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枉断(枉断)  拼音:wǎng duàn
法律上指枉曲法律而做出的不确判断。
《漢語大詞典》:枉却
犹辜负。 明 顾璘 《临江仙·雨中柬谭子羽》词:“堪恨赏心都不偶,依然枉却东风。”
分類:辜负
《韵府拾遗 养韵》:无枉(无枉)
曹植精微篇刑措民无枉怨女复何为
《漢語大詞典》:枉说(枉説)
徒然说,白说。 清 陈维嵩 《念奴娇·将发金陵》词:“北渚田荒,西畴租少,枉説丰年瑞。”
分類:徒然白说
《漢語大詞典》:枉劳(枉勞)
徒劳。 唐 许裳 《野步》诗:“物外趣都别,尘中心枉劳。”《再生缘》第六回:“报完立刻开弓箭,三射金钱竟枉劳。”
分類:徒劳
《漢語大詞典》:枉滥(枉濫)
(1).枉法恣肆。《后汉书·左雄传》:“朱紫同色,清浊不分,故使姦猾枉滥,轻忽去就。拜除如流,缺动百数。”
(2).谓枉错淫滥,使无辜受害。《魏书·高恭之传》:“窃见御史出使,悉受风闻,虽时获罪人,亦不无枉滥。”新五代史·杂传·赵延义:“王者抚天下,当以仁恩德泽,而 汉 法深酷,刑罚枉滥,天下称冤,此其所以亡也。” 宋 范仲淹 《奏灾异后合行四事》:“转运使提点刑狱,但采其虚声,岂能徧閲其实,故刑罚不中,日有枉滥。”《元典章·刑部二·鞫狱》:“受贿枉法,变乱是非,颠倒轻重,欲使狱无枉滥,其可得乎。” 清 赵翼 《廿二史札记》卷二二:“不问罪之轻重,理之是非,但云有犯,即处极刑,枉滥之家,莫敢上诉。”
《漢語大詞典》:枉矢
(1).不直之箭。礼记·投壶:“主人请曰:‘某有枉矢、哨壶,请以乐宾。’” 郑玄 注:“枉、哨,不正貌。为谦辞。”
(2).箭名。八矢之一。周礼·夏官·司弓矢:“凡矢,枉矢、絜矢利火射,用诸守城、车战。” 郑玄 注:“枉矢者,取名变星,飞行有光,今之飞矛是也。”
(3).星名。史记·天官书:“枉矢,类大流星,虵行而仓黑,望之如有毛羽然。” 汉 荀悦 《汉纪·高祖纪一》:“是时,枉矢西流,如火流星,虵行若有首尾,广长如一匹布著天,矢星坠至地,即石也。”《陈书·高祖纪上》:“且自摄提无纪,孟陬殄灭,枉矢宵飞,天弧晓映。”
《漢語大詞典》:枉杀(枉殺)
(1).无罪而乱加杀害。后汉书·宦官传·孙程:“又帝舅大将军 耿寳 、皇后兄大鸿臚 阎显 更相阿党,遂枉杀太尉 杨震 。”南史·檀道济传:“可怜《白浮鳩》,枉杀 檀江州 。”《初刻拍案惊奇》卷四:“我父昔年被郡守枉杀,求报数年未得。”
(2).白费,辜负。杀,极甚之义。 唐 李白 《醉后赠从甥高镇》诗:“ 江 东风光不借人,枉杀落花空自春。” 宋 韩琦 《和袁陟节推龙兴寺芍药》:“似矫东君泛爱心,枉杀春风不肯嫁。”
《國語辭典》:枉然  拼音:wǎng rán
徒然。指毫无收穫。明。高明《汲古阁本琵琶记》第五出:「有孩儿也枉然,你爹娘倒教别人看管。」《文明小史》第一四回:「然而有些东西,不知用处,亦是枉然。」
《漢語大詞典》:幽枉
犹冤屈。后汉书·明帝纪论:“ 明帝 善刑理,法令分明。日晏坐朝,幽枉必达。”陈书·世祖纪:“﹝朕﹞屡亏听览,事多壅积,冤滞靡申,幽枉弗鉴。”旧唐书·裴谞传:“ 諝 上疏曰:‘夫諫鼓谤木之设,所以达幽枉,延直言。’”
分類:冤屈
《漢語大詞典》:错枉(錯枉)
摈斥邪恶。错,通“ 措 ”。语本《论语·为政》:“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唐 皇甫澈 《赋四相诗·李岘》:“进贤黜不肖,错枉举诸直。”辽史·列女传·耶律氏常哥:“错枉则人不敢诈,显忠则人不敢欺。”
分類:摈斥邪恶
《國語辭典》:枉死  拼音:wǎng sǐ
冤屈而死。《续汉书志。第一二。天文志下》:「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尚书令尹勋、黄门令山冰等皆枉死。」《梁书。卷二七。陆襄传》:「鲜于平后善恶分,民无枉死,赖有陆君。」
《漢語大詞典》:邪枉
(1).邪曲;不合正道。管子·形势解:“乱主淫佚邪枉,日为无道,至於灭亡,而不自知也。” 汉 王符 潜夫论·潜叹:“故正义之士与邪枉之人不两立。”
(2).指奸邪的人。后汉书·党锢传序:“自是正直废放,邪枉炽结。”宋书·蔡廓传:“ 高祖 以 廓 刚直,不容邪枉,补御史中丞。” 明 何景明 《上杨邃庵书》:“奬拔廉直,沮抑邪枉。”
《韵府拾遗 养韵》:屡枉(屡枉)
梅尧臣诗今子诚有志方驾已屡枉
《國語辭典》:夭枉  拼音:yǎo wǎng
短命、早死。《晋书。卷五一。皇甫谧等传》史臣曰:「王接才调秀出,见赏知音,惜其夭枉,未申骥足,嗟夫!」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姻亲二十馀年,不幸小女夭枉,不得与君子偕老,良用痛伤。」也作「夭折」。