的老松。 唐 李白 《蜀道难》诗:“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絶壁。” 唐 皇甫曾 《送著公归越》诗:“石牀埋积雪,山路倒枯松。” 宋 黄庭坚 《次韵陈荣绪见寄之作》:“青草无风浪,枯松半死心。”
(2).形容遒劲有力如老松。 宋 范成大 《次韵平江韩子师侍郎见寄》之二:“交情尺素勤双鲤,笔力枯松挽万牛。”
《漢語大詞典》:枯荄
干枯的草根。《文选·潘岳〈悼亡诗〉之三》:“落叶委埏侧,枯荄带坟隅。” 李善 注引《方言》:“荄,根也。” 唐 崔损 《霜降赋》:“翻繽纷之槁叶,宿苍莽之枯荄。” 宋 苏舜钦 《依韵和伯镇中秋见月九日遇雨之作》:“众香爱春发枯荄,我知惟动儿女怀。” 明 刘基 《春雨》诗之一:“春风和雨细细来,园林取次发枯荄。” 清 宋琬 《先大夫讳日》诗:“譬彼松下草,霜落成枯荄。”
分類:干枯草根
《漢語大詞典》:枯杨(枯楊)
(1).凋枯的杨树。 汉 司马相如 《长门赋》:“白鹤噭以哀号兮,孤雌跱於枯杨。”
(2).指老杨树。 宋 梅尧臣 《和赵员外良佐赵韩王故宅》:“枯杨映楼角,蔓草被墙端。”
分類:杨树
《骈字类编》:海枯
宋史乐志旧赏蟠桃熟又见涨海枯应共灵贞母曳霞裾 司空图狂题诗曾闻劫火到蓬壶缩尽鳌头海亦枯双卢延让苦吟诗险觅天应闷狂搜海亦枯 袁桷赋 鱼研诗须臾海枯不可下骈头跃入空岩罅元赵孟頫趵突泉诗谷虚久恐 气泄岁早不愁东海枯
《漢語大詞典》:枯草
枯萎的草;干草。 唐 骆宾王 《萤火赋》:“化腐木而含彩,集枯草而藏烟。” 宋 梅尧臣 《送曹测崇班驻泊相州》诗:“寒风吹枯草,草短声剌剌。” 明 刘基 《邯郸才人嫁为厮养卒妇》诗:“蓽门夜永月光寒,卧听駑駘齕枯草。”
《漢語大詞典》:眼枯
谓泪水流尽。 唐 杜甫 《新安吏》诗:“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 宋 苏轼 《吴中田妇叹》诗:“眼枯泪尽雨不尽,忍见黄穗卧青泥!”
分類:泪水水流
《骈字类编》:半枯
宋 杨万里 克信弟坐上赋梅花二首 其二 却于老树半枯处,忽走一梢如许长。
《漢語大詞典》:枯叶(枯葉)
干叶,败叶。后汉书·郑太传:“以胶固之众,当解合之势,犹以烈风扫彼枯叶。” 唐 温庭筠 《遐水谣》:“狼烟堡上霜漫漫,枯叶号风天地乾。” 宋 陆游 《太息》诗:“秋砧满孤村,枯叶拥破驛。” 明 刘基 《枣下何纂纂行》:“严风萧瑟枯叶飞,蜂蝶不来人亦稀。”
分類:枯叶
《漢語大詞典》:摧枯
见“ 摧枯拉朽 ”。
《國語辭典》:摧枯拉朽  拼音:cuī kū lā xiǔ
语本《汉书。卷一三。异姓诸侯王表》:「镌金石者难为功,摧枯朽者易为力。」比喻摧毁虚弱势力极为容易。《晋书。卷七○。甘卓传》:「溯流之众,势不自救,将军之举武昌,若摧枯拉朽,何所顾虑乎!」亦可比喻事情极容易做到。如:「对他来讲,解决这种问题根本就是摧枯拉朽的事。」也作「拉朽摧枯」、「摧枯折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