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槐烟(槐煙)
指枝叶茂密的槐树。 南朝 梁简文帝 《玄圃园讲颂序》:“风生月殿,日照槐烟。” 唐 秦韬玉 《曲江》诗:“曲沼深塘跃锦鳞,槐烟径里碧波新。”
《漢語大詞典》:瘣木
有病瘿肿,枝叶不荣的树木。尔雅·释木:“瘣木符娄。” 郭璞 注:“谓木病,尫傴癭肿无枝条。”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遂发疾薨,时年四十一” 裴松之 注引 晋 孙盛 曰:“且 魏 之代 汉 ,非积德之由,风泽既微,六合未一,而凋翦枝干,委权异族,势同瘣木,危若巢幕。” 清 王继香 《〈小螺庵病榻忆语〉书后》:“是以寝席伏枕, 任氏 之悼泽兰;瘣木枯荄, 潘令 之哀金鹿。”
《國語辭典》:菀柳  拼音:yù liǔ
《诗经。小雅》的篇名。共三章。根据〈诗序〉:「菀柳,刺幽王也。」首章二句为:「有菀者柳,不尚息焉。」
《漢語大詞典》:髟髟
(1).毛发长貌。 北周 庾信 《竹杖赋》:“髮种种而愈短,眉髟髟而竞长。” 倪璠 注:“眉髟髟者,言眉之长垂如髮也。” 唐 皮日休 《寄题镜岩周尊师所居》诗:“八十餘年住 镜巖 ,鹿皮巾下雪髟髟。” 清 姜葆初 《〈小螺庵病榻忆语〉题词》:“笑见女史鬢髟髟,天吴紫凤绣垂縿。”
(2).谓草木枝叶长垂貌。 清 张鉴 《冬青馆古宫词》之一三一:“ 邗江 杨柳碧髟髟,银烛经宵照舞筵。”
《漢語大詞典》:青幢
(1).青色的旗幡或车盖。古时官员出行时的仪仗之一。 唐 白居易 《和东川杨慕巢尚书府中独坐感戚在怀见寄十四韵》:“紫綬黄金印,青幢白玉珂。” 清 陈梦雷 《西郊杂咏》之十六:“絳节夹青幢,鸣珂愉且闲。”
(2).喻枝叶浓密,树冠如盖的树木。 唐 韩愈 《楸树》诗:“青幢紫盖立童童,细雨浮烟作綵笼。”
《漢語大詞典》:森芒
枝叶繁密貌。 清 曹寅 《王元章梅花》诗:“森芒垂鹿角,夭矫化龙鳞。”
分類:枝叶繁密
《漢語大詞典》:苞蘖
(1).原指树木旁生的枝叶,后用以比喻子孙后代。梁书·张缅传:“虽苞蘖以代兴,终夷宗而殄族。”
(2).亦作“ 苞孽 ”。比喻残馀的邪恶势力。 清 李振裕 《祠阙里雅》诗:“苞蘖既除,干戈永戢,偃武覿文,风行四国。” 清 陈田 《明诗纪事辛籤·范景文》:“原欲摧陷廓清,洗而空之,非令一抚,豢彼苞孽,为苟且计也。”
《漢語大詞典》:槐幄
形容枝叶茂密如篷帐的大槐。 金 蔡圭 《简王温父昆仲》诗:“荷鈿小小半溪香,槐幄阴阴一亩凉。”
《漢語大詞典》:余荫(餘蔭)
(1).指树木枝叶广大的庇荫。 晋 陶潜 《桃花源诗》:“桑竹垂餘荫,菽稷随时艺。”
(2).比喻前辈惠及子孙的恩泽。 明 吴承恩 《德寿齐荣颂》:“况我二三门下承餘荫而叨末光者,忝仕在近,能无激於衷哉!” 胡适 《〈儿女英雄传〉序》:“先生少席家世余荫,门第之盛,无有伦比。”
(3).影响所及。 鲁迅 《南腔北调集·谈金圣叹》:“这余荫,就使有一批人,堕入了对于红楼梦之类,总在寻求伏线,挑剔破绽的泥塘。”
《漢語大詞典》:楼松(樓松)
枝叶如盖,呈层迭状的松树。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汶水:“千岁之松……又称天陵,有偃盖之松也,所谓楼松也。”
《漢語大詞典》:虬盖(虬蓋)
(1).饰有龙形花纹的车盖。 南朝 齐 谢朓 《赛敬亭山庙喜雨》诗:“排云接虬盖,蔽日下霓裳。”
(2).比喻枝叶茂盛的树顶。 明 唐顺之 《嵩阳宫柏》诗:“宾来虬盖偃,仙去鹤巢空。”
《漢語大詞典》:荫蔚(蔭蔚)
(1).枝叶繁盛貌。 汉 班固 《西都赋》:“茂树荫蔚,芳草被隄。”
(2).指枝叶茂密之处。 晋 傅咸 《班鸠赋》:“集茂树之荫蔚,登弱枝以容与。” 宋 范镇 《武侯庙柏诗》:“英灵自有风,荫蔚长如雨。”
《漢語大詞典》:垂绥(垂綏)
(1).美玉名。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垂绥琬琰, 和氏 出焉。”汉书作“鼂采”。
(2).枝叶下垂貌。 唐 柳宗元 《乞巧文》:“插竹垂绥,剖瓜犬牙。”
《國語辭典》:笼笼(籠籠)  拼音:lóng lóng
隐约朦胧的样子。唐。孟郊〈和宣州钱判官使院厅前石楠树〉诗:「笼笼抱灵秀,簇簇抽芳肤。」
《漢語大詞典》:髡树(髡樹)
指枝叶光秃的树木。 清 姚燮 《月当厅·苦驿》词:“但有断竿悬堠,髡树当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